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

编者按:

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根据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全国少工委《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2024“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主题活动的通知》,由四川省教育厅指导,人民网四川频道、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四川省教育学会邀请川内40位教育工作者,开展“学习新思想 争做教育家——人民网聚焦四川教育强省系列访谈”,全面展现广大教育工作者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与抱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个人简介】

胥进,男,1971年3月生,四川射洪市人,民盟盟员,本科学历,工学硕士,正高级教师。主编6部教材入选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入选十四五省规划教材,获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2项,15篇论文发表。荣获四川省特级教师、“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名师、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四川魅力职教感动人物、遂宁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遂宁名师、“遂州英才千人计划”教育名师、射洪“最美科技工作者”、射洪市“来者奖”等荣誉。

五星名校尽绽芳华 争创“双优”再上征程

人民网记者:感谢您接受人民网专访。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所在学校的发展情况。

胥进:四川省射洪市职业中专学校是国家首批“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先进单位”、“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省射洪市职业中专学校正门。四川省射洪市职业中专学校供图

涪江之滨,求学圣地。学校位于射洪市经开区涪江之滨,前瞻涪江奔流,后依青山环绕,左拥诗酒大道,右邻大美洪城。学校绿化面积106亩,是典型的生态园林校园。校园清幽秀丽、鸟语花香,是莘莘学子的求学圣地、大国工匠的成长摇篮。

博学强技,底蕴深厚。学校占地406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建有9000平方米的实训中心,配套建设数控室、电工室、电子实训室、PLC控制室、焊工室、财会模拟室、电算化室、网络营销室、汽修室、练功房等实验实训室90余间,实训工位5000余个,科技图书16万余册,为培养现代新型技能人才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省射洪市职业中专学校校园。四川省射洪市职业中专学校供图

名师荟萃,桃李满天。学校现有教职工390人,其中正高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16人、专业教师182人、双师型教师100人;设有机电、汽修、农学、烹饪、幼师等专业18个。学校以”三生“文化(生命、生存、生活)为核心贯穿整个校园文化,以全员升学、兼顾就业、专科保底、重本突破为育人思想。办学以来,已累计输送各类优秀人才达5万余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生进行工业机器人实训操作。四川省射洪市职业中专学校供图

五星筑梦,问鼎一流。继成为首批“国重”“国示”之后,2022年,学校被评为“三名工程”建设五星级立项学校。学校将以“名学校、名专业、名基地”建设为契机,尽展五星名校风采。届时,学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产教融合更加深入,“三教”改革全面深化,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学校主要办学指标和教育教学质量全省一流、全国领先,为争创国家级优质校、优质专业打下坚实基础。

践行教育家精神,爱心教育教绚丽花开,时代新人桃李天下

人民网记者: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请结合您的从教经历,给我们分享您的考量和实践。

胥进:我们要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新时代好教师,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爱心要像空气一样一刻也不能离开,融入爱心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素质素养、培养他们的恒心毅力、激发他们的激情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因材施教,针对职业教育特点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胥进与学生交流分享。四川省射洪市职业中专学校供图

一、因材施教,锐意推进“三教”改革

立足学生学习基础,对症下药改革教材。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传统教材与企业生产脱节,没有把企业最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方法融入到课堂中来。“我们为什么不融入企业生产,编写一种活页式、连环画式的浅显易懂的教材呢?让学生喜欢学、学得懂”。从2010年开始,我和团队成员一起创建了中职数控专业“二一四”课程模式,围绕该模式,我担任主任委员,组织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一道,将思政教育和企业的生产全方位融入课程,编写了适合学生基础的数控专业全套教材10部出版发行,其中6部选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选入省”十四五“规划教材。“二一四”课程模式在国家核心刊物《职教通讯》发表,该成果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奋力推进教法改革,课堂革命卷起狂澜。我紧紧抓住职业教育特点,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突出“做中教、做中学”,构建了“双元交替、四环紧扣”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探索出“备、组、讲、范、训、评、理、固”技能实训课“八字”教学环节。9次赛课获省市县奖励,1项教学成果获省政府一等奖,1个课堂革命案例获省级优秀案例,2个课堂革命典型案例案例发表,9篇教学改革论文发表,1项课题获国家级二等奖。

