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毛主席因公来到了广州,他特地将自己的住处安排在大将徐海东家附近,目的就是能在闲余时间和这位老战友叙叙旧。
那段时间,毛主席工作繁忙,几乎每天都要乘车外出,当车子经过徐海东的居所时,他都会小声地对司机说:“关掉发动机,让车子顺坡滑下去就好了!”
次数多了,毛主席的老司机们都把这一个环节牢记于心,不需要主席发话,他们便会主动地关掉发动机,让车子尽可能悄无声息地驶过徐海东大将的家门口。
可是有一次,碰巧遇到了一个新手司机,当他听到毛主席的特别嘱咐时,忍不住追问道:“主席,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这里住着什么人啊?需要您那么小心?”
毛主席微笑着回答道:“你是在问徐海东吗?他可是咱们共产党的大功臣啊!”
透过车窗,毛主席凝望着窗外,曾经的回忆慢慢地浮现在他的眼前。
窑工出身的军人
人常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了生活,徐海东9岁那年,他便跟着父亲进了窑厂,学着父辈的样子,烧窑、卖窑,成了窑厂里最小的窑工。
由于脑子聪明,又肯吃苦,徐海东的烧窑手艺越来越好,经他手烧出的窑坯又快又好,经常得到师傅的夸奖。
十一年的窑工生活,让徐海东切身感受到了底层人民生活艰辛的同时,也愈发深刻地意识到旧社会的黑暗和压迫。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徐海东结识了一位进步人士,在那个人的影响下,他决心要改变自己的人生,那就是走出窑厂,去干革命,在血雨腥风中,为自己、为社会寻求一个崭新的出路。
1925年4月,徐海东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那时正处于国共合作时期,受党中央派遣,徐海东加入了国民革命军。
通过努力,徐海东很快便从一个无名小卒当上了一名排长,并于1926年参加了北伐战争,在战争中,他作战勇猛且指挥得当,仅凭着一个排的兵力便成功击退了吴佩孚的四个炮兵连,从而一战成名。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以后,徐海东奉命回到家乡,继续投身到革命斗争之中,组织建立了农民自卫队,他自任队长,带领着劳苦大众们同当地土豪劣绅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斗争。
1927年7月,为了一己私利,汉奸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内革命形势陷入危机,在敌强我弱的局面之下,党中央审时度势,命令各地的革命组织就地解散,保存实力,静待时机。
为了掩护身份,徐海东决定重操旧业,回到窑厂内,继续干起了老本行。
在窑厂里,他一边用心工作,一边积极地向身边的地工友们做着思想教育工作,将救亡图存的思潮传播给劳苦大众们,号召他们要勇敢地站起来,为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在徐海东的不懈努力和积极鼓舞下,越来越多的底层民众选择投身革命,党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一个月以后,中共八七会议胜利召开,在会议精神的鼓舞下,徐海东等人再度看到了革命胜利的希望,他们带领着重新整编过的农民自卫队进行了武装暴动,之后便转移到苎麻岭山区,在那里继续进行游击战争。
而在这不断斗争的革命生涯中,徐海东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窑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雪中送炭的功臣
随着中共革命队伍的持续壮大,国民党对中央根据地的围剿也是愈演愈烈,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针对国民党的反围剿战争接连取得了四次胜利。
可是,国民党反动政府并未就此罢休,重新集结之后,他们又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围剿”。
由于博古等人的胡乱指挥导致这次反围剿作战遭遇失败,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中央红军决定进行战略转移,被迫开始长征。
1934年11月11日,遵照党中央指示,徐海东率领着红二十五军以先遣队的名义开始长征。
在长征途中,徐海东指挥着战士们边走边打,与敌人展开了游击战争,在粉碎敌人进攻的同时,他还广泛发动群众,使红二十五军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经过长达十个月的艰苦跋涉,徐海东率领着部队到达陕北,经过队伍整编,由他继续担任红十五军团的团长,领导和指挥陕北的斗争。
1935年11月初,党中央率领中央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毛主席亲自来到了红十五军团团部,接见了徐海东等同志。
这是徐海东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心情自然格外激动。
而对于这位能征善战的将军,毛主席也早有耳闻,一见面,他便紧紧地拉住了徐海东的手,亲切地说道:“这么多年你东征西战的,真是辛苦了!”
面对毛主席的垂询,徐海东连声答道:“不辛苦!为人民服务!”
