法治雨露润边海 同心浇灌团结花
“说京岛,过哈节,锣鼓喧天歌不绝。大海举杯把酒敬,竹木高兴把队列……”这是一首京族民歌,歌曲描述的是京族哈节的盛况。7月14日,东兴市江平镇尾金滩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京族民众载歌载舞、欢庆哈节。
地处西南边陲的防城港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沿海沿边口岸城市。近年来,防城港市两级法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以法治之力维护民族团结,保护边疆安宁。
搭建平台,化解各族群众纠纷
东兴市江平镇是我国海洋少数民族京族的唯一聚居地,东兴市人民法院江平人民法庭因地制宜,在京族三岛挂牌成立“哈亭调解室”,联合京族村村长、“哈亭”亭长、人大代表等化解京族群众矛盾纠纷,并探索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海稳定”的八步解纷法。
“还好有法官和调解员帮忙调解,化解了纠纷,要不我连生意都做不了啦!”随着防城港市边海旅游业的发展,江平镇京族群众梁某打算在自家宅基地上建房经营民宿,遂向某水泥公司订购一批房屋混凝土主体预制建筑,后因交付的材料质量有争议,在结算余款时产生纠纷,梁某将水泥公司诉至东兴市法院。6月13日,法官邀请在京族群众心中有较高威望的调解员邓峰礼参与调解,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作为“广西示范人民法庭”,江平法庭是防城港市两级法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生动写照。防城港市两级法院积极搭建特色司法服务平台,因地制宜打造富有边海民族特色的司法服务品牌。
上思县人民法院在南屏瑶族乡设立瑶乡巡回法庭,就地化解瑶族群众纠纷;东兴市法院在边民互市贸易区设立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及时化解边民贸易纠纷;港口区人民法院设立渔船法庭,积极回应疍家渔民司法需求;防城区人民法院在十万山瑶族乡设立侨乡巡回法庭,为偏远地区各族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今年以来,防城港市两级法院共化解各族群众矛盾纠纷220余起。
双语审判,保障各族群众利益
仲夏时节,十万大山北麓的上思县风光旖旎、空气清新,美不胜收的生态景观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融合荟萃,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上思县人口25万,少数民族群众占93.48%。为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对公平正义的期盼,上思县法院积极开展壮汉双语特色司法服务。
在宽敞明亮的房间里,舒适的沙发围成三面,调解桌上用“妻子”“丈夫”身份牌代替了以往的“原告”“被告”牌……走进上思县法院思阳人民法庭家事调解室,温馨的环境让人倍感舒心。
“法官的话让我很有感触,孩子们健康成长比什么都重要。”6月28日,思阳法庭在审理一起涉壮族群众的离婚案件时,承办法官运用壮汉“双语调解”,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同时,进行“关爱未成年人提示”。经悉心调解,双方逐渐缓和态度,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防城港市两级法院积极探索多元解纷机制,邀请27名少数民族干部群众担任特邀调解员,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入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全市两级法院共有165名少数民族人民陪审员,占人民陪审员总数的53.05%。今年以来,该院共邀请少数民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法院视察调研、旁听庭审320余人次,充分保障了各族群众司法民主,搭建起各族群众司法沟通的桥梁。
文化建设,增进各族群众情谊
京族哈亭调解、瑶乡巡回法庭、壮汉双语调解、“石榴籽”调解室、民族团结文化墙……在防城港市两级法院,随处可以感受到民族团结文化的浓厚氛围。
上思县法院瑶乡巡回法庭打造凸显瑶乡特色民俗风情的法庭文化长廊,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矛盾纠纷化解中;东兴市法院江平法庭将独弦琴、高跷捕鱼等京族文化元素融入法庭的布局改造中;防城区法院那良法庭利用当地独有的那良抗日武装起义纪念亭、中越界碑、瑶乡民俗等特色符号,精心打造法治教育基地和法庭文化展厅……
此外,防城港市两级法院还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普及法律知识。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创作民族团结宣传片,推出“平平说法”防范养老诈骗壮语普法视频;每年“哈节”期间,东兴市法院干警穿上京族特色服饰,深入活动现场向群众宣讲法律知识;防城区法院那良法庭干警在圩日来到峒中、里火口岸,向各族群众普法;“广西三月三”活动期间,防城港市两级法院开展跳竹竿舞、抛绣球、抢花炮等民俗活动,推动民族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心手相牵,防城港市两级法院把审判执行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度融合,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防城港市两级法院“探索边海‘枫桥经验’培植民族团结之花”案例入选广西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1名干警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防城港市中院和港口区法院被评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种下“石榴籽”,开出“团结花”。一批批具有防城港边海民族地区特色的司法服务品牌“遍地开花”,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祖国南疆处处盛开、芬芳四溢。
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新媒体团队出品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编辑:黄舒婷
责编:吴凰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