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毛主席在1966年6月游览滴水洞时,留下的一首诗。诗句恢宏大气,思绪深沉,笔锋奇崛,是“毛派”诗风的代表之作。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直到30年后,毛主席的这首诗才被公开发表。

毛主席这首留在滴水洞的诗歌,究竟有何深意?这首诗为何在30年之后,才被公开发表?

毛主席的这首诗,寓意着什么

1966年6月,毛主席游览滴水洞,在离开滴水洞时,毛主席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寓意,究竟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歌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对应着诗歌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毛主席这首诗的首联,清楚交代了主席这次来滴水洞作诗的缘由: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神都,在古体诗歌中往往指代一国之都。而南国,指的就是江南之地,翻译过来:就是在首都北京,发生了一些事情的时候,毛主席来到了湖南散心。

在1966年6月前后,共和国的首都北京,究竟发生了哪些大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一年的五月,由明史学家吴晗编写的历史剧《海瑞罢官》在当时的北京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各个不同的声音,代表了共和国未来的历史发展走向。在外有强敌环伺,内有经济挑战的共和国,究竟该何去何从?这一直是萦绕在毛主席心头的疑问。

怀揣着这样的疑问,毛主席趁自己的闲暇功夫,来到湖南滴水洞,一边避暑,一边思考共和国的未来历史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歌的颔联是“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这是一段对仗极为工整的诗句。“青松”对“败叶”,一个欣欣向荣,朝向青天;一个垂垂老矣,转向碧水。一枯一荣,一上一下,形成鲜明对比。那么,诗歌中的“青松”和“败叶”,毛主席究竟是想要比喻什么呢?

青松是中国在诗歌中经常采用的意象,儒家经典《论语》中有写: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青松,往往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有着“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君子形象,往往在面临困境时,会愈战愈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用“青松”恰恰指代的是那些英勇无畏、迎难而上的革命战士,他们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新生力量。

而“败叶”则象征着历史上的旧事物,“纷随碧水驰”,是败叶注定的结局。正如中国诗圣杜甫所言“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毛主席仅用这一首诗,就向世人揭示了“新事物必然产生,旧事物必然灭亡”的人生哲理。

诗歌的颈联“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是情景描写。其中,“满街红绿走旌旗”平铺直叙地描摹了革命胜利后的情景,而“一阵风雷”恰恰是对革命的比喻,“惊世界”彰显了毛主席对革命事业前景的雄心壮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曾经感慨:自己人生中做出的一件大事,就是带领着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然而,从这首诗歌中可以看出,毛主席认为中国“革命”的意义,仅局限于一国是不够的。毛主席这一生想要做的,不仅仅是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事业的胜利,更是想要希望通过中国革命的实践,为世界亿万受苦受难的人民探寻出一条未来的出路。

这不仅是中国历史道路上的一次探索,更是人类文明向着更加光明美好未来探寻的一次伟大尝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因为毛主席的高瞻远瞩,让毛主席不仅成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领袖,更是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爱戴。纵观世界历史,毛主席是为数不多在去世后联合国降半旗致哀的英雄人物。

诗歌的尾联,“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是毛主席整首诗歌中最意犹未尽的一句话。其中,“阑”通“栏”,是栅栏、栏杆的意思,岳飞的《满江红》有云“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毛主席诗歌中的最后一句话,与岳武穆的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毛主席写下这首诗歌时,和百年前岳飞的心情是相似的:他们都在一个风雨潇潇的夜晚,听着淅沥的雨声,忧愁着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前半生,为国家几乎贡献了自己的所有,而在自己的迟暮,他们依然渴望着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做些什么。

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光阴的流逝以及世俗的侵蚀,让他们的心中有着太多的不甘。

而这些“不甘”,正是毛主席心中的所思所想,这些所思所想正如毛主席在诗歌中所言,他不是一个文人墨客的伤春悲秋,而是心系亿万华夏“故国人民”,对未来道路的思考和求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毛主席究竟在诗歌中“所思”的是什么,诗歌的内容中并没有做出详细的交代,这就需要后世去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寻找答案了。

