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了催促大家交医保,这次是真的急了。
不久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里提到了三个重要关键点。
第一,不再限制户籍,很多学生、农民工和灵活就业者都长期在外地工作,大家都知道医保在外地的报销比例很低,同时报销难度也很大,很多长期在外工作的人都不愿意缴纳医保,最新的政策变化速度取消户籍限制,只看你的居住地,不管什么职业现在都可以在居住地参加医保。
第二,激励机制,连续参保达到4年,每年的报销额度就会上涨20%,最高不超过总额度的20%。
第三,约束机制,之前没参加医保,或者生了病要突击参保的,现在不行了,至少有3个月的等待期,这期间是不能享受报销待遇的,每少参保一年,就会多一个月等待期。
这份文件里透露出来的意思已经非常直白了,放开限制,增加激励机制,就是为了吸引更多人参加医保,最新政策给出的力度可谓是前所未有,从中也能看出国家这次确实是着急了。
原因不难猜测,我们来看两组数据。
2023年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数为3.7亿人,累计结余2.6万亿,同期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为9.6亿人,累计结余7760亿元。
前者就是城市里上班和退休人员的参保数据,后者就是大家熟悉的新农合,基本上是农民和自由职业者的数据。
新农合的参保人数为职工医保的2.5倍,但是总缴纳资金连职工医保的1/4都没有,从当年的结存来看,你会发现两者的差距就更大了,2023年职工医保新增结余4927亿元,新农合的新增结余只有112亿元,并且新农合的新增结余还在迅速降低,新农合的参保人数已经是连续五年下降,这表明有越来越多人放弃了缴纳新农合。
居民不再缴纳新农合的原因大概有两点,首先是参保限制,以前的政策是参保人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参加新农合,而新农合异地报销的比例和难度大家都有所耳闻,七普数据显示全国流动人口高达3.75亿人,其中很大一部分因为异地参保的麻烦以及后面的异地报销问题选择了断缴新农合。
其次则是更加值得我们重视的经济负担问题,新农合最低缴费标准已经上涨至400元,要注意这是全国最低标准,部分地区的缴费标准甚至高达600、700元,如果一个家里有6口人,一年至少就要缴纳2400元,这可能是一些农村家庭一个季度的收入了,这些低收入家庭的想法是非常简单的,他们认为一年缴纳2400元,要是没用上就是吃亏了,所以他们会更倾向于断缴,真的有需要的也只是给老人小孩参保。
这就导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医保最大的净贡献人群青壮年劳动力断缴比例上升,最需要医保报销的老人小孩反而更愿意参保,这就导致了医保的可持续发展正在遇到问题。
此次出台的文件,正是希望通过激励制度,吸引更多青壮年群体重新加入到新农合当中,不过这种类似商业保险的思维是否能为新农合注入新的活力仍然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