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大爷头天晚上收到5171.03元退休金,次日一早他就去银行取出来。谁知一晚上时间,大爷卡里的钱就没了,可银行卡一直在大爷自己手中,密码只有他知道,他也不会用智能机上网,钱去哪了呢?儿子打开老年机一看,尽是一些奇怪的短信。

(参考信源:小莉帮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大爷当天早早赶到银行,想把这笔退休金取出来,给病重的老伴缴纳住院费。谁知银行工作人员告知他,卡里已经没有余额。

李大爷无比震惊,因为他前一天明明看到短信通知说钱已经到账了,反复查询无果后,他叫来了儿子,想进一步核实问题。

李大爷的儿子查看了老父亲的手机,发现里面有十几条奇怪的短信,这些短信并不是来自亲友或银行,而是一些常见的互联网平台,比如爱奇艺、中国移动等软件的验证码通知。

令人奇怪的是,李大爷的手机并没有开通上网功能,也无法下载这些平台的应用程序。种种异常迹象引起了李大爷父子俩的高度警惕,他们立即报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方介入调查后,得知这种诈骗方式并非个案,而是一种新型高科技犯罪手法。嫌疑人通过伪基站技术,非法获取了李大爷的手机信息,并成功拦截了他接收的短信验证码。

这类犯罪手法的关键点在于,诈骗分子利用短信验证码作为登录手段,绕过了传统的密码保护机制。

就算李大爷并未将卡号、密码等信息泄露,但由于短信验证在特定情况下被劫持,钱款仍然可以通过“免密支付”功能被迅速转移。

银行流水显示,李大爷的退休金已经被转移到了一个通过数字钱包操作的账户,开户行在北京石景山地区。而犯罪分子使用了虚假信息注册账户,进一步增加了追查的难度。

也就是说,虽然银行冻结了李大爷的账户,但被盗的钱款已经无法追回。

近年来,随着数字支付和电子钱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传统的安全意识往往无法应对这些新型技术犯罪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老年人认为只要不使用智能手机,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就能避免财产被盗。但如今,连老年机也不再安全了。

像李大爷这样的老年人,通常依赖每月的退休金生活,他们并不了解如今互联网支付系统的复杂性。即便像李大爷这样从未使用过互联网支付的用户,仍然可能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而遭受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