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有一位姑娘,她以“飞花”为名,以文字为翅,遨游在书香花海之中,她的《大话红楼》惊艳文坛,她的《卖米》写哭了那年盛夏所有的读者。

然而令无数人心痛的是,她的才华才刚刚展露头角,就潦草结束了。

这位姑娘就是北大最为苦命的才女,张培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所述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赘述于本文结尾。

流水飞花,低吟高唱

北京大学,是多少文人墨客的梦想学堂,那里走出过太多的闻世作家,张培祥就是其中一位。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她潜心于文学创作,在这里她的才女天赋得以施展。

张培祥酷爱读书,在她读初中的时候因家里条件不好,没钱买书,那时的张培祥经常借书阅读,每次都是快速的读完赶紧归还,根本读的不尽兴。

自从考上北大之后,学校的图书馆成了张培祥最喜欢的地方,没有之一。除了上课、兼职,她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绕着图书馆里的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这些年来的大量阅读书籍,张培祥的文采越来越好,写起文章来也是顺手捏来。

张培祥是个超级“红迷”,她不仅阅读《红楼梦》,还会在每次读完之后写上数千字的所思所想。那是风靡全国高校的《大话红楼》书籍,正是张培祥的精细佳作。

不仅是此作,还有她的纪实文学《卖米》,曾在北京大学校园原创文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还被当时的读者誉为“可写入小学教科书”中的优秀文学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何张培祥的《卖米》会有如此高的呼声?

都说人间苦和难是创作的源泉,没有这般的人生经历恐怕难以续写下令人深刻思考的文学字眼。

《卖米》,正是张培祥成长经历的写照,没有华丽的辞藻,句句没有苦与难,但朴实平凡的语言处处描绘出一幅苦与难的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卖米》不仅道出了张培祥的内心世界,更是折射出最真实、最令人震撼的农村现实。几乎每一个经历过那个年代,都能体会到书中描写的看似朴实无华的乡村生活。

张培祥踏入了文学创作之路,同时她的大学学习也并没有因此落下;四年的求学生涯,张培祥获得多次的奖学金,还以优异的成绩留在北京大学继续硕士学位的攻读。

出门在外的人,最挂念的还是家乡,因为那里有她的根,有她的家人,有成长的回忆与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培祥就是这样的人,自从来到北京求学,她最为挂念是父母和弟弟;张培祥将自己攒下的钱大部分都寄给了家人,因为她能有今天的成就,与这个家,与张培祥幼年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或许你根本想象不到,张培祥的北大之路并不是印象中的寒门苦读学子,她比那些寒门学子更“寒”。张培祥曾经两次因家庭的缘故而辍学,不过她还能考上北大,可想而知她究竟经历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贫困中求生

世上最美的花都是从泥土中长大,它们顽强的生长,在盛夏开放,尽情的享受阳光的沐浴。如果说张培祥是一朵花,那她是在贫寒中生长,经历十几年的风雨同载后倾国倾城。

1979年10月6日,张培祥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市筱溪村一间破旧房屋之中,父母依靠种地养家糊口,田地也是这个家主要的经济来源。

那个年代,家里顶梁柱生病了,就等同于家里的经济来源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培祥的父亲常年生病卧床,母亲又因年幼时小儿麻痹导致一只手瘫痪,只有另一只勉强能干点地活。自打张培祥记事起,家里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来看病上,平日里的生活过得很拮据。

在张培祥童年的记忆里,最多的画面就是种田和卖米。

因为父亲生病卧床,张培祥从小就跟着母亲到地里帮忙种田,每到收成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卖米的时间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卖米,让张培祥幼小的身体承担里巨大的“压力”,见识了人情冷暖的真面容。

卖米的那段时间,张培祥和母亲一起扛着两块子米,要走四公里的山路到镇上的集市去卖。先不说路途的远近,就是百公斤重的米压在张培祥单薄的肩膀上,痛得她眼泪都出来了。

尽管很痛,尽管大汗淋漓,张培祥依然紧跟着母亲的步伐,坚持走到了集市里。那时候,压在她身上的不仅仅是大米,还是这个家庭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从小就没有尝到过甜头,或许张培祥从小就习惯了苦日子,她并没有怨言,反而会将卖米的事儿当成她快乐的时光,痛并快乐着。

而售卖时的讨价还价、斤斤计较,却给郑培祥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有时候,郑培祥的目前会因几分钱的差价,怎么都不肯将米卖给米贩子,母女二人在集市上待上一整日,一粒米也没有卖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走的时候,米贩子还嘲笑她们斤斤计较。郑培祥都看在心里,其实她知道,不是母亲执意如此,而是这几分钱的差价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太过于重要,说的重些,那就是能不能继续吃得起药的钱。

几年过去了,张培祥有了弟弟,这让原本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那时候的张培祥放学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地里干活,干完农活回家后还有家务要做,每次她的作业都要很晚的时候才能完成。

即使是生活的苦,也没有湮没郑培祥学习的心。可能正是这些苦,磨炼了她的学习的毅力,原生家庭不仅没有影响她,反而她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班里最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郑培祥很努力,可是面对真实的家庭情况,辍学问题突如其来。家境贫穷,会一直蔓延到人生的任何时刻,尤其是读书。

九曲求学路

张培祥10岁那年,就面临了辍学的抉择。那一天,郑培祥放学回到家中,书包都没有来得及放下了,就被父亲叫到了屋里。

还没等郑培祥开口,就听到了父亲的一句:今后不要上学了。此刻整间屋子的空气瞬间凝结了,郑培祥如同晴天霹雳般愣在的原地许久没有缓过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了一会,只是淡淡的问了父亲为什么不让她上学,得到的回答正如你想象的那样,家庭条件不好,实在是拿不出钱来供她读书。