望着徐海东坚定的目光,毛主席赞许地点了点头。
之后,中央红军与红十五军团并肩作战,共同面对国民党对陕北苏区的多次围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伟大胜利。
很快便到了冬天,天寒地冻之下,中央红军的物资出现了问题,战士们没有充足的棉衣过冬,甚至连粮食也不够吃了,看着面黄肌瘦却仍在战斗的将士们,毛主席的心里非常难受。
如何顺利地熬过这个冬天呢?当然不能去向老百姓们伸手,冥思苦想之下,毛主席想到了徐海东的红十五军团。
当徐海东收到毛主席的亲笔信时,内心里是五味杂陈的,他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感到自责,一心只想着战斗,居然没有注意到中央红军的困境,一想到战友们居然过着缺衣短粮的日子,他便再也坐不住了。
徐海东立即命人清点了一下红十五军团的资金,在和其他干部商讨之后,从全部家当共计7000元中分出5000元送给中央红军,自己则只留下了2000元作为红十五军团的生活费用。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在那个艰难的时代,对于中央红军来说,红十五军团送来的这5000元就如同是救命钱般珍贵,足以让他们铭记一辈子。
后来,每每回忆起此事,毛主席都会无限感慨地说道:“那个时候真是太难了,多亏了红十五军团的那笔费用啊!要不然……徐海东是党的大功臣!”
以徐海东为首的红十五军团却并不以此为意,在他们看来,与战友同甘共苦本就是理所应当。
熬过了那段最为艰难的日子,中共革命斗争形势渐趋好转,随着全面抗战的到来,徐海东率领着红十五军团继续挥师北上,逼近太原,直取晋西北。
久病缠身的大将
久战沙场的徐海东名声越来越大,他所取得的战功也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他身上的伤痛越来越多。
由于作战勇猛,徐海东总是身先士卒,在枪林弹雨的厮杀中,他的每条腿、每条胳膊、他的胸口、肩膀、屁股都受过伤。
皮肉伤倒还不打紧,可是他身上留下的几处重伤却是无法治愈的,这些伤痛在摧毁他的健康的同时,也让他饱受精神折磨。
可即便如此,生性顽强的徐海东却依旧不肯休息,每每都是身体刚刚好一点,便急匆匆地奔赴战场了。
可是任谁也不是铁打的,意志坚韧如钢铁般的徐海东也终究有倒下的一天。
1938年6月,为支援国民党军在侯马地区的作战,时任八路军旅长的徐海东率部来到町店附近埋伏,目的便是打击与牵制驰援侯马的日军。
那时的徐海东便是带病上阵,在他的有效指挥下,八路军圆满完成了驰援任务,共歼灭日军500余人。
可是战斗虽然取得了胜利,徐海东却在战争结束后,因体力不支从马上坠落下来,病倒在战场之上。
毛主席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亲自下令让徐海东回延安好好养病。
病好之后,徐海东还要请求出战,毛主席却说什么也不答应,直接安排他到马列主义学院进修学习。
毛主席对自己的爱护之心,徐海东是知道的,可是眼看着抗日战争尚未取得胜利,自己身为战将,怎能不上阵杀敌呢?在进修学习的那段时间里,徐海东的人虽不在战场,可他的心却时时惦念着战场。
一年以后,徐海东终于找机会离开了延安,他被任命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带领着新四军战士们转战皖东。
在皖东,重回战场的徐海东更加斗志昂扬,他指挥着将士们同日军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取得了皖东反扫荡的重大胜利。
可是没过多久,由于紧张的战斗,劳累过度,徐海东旧病复发,又一次病倒在战场上,而由于伤势过重,此后他都再无缘战场。
身为将军,却无法再带兵打仗,这对于徐海东来说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但在事实面前,他也必须要接受。
就这样,从1940年开始,徐海东进入了养病阶段,毛主席也送来了贴心慰问,叮嘱他:安心养病!
从最初的不甘心,到慢慢地接受现实,徐海东的心路经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最终他选择了平静,尽可能地不给党组织添麻烦。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久病缠身的徐海东在家中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在心中默默地为祖国送去祝福。
就在徐海东满心以为自己已被彻底遗忘之时,党和国家却为他送去一份大大的荣誉。
在1955年的全军授衔中,由毛主席钦点,党中央授予徐海东大将军衔,这是对他在革命战争中所做出功绩的肯定,更是党和人民对于他一片赤诚之心的回报。
手捧着这枚无比珍贵的奖章,一向有“徐老虎”之称的徐海东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960年,毛主席视察广州时,特地将自己的住所安排在了徐海东家附近,为的就是能常来看望他。
看着昔日里威风凛凛的老战友如今只能生活在病榻之上,毛主席很是感伤,在那段毗邻而居的日子里,他总是竭尽所能地照顾着徐海东一家。
除了每日里的寒暄照拂,毛主席每次进出门时都会有一个贴心的举动,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却非常让人感动。
那个时候的汽车发动机声音都比较大,为了不让噪音影响徐海东休息,毛主席每次出门的时候,都会吩咐司机不要打开发动机,就让汽车从坡上滑下去,等离远了再正式启动。
当家人们将毛主席的这一举动告诉给徐海东时,他没有说话,只是望着窗外,一抹久违的笑容浮现在他的脸上。
结语:
回顾历史的人总会在追问,到底是什么样的政党才能永远屹立不倒?我想从毛主席与徐海东将军的故事中,或许能得到答案。
不过是一个寻常举动,却透露出了毛主席的一片爱将之心,所谓推心置腹、彼此信任,大抵就是这样吧。
试问,拥有此等将帅的政党,所到之处,焉能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