晚年的毛主席,究竟在忧虑什么

1966年6月,毛主席在滴水洞作了一首诗,诗歌中的最后一句话是“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那么,晚年的毛主席究竟“所思”“所忧”的究竟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主席并没有在诗歌中交代清自己的“所思”究竟是什么,所以我们只能去结合1966年的时代背景,来去寻找毛主席“所忧”“所思”的答案。

20世纪60年代,对于共和国来说是面临着诸多挑战的年代,对外,共和国强敌环伺,面临着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包围,同时蒋介石还寻求着“反攻大陆”的契机。

对内,在共和国的工业、农业发展领域,国家的经济和民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毛主席忧虑的是,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有一些思想信仰不坚定的人,很有可能会将共和国带上歧途,使革命前辈们倾注毕生心血的革命事业从此付诸东流。

因此,毛主席在晚年提出了著名的口号,那就是一定要“防修、反修”,所谓“防修、反修”,指的就是防止修正主义、反对修正主义。

修正主义,究竟是什么意思?毛主席为什么将修正主义视作大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修正主义,指的就是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道路,但自诩“社会主义”,扛着红旗反红旗的思想。其中,苏联就是走上“修正主义”歧途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这也为苏联在1991年的解体埋下了历史的伏笔。

苏联的修正主义,具体表现在哪里?1956年,苏联的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在苏共的二十大上进行“秘密报告”,这份秘密报告全盘否定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所作出的贡献,引发历史了世界的震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忘记历史的国家,注定没有未来。对革命前辈的抹杀,更是会让人患上思想的软骨病。在苏共的二十大秘密报告进行后,毛主席从心底并不赞同赫鲁晓夫的做法。

但还是尽可能地对赫鲁晓夫当时代表的苏共进行了委婉的规劝“看待历史人物,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定,要看究竟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还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

然而,赫鲁晓夫却全然将毛主席的这些建议当作耳边风。在赫鲁晓夫下台之后,苏联便在“修正主义”的歧途上越走越远,苏联“修正主义”的种种弊病,都集中在了苏联的第三代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苏共已经完全失去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斗志。在国外,苏联当时已经放弃了社会主义的革命外交路线,转向与美国开始全方位的争霸,甚至不惜对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进行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而在国内,勃列日涅夫治下的苏联共产党,开始逐渐贪污腐败,公车豪宅、山珍海味成为了苏共高层家庭的家常便饭,而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为一个从革命战争年代的腥风血雨走出来的人,毛主席是亲眼看着苏联究竟是如何从斯大林时期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榜样,彻底堕落为一个修正主义国家的。

因此,毛主席坚定决心,呼吁共和国的人民们从“以苏联为师”、到“以苏联为鉴”,党员们更是要防微杜渐,从始至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继毛主席之后的邓小平同志,更是继承了毛主席的思想,他曾经这样说道:“中国绝对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毛主席的这首诗,为何30年后才发表

1966年,毛主席在滴水洞写下了一首忧国忧民的诗,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首诗在时隔30多年之后,在有了发表的机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实和毛主席平日里的作诗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据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回忆称,毛主席有一个习惯就是写好一首诗后,通常会把这首诗的诗稿放在一边或者扔到废纸篓里。主席本人其实并不是很愿意将自己的文字公之于众,也从来没有拿自己的文字牟利的想法。

因此,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们,除了平日里保障毛主席的人身安全外,还要做一件趣事:那就是时刻关注毛主席,究竟有没有把什么写的好诗丢进废纸篓里。

在渡江战役爆发后,毛主席写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写完后就丢在了废纸篓里,幸亏身边的警卫员眼疾手快,否则后世的人们就很难再看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样笔锋奇崛的诗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能被警卫员们在第一时间发现。毛主席的这首《有所思》,就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们多年之后才发现,并且编撰整理出版。

据警卫员回忆称,毛主席在写这首诗时,多次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不让别人打扰他,这也是当时警卫员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这首诗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人已去,墨迹犹存,毛主席对共和国的忧虑,正是当下对后辈最好的鞭策,为了共和国人民的事业,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时刻铭记主席和时代的教诲,在信仰的指引下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