名师引领匠心筑梦,教师成长德艺双馨。我利用名师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在思政引领,构建“1733”师培模式,领衔团队获全国陶行知“职业教育行知教学团队”、“四川省职业教育创新团队”。目前,团队“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培育出1名省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3名市级名师、2名市级技术能手。

二、爱心融入,激情润育莘莘学子

对于教育,没有爱心是坚持不下来的,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上,我们就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去爱他们。学校坚持不选择学生理念,我们的学生学习基础差些、行为习惯差些,对于他们来说,爱心更是像空气一样一刻也不能离开,融入爱心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素质素养、培养他们的恒心毅力、激发他们的激情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和中层管理工作,我深深明白:教育是一门爱心满满的艺术,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必须从一点一滴开始。我以活动为载体,常态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等大型激情活动,构建“11931”激情德育体系,编写《新时代职业人素养》读本教材出版发行。伴随激情德育的开展,学生个个显得生龙活虎、青春勃发,素质素养、学业成绩都有显著提高,违纪学生明显减少。我也22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教师、先进教师等。

三、强化技能,倾力培养大国工匠

我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培养学生技能技术,指导学生获国家技能大赛三等奖3次、省赛一等奖5次,担任省制造大类专业教研中心组副组长、职业院校教师校长省级培训专家库成员、省中职技能大赛裁判、省教学能力大赛评委、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等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胥进指导学生进行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培训。四川省射洪市职业中专学校供图

四、藏汉一家,融身民族团结工作

2009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涉藏区域“9+3”培养任务,我一直和这些娃娃在一起,星期天节假日经常和藏族学生呆在一起,陪他们购物、带他们体育锻炼、引导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带学生到家作客等等。培养的“9+3”涉藏区域学生96%升入大学,120余人考上公务员,为祖国民族大团结作出了贡献。

五、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我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大批学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撰写的《加快汇聚锂电产业发展专业人才机制与路径研究》等3篇论文发表,担任四川隆鑫科技、聚源机械、四川铭泰顺硬质合金等企业的技术顾问,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3项,与企业合作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带领团队年均为企业培养员工380余人。

六、满腔爱心,倾情助力乡村振兴

中职学校学生80%以上来源于农村,单亲家庭和留守孩子居多,建档立卡家庭占比为10%左右,普通中学仅为2%。家庭和学生多为社会弱势群体。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我每年十几次家访,从招贫困学生进校到培养他们成长再到送他们到工作岗位或升入大学,我无微不至地关怀每一个学生,满腔爱心一路陪伴他们成长。我也倡导射洪民盟筹资10万元建立“梦飞翔”助学基金,每年利用利息帮扶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我撰写的《以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构建专业服务社会新格局》《中职学校在精准扶贫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等论文发表,带领团队年均培养农民工430余人。

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人民网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行了部署。请谈谈您对这方面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胥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各项举措,在职业教育方面,要求“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职教人,我深感欢欣和鼓舞,殷切希望党和政府加大职业教育改革推进力度:

一是强力推进企业、行业参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设项目,鼓励地方开展混合所有制、股份制办学改革试点,建立组合式激励政策。

二是支持企业、学校协同创新,共建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为教师开展校企科技合作提供机遇,帮助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推动职业院校科技成果向企业产品转化,努力实现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对接。

三是支持学校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在选人用人上进一步扩大学校自主权,在教师招聘、教师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允许学校自主设置岗位,自主确定用人计划,自主确定招考标准、内容和程序;同时,通过“设置特聘岗位”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工作,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职业学校教师双向流动。

四是积极推进普职融通。打通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横向融通的“立交桥”建立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让不同禀赋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