郑培祥很清楚,如果放弃了学业就等于自己的前程就要断路于此。她实在不理解父亲的用心,但是她抬头强忍着泪水,看见躺在床上的父亲在发抖,在偷抹着眼泪。

那一瞬间,郑培祥似乎看透了父亲的无能为力,看透了父亲的万般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实,贫穷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子女的发展,也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道无形枷锁。

那天晚上,郑培祥没有吃饭,而是躲到被窝里放生大哭,不知哭了多久睡着了。第二天,郑培祥照常起床做起家务,不过她没有上学,还是拿起农具跟着母亲去了地里干活。

日落时分,村里同龄的孩子放学路过,一片欢声笑语之后,田地里的郑培祥满脸的沉默,尽管有万般的不舍,但是她还是做出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幸运的是,张培祥的姑姑直到的此事后,来到了家里将张培祥接走,还会拿出学费供张培祥上学读书。

因而郑培祥才得以继续学习,不过落下的课程也很快补习回来。自从有了姑姑的帮扶,郑培祥的学习更加努力了。就这样郑培祥一直读完了初中。

初升高的时候,郑培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醴陵一中,这是市里的一所重点中学。可是,本来是一件大喜事,郑培祥却再次陷入两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里读书是好,但是也意味着各种花销会多,最终郑培祥却选择了村镇上的一所中学读书。

尽管郑培祥已经做出了退步,可是在她读高二的时候,再次面临学费交不起的问题。那时候弟弟已经读书了,家里再也无法承担张培祥和弟弟的学费。

懂事的张培祥彻底清楚这一切的背后,如果继续读书,会把母亲拖垮,如果母亲也倒了,这个家就真的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郑培祥还是选择了辍学,她准备外出打工。在她走到学校大门口的时候,再次回头望向大门,望向深爱的校园,郑培祥不舍的挥了挥手,跟它告别了。

对于郑培祥的离校、辍学,罗校长是最为不舍的,他知道郑培祥的情况,也深知她热爱学习,是个很好的苗子。于是罗校长做了个决定,他要把张培祥找回来。

罗校长也是四处打听,问了很多人关于张培祥的消息,花费了两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在广州的一家电子厂找到张培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校长是软磨硬泡,将郑培祥说服,还将她的之后的学费和杂费全部免除,一次性的解决郑培祥的后顾之忧。

高中,是人生最为重要的求学阶段,郑培祥心里也清楚。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她整日埋头苦读,常常熬到深夜。

1997年8月,郑培祥收到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日以继夜的辛勤付出,那是她无数深夜的奋笔疾书,那是她每日佛晓时的朗朗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始家庭或许让张培祥起点很低,多次将她拖入困境之中,所幸一路走来,郑培祥遇到的贵人相助,她没有彻底放弃,也没有辜负那些对她寄予厚望之人。

就这样,张培祥告别了家乡,踏上北京的求学之路。伴随着火车的轰鸣声,她,开启了新的篇章。

命薄如花,飞花凋零

自从郑培祥来到北京大学读书,一切都朝着她期遇的方向进行着。努力学习,兼职赚钱,闲暇时间写作,这位北大才女如同儿时那般坚韧,贫苦的家庭情况也开始因她的努力而向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可惜,天妒英才。郑培祥的一生永远停留在24岁。二十四岁,又是开花之际,可惜飞花凋零,再也享受不到阳光的温暖。

2003年的一天,郑培祥出现了发烧、头晕的症状,由于当时处于特殊时期,郑培祥也没有太当回事。直到一次意外的晕倒,在被送到医院一番检查后,检查结果完全令她不敢想象,郑培祥得了白血病。

从那时候起,张培祥的身体情况每况愈下,尽管住院接受了治疗,可是已经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多次的会诊,医生都表示没有太好的治疗手段,只能靠着药物维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医院的那段时间,写作让郑培祥忘记了病痛的折磨,病床的床头还放着那本翻破页的《红楼梦》,她还将未完成的《大话红楼》继续创作下去。

那时候,所有北大师生和知晓张培祥的人都在期待着奇迹出现,可是最终奇迹也没有出现在这个不幸的女孩身上,张培祥最终没有逃过病魔的爪牙。

都说花有重开日,可是这朵“飞花”永远的的闭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大才女的离世,很多人都伤感不已,她的一生在最精彩的时刻突然结束,而《大话红楼》也不会有结局了。或许它的结局早已注定,没有结局便是最好的结局。

2003年9月2日,北京的八宝山阴云遍布,仿佛上天都在为张培祥哭泣。张培祥的追悼会在此举行,这也是北京大学第一次为一位姑娘举行如此庄重的追悼会。

当天来了很多学者和北大的师生,挤满了整个礼堂,校院领导和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分别致悼词。要知道能葬在八宝山是多么大的“殊荣”,可是,这样的“殊荣”未免来的也太过于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奈,春花秋月,何时了去;人生几何,无若常神。

结语

如若没有意外的话,张培祥的一生定会成为“读书改变命运”的最佳典型。然而人生无常,像极了一柄锋利的刃,将含苞待放花无情斩落。

24岁,正是充满无限机会的时光,可她却止步不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培祥不愿顺其自然,也不听天由命,而是逆风前行,谱写了自己的传奇。可谁能料到,到头来还是没有逃过命运的捉弄。

想来想去,还是这首诗句最适合形容她的一生。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资料
张培祥:《卖米》
新华社:《北大才女卖米写哭了整个朋友圈,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京报网:《24岁病逝的北大才女,留下这篇打动无数人的《卖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