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刘少奇冤死始末》作者黄 峥《 书摘 》
- https://epaper.gmw.cn/sz/html/2012-04/01/nw.D110000sz_20120401_1-04.htm
- 《刘少奇遗体火化经过及骨灰回京纪实》凤凰网,摘自《炎黄春秋》
《一个真实的王光美美丽与哀愁》:东方出版社 , 2008版;
《刘少奇囚禁开封的最后日子》摘自《党史纵览》2008年第四期
1978年,对于刘源一家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好日子”,妈妈王光美在经历了12年秦城监狱的关押后,总算是平反出狱被无罪释放,而紧接着没多久,他们就又从一人口中得知了一个重要消息,父亲的冤情也即将得到平反。
这意味着,时隔12年之后,他们一家人总算可以走出阴霾,也终于可以接父亲的骨灰回家了。那么带来这个好消息的人是谁?他和刘家又有何渊源呢?
1978年王光美平反出狱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急着和儿女团聚,而是带着儿女们去拜访了一名故交好友。
他正是丈夫生前的挚友陈云,之所以会第一时间拜访陈云,一方面是要感谢他这些年对自己儿女们的照顾,另一方面就是想侧面打听一下消息,想看看自己家的“帽”到底摘到了什么程度。
要知道王光美入狱的这些年,家中遗留的众多儿女如何生活是她最为挂念的事,由于当时环境特殊,身陷囹圄的王光美并不能见她的子女们。
唯独的一次特例,还是毛主席特批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刘家的兄弟姊妹只能互相帮扶着生活,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人并没有因刘家的失势而有所避讳,反而时不时会给孩子们一些生活方面的照顾,这二人一个是宋庆龄,另一个就是陈云。
如果说宋庆龄当时帮助刘家儿女是“工作需要”,那陈云的帮助则更像是出于情谊。
要知道陈云与刘少奇的关系匪浅,他们二人相识几十年,甚至于刘后来能成为党内二把手,都和陈云的一次重要评价有举足轻重的关系。
他们二人早在领导工人运动时就相识了,从上海到中央苏区,从延安到北京,他们共同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在工作中他们是绝佳的搭档,曾经一起为新中国的建设出谋划策;在生活中他们是亲密的朋友,互相扶持共度难关。
只可惜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打乱了一切。刘遭到了无端的指责和迫害,最终含冤而逝。陈云当时也受到了波及,想出力解救却自身难保无力为之,但他始终坚信刘是清白的,一边找机会为好友平反,一边抽空照顾他们夫妻二人留下的一众子女。
陈云显然很清楚王光美此趟的来意,在看到刘源也一同前来后,他没等对方发问,就主动开口说到:“你父亲的事情,不是你父亲一个人的事情,是党和国家的事情。这个案子是要平反的,但是我们要逐一甄别,所以你们不要着急。
听到这个消息的刘源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知道,这意味着父亲的名誉将得到恢复,家族的冤屈将得到洗刷。
到了1980年最终经过认真的调查和审查,刘家的这个场冤案终于得到了平反,可就在国家决定为刘少奇同志补办追悼大会前,前往开封火葬场寻找刘少奇骨灰的王光美和刘源,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他们看到了什么?刘少奇的骨灰又有何不妥之处?
这是让人痛心的一幕,刘家彻底平反后的第一时间,刘源和母亲王光美就赶到了父亲骨灰所在地河南开封,尽管他们之前做足了准备,可当他们在看到火化单上的“两个字”和现场的种种惨状后,心底还是被狠狠地刺痛了。
在抵达开封火葬场后,他们翻阅了近年来所有的火化记录和骨灰存放登记簿,好不容易才找到父亲的骨灰,可当看到火化单上写着的详细信息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姓名刘卫黄”“职业无业”看着这些不符合实际字眼,在场的刘家人全都被深深的刺痛了,为了了解事情真相,他们又赶往了刘最后被看押的场所,现场封闭的高墙院落和建议陈设,无一不在刺痛着他们的心。
亲眼目睹过那间充满回忆却又略显凄清的屋内环境,刘家的孩子们心中积压已久的情感如同决堤的洪水,再也无法控制。
他们紧紧抱着父亲刘少奇病逝前常常倚靠的枕头,那枕头似乎还残留着父亲的气息,让他们感受到了片刻的安慰,却又更加触动了内心深处的伤痛。
他们一边失声痛哭,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滚落,一边嘴里不停地喊着“爸爸”,那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与不舍。
即便是在返回北京的漫长旅途中,他们的情绪也依旧没有平复,心中像被一块巨石压着,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通过多方打听和查询,终于彻底弄清了火化单上那个陌生签名的原由。
原来,当年在处理刘少奇的后事时,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为了让他的死亡看上去更加“顺理成章”,竟然有人假扮了他的儿子刘源,在火化单上签下了名字。
而刘少奇的遗体在进行火化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用的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刘卫黄”。因此,在火化单的签名认领上,才会出现了“刘原”这个让人费解的名字。
得知这一真相后,刘家的孩子们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父亲遭遇的不平与愤怒,也有对那段历史的无奈与感慨。
然而,随着追悼会的顺利召开,刘少奇终于得以平反,他的名誉也得到了恢复。这一刻,刘家的孩子们仿佛看到了父亲在天堂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而王光美,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丈夫刘少奇当初留下的那句话:“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她深知,无论历史如何曲折,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人民的记忆和评判才是最公正、最客观的。
这句话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许,激励着刘家的孩子们以及所有热爱正义的人们继续前行。
好了,本期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