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

09/10

人活着,大概

需要一些精神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学了,

周围的学生们都陆陆续续回到学校,

按部就班地开始上起了课。

虽然经历过学习的苦,知道读书不易。

可如今作为社畜时,

回首过往依旧会羡慕还在学校的自己。

低房租的集体宿舍,

不用绞尽脑汁想今天吃什么的便宜食堂,

不用倒休、按月计算的寒暑假……

在学校,我们遇到不懂的知识时有老师传授,

考试则是对我们掌握的知识的检验,

答案明确而具体。

一旦踏入社会,

就如同小舟驶入波涛汹涌的江河,

面对瞬息万变的挑战

与充满了分岔口的前路,

我们往往会不知方向何在。

升职加薪的渴望、人际关系的错综、

婚姻恋爱的抉择、子女教育的重担、

健康与衰老的忧虑,以及经济就业的压力,

这些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

让现代人在夜深人静时辗转反侧,焦虑难安。

心理疾病患者数量的爆炸式增加,

凸显了现代人在应对生活压力时的困境。

在校园内,我们通过老师解惑,

步入社会后,我们似乎失去了直接的指引。

到底有谁,还能来教会现代人

如何修正自己如定时炸弹般的迷茫、庸碌与焦虑。

但值得庆幸的是,

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文化古国,

孕育了众多杰出的哲学家与教育家。

他们留下的宝贵思想遗产,

为后世提供了应对人生种种困惑与挑战的

深刻指导与智慧启示。

孔子

·吾日三省吾身——每日复盘的力量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的“吾日三省吾身”也是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这句话的核心在于,每日多次反省,或者说复盘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并加以调整,强化自我的本身,从而应对今后出现的更多或类似或突发的情况。

自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快速的时代,人们往往被各种外在因素所牵引,忙于应对工作、学习、社交等各种挑战,很容易在忙碌与压力中迷失方向,忘记自己内心的声音和真正的追求。此时,自省则像一面镜子,让我们能够直视自己的内心,发现那些被忽略的角落。

通过自省,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减少因盲目自信或自卑而产生的迷茫和焦虑。自省也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对话方式,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和选择背后的原因,激发我们的内在的声音,听到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从而更加坚定。

孟子

·尽心知性,知天安命——寻找自我天赋: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中被誉为“亚圣”的杰出代表,他深刻阐述了人性的本质与天赋的珍贵。在他看来,人类作为天地间独特的生灵,均承载着与生俱来的本性和天赋之光。孟子所倡导的“尽心”,鼓励个体可以运用并展现这些天赋,而“尽心知性”则进一步引导人们通过不懈的自我探索与实践,深刻洞察并挖掘自身的本性,从而认识并珍视自己的价值所在。

在“知天安命”这一理念中,“天”既涵盖了自然界的法则与宇宙间的真理,也隐含着天命、天道的意味,即人生所应遵循的深层次规律与既定命运。孟子认为,每个人的生命轨迹与命运均系于一种微妙的安排之中,“安命”则体现了对这种安排的深刻理解与接纳,意味着在洞察自身命运的基础上,以平和的心态去接纳已经发生及即将发生的一切,不怨天尤人,以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跌宕。鼓励人们深入探索自我,理解自然与命运,从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心灵的宁静与坚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子圣迹图

明 佚名 孔子博物

老子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寻求内心的平静:

这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精髓之一,它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之道。

这里的“道”是宇宙间最根本的法则和规律,而“自然”则指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未经人为干预的本然状态。老子强调“道法自然”,就是主张人应该尊重并顺应自然的本性和规律,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意志盲目地征服和改造。而“无为”并非指什么都不做,是指不违背自然规律,不强行干预事物的进程,让事物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去发展。

当人们不再被过多的欲望和人为的干预所束缚时,他们就能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真正的平静和满足。这就是“无为”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种内心的平和状态有助于减少焦虑和浮躁,使人们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变化,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独立的人格和追求,不随波逐流,徒增烦恼。

庄子

·顺应自然与无为而治——

追求内在的自由与解放:

庄子,作为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在他的哲学体系中,“顺应自然”与“无为而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概念。他认为,自然是宇宙间最伟大的力量,它包容万物,也是人类应当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以农业为例,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要根据自然的节气和土壤条件来合理耕作。这种顺应自然规律的做法,不仅能够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还能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丰收。同样身处地球这个生态系统的人类也应当如此,成长与生活需要顺应自然规律,在社会生活中要避免过度干预和控制,让个体和社会都能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和节奏自然发展。对于个人而言,如此有助于人们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和焦虑,找到与自己内在需求相匹配的生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子骑牛图

明 张路 台北故宫博物院

墨子

·节用——缓解经济压力的妙法:

墨子秉持着一种深刻的见解,他主张在生产与日常生活中严格实践节俭原则,以此削减无谓的耗损,进而将节约的资源有效回哺至生产环节,旨在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效率并促进社会财富的稳健增长。这一理念深刻凸显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与持续再投资对于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性。

当今社会物质主义思潮泛滥,许多人往往在追逐名利与物质享受的过程中迷失方向。面对经济环境的持续波动与下行压力,当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遭遇现实条件的制约时,极易引发对物质条件的过度忧虑与不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墨子的节用思想显得尤为珍贵,它引导我们重新审视生活的本质,倡导回归人的基本需求,追求一种简约而不失充实的生活方式。通过精简非必要的活动与应酬,我们得以释放更多时间与精力,专注于个人内在的成长与精神世界的丰富,从而更加贴近内心的真实渴望,不为外界纷繁复杂的诱惑所左右,最终实现真正的幸福与满足,有效抵御经济波动所带来的心理冲击与迷茫。

孙子

·知己知彼——应对外部变化的根本:

这句话原意是指在战争中,如果既能了解自己,又能充分了解敌人,就能在各种战役中立于不败之地。当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时,它强调的是自我认知和外部环境分析的重要性。在个人层面,“知己”意味着要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以及优势和劣势,这是制定个人发展计划、设定合理目标的基础。“知彼”则是指要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行业趋势、竞争对手以及潜在的机会和挑战,以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通过“知己知彼”,我们能够更准确地定位自己,避免盲目跟风或做出不切实际的决定,从而减少迷茫和焦虑,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中国古代哲学其实包含了多种学派,这些学派之间虽然有不同的观点,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哲学体系。

这些哲学思想探讨的主题,如人的本质、人生的目的、如何处理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这些都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人类共同问题。这些普遍问题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时显得更为复杂。因此,古代哲学对这些问题给出的答案和解释,对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溟图(局部)

明 周臣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以上描述的内容,只是中国古代哲学微不足道的一隅,在《讲谈社·诸子的精神》中,详细展现了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孙子和墨子的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套一共六本,由日本的汉学研究大家所著,追溯诸子思想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还原经典的真正内涵。在广阔的现代国际视野之下,千年经典有了另一种别样的解读。这套书把中国先秦经典放在现代的、国际化的视野中来解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理解经典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