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浙江省永康市一网友反映,其父亲在当地某口腔医院一次性拔除23颗牙齿,并在同日种植12颗牙齿。随后疼痛不止,13天后心搏骤停死亡。当地卫健部门工作人员称,由于拔牙和死亡时间相隔13天,具体的原因还在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事件引发网友热议,有人对一次性拔除这么多颗牙齿表示不解;也有人提出口腔诊疗行业乱象频出,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必须加强监管;还有人认为老年人口腔健康问题亟待重视。

一些口腔诊所宣称的“全口拔牙”“当天拔当天装”合理吗?老年人“老掉牙”难题怎么解?

北京市某口腔医院的刘医生曾接触过这样一名老年患者:就诊时上来就说自己牙疼得厉害,要全部拔掉。拍片后发现,老人全口29颗牙齿,20多颗都被打开了做神经治疗,已经治了3年。

当时,接诊医生明确告诉老人,拔一颗牙就行,其他牙齿经系统治疗后还可以用。

可过了一段时间,接诊医生再次见到那名老年人时,发现她的牙齿已经全部被拔掉了,人也瘦得完全脱了相。一问得知,她是回老家时去一家口腔诊所拔掉的,装了全口假牙后身体一直不舒服、食欲不振,现在后悔不已。

“那可是20多颗牙周很健康、很结实的天然牙,多少人在这个年龄段想拥有这么好的牙周条件还做不到呢。给她拔牙的医生怎么能纵容、配合不知情的患者说拔就拔呢?”刘医生对这位“同行”的做法难以苟同。

牙齿问题影响健康
治疗机构夸下海口

事实上,受到口腔疾病困扰的老年人不在少数。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缺牙问题严重,人均缺失牙齿7.5颗,只有18.3%的人牙列完整;在65岁至74岁老年人中,牙周健康率仅为9.3%,恒牙患龋率达98%。

有牙科医生介绍,老年人最常见的口腔问题是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牙齿松动无力等,这些问题大多由牙周炎引起。“一些老年人缺乏健康意识,口腔卫生情况欠佳。同时,牙体的缺损和磨耗也是老年人群体常见的口腔问题。”

不少老人认为“牙周发炎,吃点药就没事了”。但在口腔医生看来,牙周炎易反复发作,损害牙周的健康,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医生告诉记者,牙周病相关致病菌可能侵入主动脉和心脏内皮细胞使心脏受累,如果吸入肺部则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下呼吸道感染。

“许多老年人认为年纪大了自然就会缺牙,是正常的老化现象。因为怕麻烦,他们往往未及时进行牙齿修复或种植。”刘医生说,牙齿缺失不仅损害外观,影响发音,还会影响咀嚼功能,长此以往可能干扰正常的消化和营养吸收过程,加速相邻牙齿的松动脱落,形成恶性循环。如果丧失咀嚼功能,咀嚼动作对大脑的良性刺激消失,还容易让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病。

业内人士介绍,拔除无法保留的牙齿,及时修复缺失牙,是老年人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手段。

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之下,一些口腔机构看到了商机,纷纷打出各种广告吸引老年人种牙,如“国际口腔技术”“私人定制服务”“长久稳固、快速便捷”“活力亲骨、仿生自然”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部分口腔机构在宣传时夸下海口,宣称“全口拔牙”“七天快速矫正”“单颗种植牙10分钟完成,当天种牙,当天吃饭”等,导致一些老年人不明就里上了当。

拔牙需要全面评估
多拔多种存在隐患

刘医生告诉记者,在现代口腔医学中,牙齿能保留就要尽量保留(某些智齿除外),只有迫不得已才会选择拔除。但还是有一些人选择全口拔牙,甚至有口腔机构的医生鼓动患者全口拔牙,这是完全不负责任的表现。

记者在中国市场监管行政处罚文书网检索发现,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关于口腔机构的行政处罚文书有1529篇,其中多数为口腔机构夸大宣传、虚假宣传、价格欺诈。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口腔医疗机构涉行政处罚超过200起,其中多家口腔机构因违法及擅自发布医疗广告、对商品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等原因被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市多家民营口腔机构发现,承诺“全口拔牙、当天种植”的机构不在少数。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口腔医院,当记者询问能否全口拔牙时,该医院接待人员介绍:“首先要看病人的身体状况,如果有基础疾病,就不适合满口拔牙或者半口拔牙。但如果确实有需要的话,也可以全部拔,当天种,这样能够缩短修护期。”

刘医生告诉记者,“即拔即种”的牙齿修复方式中,通常一次性拔除的牙齿最多在10多颗,还需要考虑患者的身体承受能力。“拔的牙越多,患者感受到的疼痛越强烈,术后发生感染的概率也越大。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做相关基础疾病的筛查,确保其适合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控制拔牙创口的感染和疼痛是关键;手术后的消炎处理也同样重要。”

北京市律通律师事务所主任郑中臣长期关注医疗领域,他分析,口腔机构虚假宣传或欺诈行为涉及多个方面的法律问题: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口腔机构若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将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根据广告法,如果口腔机构在广告中夸大治疗效果、虚假宣传医疗技术或者医生资质等,将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还可能构成犯罪;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口腔机构利用欺骗手段取得患者信任,诱使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检查、治疗或者使用不必要的医疗用品,或夸大诊疗效果、误导患者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完善口腔照护体系

口腔医疗行业为何乱象频出?

在郑中臣看来,口腔医疗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部分口腔医疗工作者缺乏职业道德教育,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追求利润,忽视了医疗伦理和患者的实际需要,导致过度治疗或不当治疗;口腔医疗的监管相对薄弱,导致一些违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制止。

“此外,一些老年患者缺乏专业的医疗知识,难以对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必要性进行判断,口腔机构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来推动更多利润高的服务。还有一些人对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容易轻信虚假宣传,接受不必要的治疗。”郑中臣说。

在他看来,治理这些乱象,需要完善医保政策,适当扩大医保对口腔医疗部分的覆盖,通过政策引导,促使医疗机构更加注重治疗的科学性和必要性。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口腔医疗行业的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要严格审查口腔机构的市场宣传内容,防止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提高透明度,要求口腔机构公开治疗方案、费用和可能的风险,让患者能够作出知情的决策也刻不容缓。”郑中臣建议,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口腔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口腔健康的认识,增强其判断力。

来源:法治日报
责编:高万鹏

中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