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前,佛陀首次宣讲佛法之后,一位名叫迦叶的修行者因其卓越的智慧、勇气以及广泛的亲和力,引起了佛陀的注意。佛陀萌生了教化迦叶的念头,希望通过他来引领更多人信仰并乐于修习佛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在尼连禅河畔,迦叶收获了他生命中的四大财富。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厚,无为第一安。

——《太子瑞应本起经》

健康无病

所谓的“四大财富”,首要的是健康。无论是遁入空门的修行还是投身世俗的事业,健康都是所有追求的根本。除了强健的体魄,平和的心态同样是生活和修行不可或缺的要素。

《大般若经》中提到了四种心理疾患:“心病亦四,一者贪病,二者嗔病,三者痴病,四者慢等诸烦恼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心的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因此,在《心地观经》中,佛菩萨也告诫我们:“观自身如新生子,慈母怜愍,恒加守护。我身亦尔,若不守护病之身心,即便不能有所修证。”

这段话的大意指的是:我们应当像对待初生婴儿一样,以慈母般的爱怜和呵护对待自己。同样地,如果我们不细心照料自己脆弱的身心,就无法实现任何修行上的成就。

少欲知足

第二种财富是“知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贪取”。

过度的贪取往往伴随着苦楚,当愿望未能实现时,人们会千方百计地谋划,内心焦虑而期待,尚未感受到快乐,却已饱尝了煎熬;即便愿望成真,满足感却转瞬即逝,渴望更多,如此往复,永无止境。

因此,佛陀在《佛遗教经》中教诲:“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并进一步解释说,知足并非意味着放弃追求,而是指在追求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不因外界的繁华而迷失自我,不因物质的匮乏而感到匮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佛法倡导的少欲知足,是建立在发心和精进修学的基础之上。它旨在减少对五欲享受的追求,以成就佛道、利益众生。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它跨越了“贪欲”的障碍,勇往直前地迈向“修证菩提”的崇高目标。

益友善知

我们人生的第三大财富,便是“益友”。

在界定“益友”的标准上,佛家与儒家的观点颇为相似。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孔子提出的三个准则:友直、友谅、友多闻。这即是说,我们应当寻求与那些正直而不阿谀奉承、宽容且诚实可靠、以及学识广博的人为友。

这样的朋友具有四种令人感到亲切的特质,正如《长阿含经》所记载:

一、止非:见人为恶,则能遮止;示人正直;慈心愍念;示人天路。

二、慈愍:见利代喜;见恶代忧;称誉人德;见人说恶,便能抑制。

三、利人:护彼不令放逸;护彼放逸失财;护彼使不恐怖;屏相教诫。

四、同事:为彼不惜身命;为彼不惜财宝;为彼济其恐怖;为彼屏相教诫。

无为安乐

四大财富中的最后一个便是“无为”,它与“有为”形成鲜明对比。《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谓“无为”,指的是不依赖因缘聚合而自然存在的不生不灭、无来无去、既非彼亦非此的绝对状态,它原本是涅槃的别称。

《杂阿含经》第890经:“云何无为法?谓贪欲永尽,瞋恚、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无为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佛法指引我们,在做任何事时,应保持心灵的空明与无执着,顺应自然的流转。在与人交往、言谈举止、工作执行、问题处理等各个方面,都应避免被外界环境所左右,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稳定。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悟佛教中“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深层含义。

它代表了圣者所证悟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同时也是佛弟子世世代代所追求的无上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