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人说,许多人都在“向内求”。意思就是察觉到自己面对现实时的无能为力,现实就像一座大山横亘,而自己只能一声叹息,转而面对自己。不改变世界,只能改变自己。

1

由此,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荒唐事。小学时,会用纸叠成小口袋,也装不得什么,只觉得精致。为了美观,会在外侧写上一些无聊的东西。比如“元,皇上,姓孛儿只斤”,名写上自己的。皇后不敢写,但是太监大臣会写上同学的名字。小时候的恶趣味。

到了初中,男孩在青春期总想着与众不同,而自己外又不强、内又无涵养。只有貌似忠厚老实、看似读书很多的安静听话好孩子样。为了对得起这份长相,苦思冥想了“忍教”,纠集了几个同学作为大小弟子、左右护法。主旨是遇事不争,反求诸己,能忍则忍,壁立千仞。为什么总是被外界侵扰,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或者说是太敏感。如果能忍,足够撑得下一切。后来在书市,翻到了一本“忍教”的古籍。也不辨真假,目前也搜索不到。但是当时却真切认识到了自己不过是拾了古人牙慧。

这可能是我最早的“向内求”。而前段时间,网上纷纷嘲讽“反思”。媒体也是,遇到事情,落脚点总是我们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不足。即使是好事,也要反思,戒骄戒躁。这是一种居安思危、不敢享乐的自我底色吗?

所以总结下来,我是一个“忍者”。更坦白一点是:沉默且极度内耗的讨好型窝囊F。

2

沉默的人想得多。叫嚣的人擅长用高帽子武装自己。《江城》里的片段(是的,我还在看。即使经历了出差和森山大道,我还在看。):霍伟与一个擦鞋匠的争吵。在争吵中,擦鞋匠看到了金钱、以及由此产生的蔑视。一个人经营着擦鞋摊、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忙,偏偏有个外国人,却与他截然不同。他不知道应该愤恨谁,于是霍伟外国人的身份给了他宣泄愤怒的由头,他用爱国主义武装了自己,开始对霍伟开始叫嚣。多少年来常如此,现在线上线下总是有人披着皮,借着由头,宣泄着不知应该向谁宣泄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与此对应的,又有人刚刚阅读一些观点,像青春期的男孩一样,冥思苦想了一些想法,或者拾了古人牙慧,便迫不及待地各处宣扬,并洋洋得意。以此纠集了一批上述的人。这老师那老师,恨不得厚脸都给你。

由此想到了大学宿舍,看到同学买了美利达的自行车,加入了骑行社团,每到假期经常长途远行,骑遍全国。当时无知的我,因为不认识美利达,以为他买的是杂牌车,傻傻地问:为什么不买捷安特?并对他表示可惜。而他沉默不语。时光流转,骑行又开始风靡。从跑步、健身、飞盘,现在轮到了骑行。多少人以此来标榜自己的健康积极人设,在各种社交软件张贴自己的车、记录等。然后,看到了当时沉默不语的人,默默点了赞。

也不是说多喜欢那个沉默不语的人。但是世界总是被叫嚣的人掌握。而从不知道,也许沉默的人想得更多。甚至同一屋檐下,经年累月分别许久之后,才发现原来之前有着共同的爱好。

或许,有许多许多,就像“忍教”一样,默默消失在漫山青翠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平能愈三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