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908年是一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年份,就在这一年的11月,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先后驾崩。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就风雨飘摇的清王朝雪上加霜。

接替大权的是年轻的摄政王载沣,他虽然出身高贵,却缺乏慈禧那样的政治手腕和威望。此时的清朝早已是内忧外患、积重难返,但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即便在这种危急关头,清朝仍有一线生机——那就是立宪。

可惜载沣没能抓住这个机会,他年轻气盛又看不清局势,最终葬送了清朝最后的希望。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仓皇西逃。这一场惨败让她意识到非改革不可,但改革意味着权力的让渡,慈禧心里很是纠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她派出以载泽、徐世昌为首的五大臣出国考察。考察的结果让慈禧看到了希望——德国和日本的君主立宪制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她看来这种制度既能满足变革的需求,又能保住皇权。

可惜慈禧没有意识到,德日两国皇帝的实际权力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大。她的这个误判为日后埋下了隐患,清朝开始了立宪的进程。但慈禧的犹豫不决导致改革一拖再拖,直到1908年才终于定下方案,这个时间点已经太晚了。

为什么说晚了呢,因为变革需要强势的掌权者来推动。只有对政权掌握得足够深,才能压制住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声音。而在清末能担此重任的只有慈禧,可惜就在方案定下的当年,慈禧与光绪相继离世。

接下来的立宪之路注定充满荆棈,载沣接手后立宪进程表面上还在继续。各省相继设立了咨议局,相当于地方议会。1910年又成立了资政院,可以看作是国会的雏形。这些机构的建立,让不少人看到了希望。甚至连一些革命党人都开始观望,起义的热情也随之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了,这些新设立的机构,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实权。比如咨议局的决议需要督抚批准才能实施,而督抚有权驳回任何议决。资政院虽然有监督权,但其成员很大程度上还是由朝廷把控。

这种虚有其表的立宪,自然引起了立宪派的不满。他们开始要求加快立宪进程,各地纷纷发起请愿。面对压力载沣一开始还在让步,他把原定的九年预备期缩短为五年。但立宪派并不满足继续施压,这下可惜激怒了年轻气盛的载沣。

1911年载沣一气之下,驱散了各地请愿代表,还搞出了一个以皇族为主的内阁。这个举动彻底激怒了立宪派,他们认为清廷根本没有诚意立宪,只是在玩弄权术。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武昌起义爆发了。起义得到了湖北立宪派的支持,很快就蔓延开来。各省风起云涌立宪派和革命党联手反清,辛亥革命的烽火就这样燃遍了全国。

载沣的做法无疑是致命的,他没有意识到立宪的本质是清廷与士绅阶层的利益交换。清廷放权换取统治的延续,但载沣既缺乏慈禧的威望,又不愿意真心让权,这就把立宪派推向了革命派的怀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载沣的这个错误决定让清朝失去了最后的机会,但我们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他一个人身上。实际上清朝的问题积累已久,远非一朝一夕之功。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就开始走下坡路,洋务运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根本没有触及制度层面的问题。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是给了清朝致命一击。

1898年光绪皇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建议下开始了戊戌变法,这本来是个不错的机会,但可惜被慈禧扼杀在摇篮里。变法失败后保守势力更加猖獗,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义和团运动最终引发了八国联军之役,这场灾难性的失败让慈禧不得不重新考虑改革,但她的改革始终没有触及根本。

比如她废除了科举制度,但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新式教育体系。她废除了奴婢制度,但封建等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她允许兴办实业,但官商勾结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慈禧始终没有放弃集权统治的本质,她的"新政"更多是为了巩固满族统治,而不是真正的现代化改革。

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载沣掌权,载沣虽然年轻但他的思维方式和慈禧并没有本质区别。他也想通过有限的改革来维护满族统治,但却没有意识到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1911年初载沣组建的"皇族内阁"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个内阁九大臣中皇族占了五席。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安抚人心,反而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同时革命党人也没有停止活动,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激发了更多人的革命热情。孙中山等人在海外的宣传活动,也开始收到成效。

新军中的革命思想开始蔓延,这些受过新式教育的军官们,对清朝的腐败和无能感到失望。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后来辛亥革命的骨干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了。起义一开始并不顺利,但很快就得到了各省的响应,短短两个月内十四个省宣布独立。

面对这种局面载沣显得手足无措,他一方面调兵遣将,试图镇压起义;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做出让步,重新启用袁世凯。

但这时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袁世凯虽然暂时稳住了局面,但他的野心也随之膨胀。他开始和革命党讨价还价,最终促成了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退位,统治中国268年的满清王朝,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清朝的覆灭并非偶然,是长期积累的矛盾最终爆发的结果,载沣的失误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让我们认识到改革必须及时必须彻底,半途而废的改革,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加速灭亡的进程。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任何统治者都不能脱离时代。载沣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新时代的误判,他以为可以用老办法应对新问题,结果注定是失败的。

载沣作为一个年轻的摄政王,他面临的挑战可谓空前。首先他继承的是一个四面楚歌的朝廷。满汉矛盾日益尖锐,地方势力蠢蠢欲动,外国列强虎视眈眈。这种局面即便是老谋深算如慈禧,也难以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载沣缺乏足够的权力基础,虽然他是皇族但在朝中并没有多少亲信。很多大臣对这个年轻人并不服气,暗地里还在打自己的小算盘。

再者载沣的教育背景也限制了他的视野,他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满族贵族教育,对西方的政治制度缺乏深入了解。这就导致他在处理立宪问题时,往往顾此失彼。

但即便载沣能力再强,面对清朝积重难返的局面,他能做的恐怕也有限。

自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后,大批读书人失去了传统的上升渠道。他们中的很多人转而投身实业或新式学堂,接触到了西方的思想,这些人成为了革命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建立现代国家,才能让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这种思想在新兴的资产阶级中间颇有市场。

清朝长期的腐败和无能早已让民众失去信心,从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运动,民间的反抗此起彼伏。虽然这些运动都被镇压了,但反清的种子已经深深种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种背景下载沣的立宪尝试注定是困难重重,1910年资政院成立。这本应是迈向宪政的重要一步,但资政院的实际运作,却暴露了清廷的虚伪。

例如在选举资政院议员时,清廷设置了诸多限制。候选人必须年满30岁,有一定财产并且要通过考试。这实际上把大多数人排除在外,只留下了一批亲清的士绅。

资政院200个席位中有96个是朝廷直接任命的,这哪里像个议会,分明就是朝廷的另一个橡皮图章。面对各界的不满载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承诺九年内颁布宪法,他还下令各省筹备省议会选举。

但这些举措都太慢了,革命的浪潮已经汹涌而来,载沣的小修小补根本无济于事。

1911年5月四川发生保路运动,这场运动虽然表面上是反对政府"铁路国有化"政策,但实质上反映了地方对中央的不满。载沣的强硬态度,更是火上浇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清廷忙于应付四川局势时,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了。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迅速向全国蔓延。

面对这种局面载沣慌了神,他一面调兵遣将一面又不得不向袁世凯求助。但这时大势已去,各省纷纷响应起义宣布独立。就连一向保皇的张之洞的家乡湖北,也加入了起义的行列。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虽然清廷还在负隅顽抗,但结局已经注定。

2月12日六岁的小皇帝溥仪被迫退位,这一天恰好是农历除夕。在这个本该阖家团圆的日子里,清朝268年的统治画上了句号。

载沣的失败或许可以看作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代表了一个即将消逝的旧世界,而那个世界已经无力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