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09/11
“这屋子怎么这么乱!”
相信不少朋友都被这样的问题困扰过。
当探讨过几次“房间乱”的问题后,各大平台就会依据算法给你推一堆“收纳博主”。
所谓“收纳”,简单一点解释就是“收拾屋子的小能手”。
然后你点开一看——
我去,人家那屋子:
桌子是桌子,凳子是凳子;
连内衣内裤,都那么井井有条。观感极度舒适,甚至感叹“收纳确实是一门艺术。”
于是你也学着博主们一通收拾。
一实操才发现,原来收纳一点都不简单。
搞个大半天,才堪堪整好了房屋一角,而且整洁没多久就又开始糟乱了。
每次都是在“整理-弄乱”的死循环间徘徊往复。
简直太烦了。
就在我们被收纳弄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殊不知,大洋彼岸的收纳鼻祖——近藤麻理惠已经开始“躺平”了。
其实收纳这件事,我们一直都在被它“PUA”。
“收纳”出一堆糟心事
收纳是怎么PUA人的?
首先它特别费时间。
互联网上,教人收纳的导师们发明出了至少几百种收纳的法门。
比如冰箱收纳:
买回来的食材你要一一分类好后装入收纳袋,再给每个袋子贴上标签,摆放整齐。
衣柜收纳:
衣服要用不同的叠法,长袖短袖毛衣卫衣,全都要按部就班来整。
买回来的调料,要把塑料瓶一个个拆开,再倒进统一的调料收纳瓶中。
各式各样的洗漱用品,必须放进外观好看的分装瓶里,然后定期往瓶子里补充。
数据线得全部用绑带绑好,还得在外面贴个标签。
最近很火的磁吸化妆墙,就是先把每个化妆品的包装拆开,然后在每个后面贴上磁条,再一个个贴到墙上。
一通操作完你就会发现,小半天已经过去了。
但收纳完,你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很多网友猛然发现——
家里倒是整齐了,但我东西怎么变得难找了呢?
平时伸手就能拿到的衣服,现在我得先想想是放在哪个抽屉里。
一转身……
这道选择题,我得稍微想想……
一旦想不起来,就得来回再翻找一通。
翻找完,恭喜你,又把刚刚收纳好的衣柜弄乱啦。
——请重新再收纳一遍!
这搁谁身上不崩溃?
当然找东西还好办,最多咱们贴几张标签纸。
但你收纳得再整齐,永远敌不过一个“物种”——熊孩子。
家里有了孩子后,就会发现自己再怎么卖力收纳,也是徒劳。
收纳能力在熊孩子的破坏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好不容易收好了衣服,叠好了被子,整理好了书桌。
熊孩子一顿造,立马给你“打回原形”。
除了熊孩子,还有猪队友。
想都不用想,他们肯定不会按照你的收纳方式保持物品整齐的。
久而久之,势必一肚子窝囊气。
花好多钱买各种收纳工具、每天花费了大量时间,整洁不了几分钟又乱糟糟……
越来越发现,想要保持一直整齐这件事,根本就是伪命题。
这不,曾经因为教别人收纳而风靡全球的近藤麻理惠,在生了三个孩子后放弃了收纳。
“收纳女王”的躺平
近藤麻理惠对收纳的热情,可以追溯到幼儿园时期。
那时的她就喜欢打扫、做家务。
15岁时她开始正式研究家务。
2011年,她将自己的整理收纳哲学写成了《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一出版就风靡全球。
在她的书中,收纳的精髓主要在于两点:一是扔,二是收。
扔,是只留下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物品,其他的通通扔掉。
收,是要按照衣服-书籍-文件-杂物-纪念品的先后顺序,将物品进行分类后再行整理。
她还拍了自己的真人秀《麻理惠的整理秘诀》,帮助境况不同的家庭进行收纳整理。
她去过一对有两个孩子的美国夫妇的家中,因为人口众多,收拾的事情让妈妈很是头疼。
两个人还经常因为家务上的分工而吵架,家里每天都是鸡飞狗跳。
但在近藤麻理惠的帮助下,他们的屋子变得焕然一新。
然后在另一对空巢老人家里,混乱的杂物已经导致他们无法继续正常生活。
那画面,宛若巨型垃圾桶。
然而在近藤麻理惠的收纳下,屋子很快又恢复整洁。
还有刚从密歇根搬到洛杉矶的四口之家,因为活动空间变小,他们一度不知道要怎么整理屋子。
见状,近藤麻理惠教给了他们利用空间的秘诀。
在一番收拾后,狭小的空间瞬间变得宽敞了许多。
这样强有力的展示,让她的收纳方法很快受到了全世界的追捧。
在很短的时间内,《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便被翻译成44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1300万册。
麻理惠顺理成章地成为人们心中的“收纳女王”,也成了“完美主妇”的模板。
很多家庭主妇都希望自己成为近藤麻理惠这样的人。
在她的社交平台上,晒出的照片永远都是整洁干净的。
她的slogan就是:“保持家里一直整洁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
但这一切,在她的孩子出生后,开始悄然改变。
近藤麻理惠结婚后,于2015年和2016年生下两个女儿,2021年又生下了小儿子。
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她就发现无法百分百地投入到收纳生活了。
自己的收纳技能,在一个完全不受控的婴儿面前,完全没有作用。
作为收纳女王,她陷入了挣扎和内耗中:“我因为无法像以前那样管理自己的生活而感到无法原谅自己。”
她强迫自己去保持家里的整洁,但后来发现,根本是徒劳。
在第二个女儿出生时,她想要改进出来一套适合孩子的收纳方式,但事实是她每天忙得人仰马翻,家务都没有精力做了,别说收纳。
到第三个儿子出生时,她终于决定不再纠结,接受了分身乏术的事实。
这一松绑,立马海阔天空。
她不再每天头疼于收纳的问题,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儿。
结束内耗后,麻理惠悟了。
接受采访时,她直言道:“我现在家里很乱,但我觉得在现在这个人生阶段,放弃整理没什么问题。”
她现在每天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并经常在社交软件中发布自己与孩子的动态。
在今年的母亲节,她坦言孩子对自己生活的改变:“我学会了放慢生活,接受无法预料的事情,并且承认完美的生活是很难达到的。当看着我的孩子时我会发现,快乐是件很容易的事。”
她不再是那个无所不能、执着于完美生活的“收纳女王”,而是一位跟我们一样、陪伴孩子时也需要喘息的“普通妈妈”。
她的转变是和生活的一种和解。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麻理惠心态的转变过程,也代表了普通人对收纳这个执念的醒悟。
我们渐渐觉得,对“整洁”似乎也不必那么偏执。
家里乱,但对我们来说是便捷且易拿取的,那它也有乱的道理;
东西多,只要是我们需要或是有可能需要的,就有它保留的理由。
所谓的收纳,只不过是帮助我们梳理生活的一种方式,最终是为了生活服务。
而不应该变成一种执念。
特别如今,在家庭和情侣之间,负责收纳的总是女性。
这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女性的负荷。
而这种负荷,很多时候毫无必要。
比起埋头收纳,其实,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节奏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麻理惠,她不再迫于外界的压力和标准,去将自己的家整理得一尘不染;
而是努力适应生活的变化,卸下生活的负担,这何尝不是一种整理?
这世界上从来都没有万能的整理魔法,那些在网上看到的美好的图片,是别人呈现给你的生活。
不必追求、不必羡慕,更不必用来作为评价自己的标准。
所有的整理,都是让自己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放慢脚步去审视自己的内心。
到最后会发现,整理自己,才是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