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东莞,还有人在从事农业吗?
虽说农业是古老的行业,东莞也曾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县,但这个问题放在「世界工厂」的背景下问,就变得新鲜,且我发现自己对这个城市的农业一无所知。
对此,本文作者在工作中意外发现了两条有所交汇但流向相反的线索。
都在东莞东南临深的塘厦镇。一个是外地族群来东莞做菜农,并成功供货给香港的故事。一个是本地人在东莞种荔枝多年,如今转化为不以产量牟利的休闲农业,受到深圳客青睐的故事。
制造业城市的农业,外来的和本地的农民,从东莞到香港,从深圳来东莞,被作者概括为大湾区脉动下的田园篇章。
坐落于东莞市塘厦镇的东莞南站近年开通运营,它既是连接百年广深线与全国广阔高铁网络的枢纽站,又实现了与香港西九龙站的两站直达。塘厦、凤岗、黄江、樟木头等镇区的居民,如今仅需40分钟就能到达香港。
坐在从东莞南站驶向香港西九龙的高速动车组列车上,旅客们悠然地欣赏着窗外不断变幻的风景。每当列车驶过林村,大家的目光总被一大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菜田所吸引。
菜田里,种植的正是专供香港的优质蔬菜,它们沐浴着阳光,茁壮成长。
对于正乘坐这班列车返回香港的乘客而言,当他们回到香港,步入熙熙攘攘的菜市场,说不定买到的就是从这片「丰雨菜场」里栽培出的鲜嫩蔬菜。
老谭的「菜田风云」
东莞曾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县。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东莞的农业产值比重逐年下降,许多本地人放弃传统的农业种植,转去工商业。如今的东莞本地人都不种菜了,怎么办?
面对这种情况,东莞政府重视耕地保护,采取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方式,想方设法鼓励土地利用率,减少土地撂荒现象。
与此同时,许多从外地来莞务工或者躲避超生罚款的农民开始租种东莞的菜地。
他们有着天然的耕作经验,填补了本地人不种菜之后的巨大空白。老谭和他的「丰雨菜场」故事正出于此。
老谭和菜场丨图源作者
老谭,全名叫谭春林,已过花甲之年,个子一米七左右,瘦小而精干。尽管在莞耕作几十年,但老谭乡音未改,一口广西玉林口音的白话,发音和粤西的白话接近。
八十年代末,中国经济发展加速。老谭原在广西玉林的一家塑料厂跑业务,收入拮据。听说一些敢闯敢试的老乡带着一家老小去东莞种菜,生活大为改善,有的年底能有万元存款,荷包鼓鼓,扬眉吐气,老谭羡慕不已。
1991年,刚刚过30岁的老谭经老乡介绍来到东莞塘厦林村种地,向当地村民租来2亩地,开始了他在东莞的农耕生活。
「起初到东莞塘厦镇,第一印象是厂多、人多、蔬菜需求大」,老谭回忆道。
塘厦镇域俯瞰图丨图源塘厦镇宣教办
1997年香港回归,珠三角地区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东莞和香港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紧密。1998年,勤劳而精明的老谭得知塘厦镇林村生产队有几千亩地需要寻找种植户,甚至开出廉价给农户种植的条件,也找不到人来种。
另一方面,老谭知道,许多广东高州、陆丰、信宜甚至广西的农民都想过来东莞发展,但苦于找不到合适耕种的地。
老谭灵机一动,决定把林村生产队的地尽可能租下来,然后再分租给普通的外地菜农。
林村的菜场景色丨图源作者
于是老谭成立了「丰雨农业公司」,最高峰时,公司一共承包了2000多亩地。
不事农业的人可能不清楚老谭承包的农地有多大。可以这样理解,1亩面积相当于1.5个篮球场,10亩相当于1个足球场。老谭承包了2000亩地,相当于200个足球场的面积。
老谭把这些土地分包给外地来的蔬菜农户。
这些分散的外来农户向老谭租种2亩到10亩不等的土地。当被问及农田转租收入时,老谭幽默地避开了话题,把财富捂得严严实实。
老谭的丰雨农业公司不仅租地给菜农,还提供一条龙服务,后续可以收购他们种出来的蔬菜。这些蔬菜源源不绝地来到老谭的收菜点,运到深圳的平台,统一包装,严格过检,大部分「供港」去了。
供港蔬菜的过关之旅丨图源网络
就这样,老谭成为了广西老乡们羡慕的能人,越来越多的广西老乡追随老谭来到东莞,在这边做起了农民。
里头有一对夫妇俩老乡,十多年前带着五子二女来到塘厦林村,租下了老谭的3亩地,凭着全家人辛勤劳动,如今夫妻俩种地每月收入过万元,此外还有蔬菜被统一收购后的收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在其2018年出版的《当代中国阶级阶层变动(1978—2018)》中写到,在40年改革开放中,尽管人口总量增加了4.5亿人,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减少了,绝大多数农村青年劳动力,都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留在农村从事农耕的农民已不多,并已呈现高龄化趋势。
东莞更甚,这座人口1350万人的城市,农民仅仅占其中很小的比例,而东莞本地人中,菜农更是寥寥无几。
尽管老谭和他的广西农民老乡的故事,讲的是「本地庙,外来和尚来念」,但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关键还是要思考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增强农民长远发展的能力,以及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
昌叔的「荔枝传奇」
既然说东莞本地人已经不种菜了,那是否还继续从事其它种植?
「农业种植也细分,种菜的不一定会种瓜,会种瓜的不一定会种荔枝」,老谭说。
外地农民对如何种东莞荔枝一知半解,所以东莞本地人依然是荔枝种植的主力。
「在塘厦,种荔枝最出名的是昌叔」。
老谭说的昌叔是他在塘厦的茶友,全名刘远昌,年过七十,从改革开放之初就以种植东莞荔枝为业。
昌叔丨图源作者
改革开放后,农民有了选择职业的自由,很多农民转移到了非农产业就业。
东莞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全国「三来一补」加工制造业正是从东莞起步,塘厦昔日的农民也随这波浪潮从田间踏进工厂,干得热火朝天,鲜少有人继续种地了。
然而昌叔还是「老派人」,从小相信土地是生存之本,尤其觉得在东莞种荔枝是大有可为的。
1981年塘厦镇石马村分田到户,30岁的昌叔抓住机遇,以1200元竞得110亩地,决定投身种荔枝。
在1斤猪肉才卖1元钱的年代,1200元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当年能拥有超过一万元的人凤毛麟角,都被专称为「万元户」。
「竞投那天,我举牌很久,没有人来竞标。」昌叔回忆道。
大家都涌入车间,不再热衷种地,昌叔却花不少成本投得土地,开始种植荔枝。1989年成立自己的荔枝园——塘厦远昌果场。
东莞荔枝丨图源摄影师胡克嘉
荔枝行业的痛点是什么?
一是保鲜期短。「一日色变,二日色变,三日味变」。
二是「大小年」现象明显。受南方气候影响,在荔枝种植行业,历年来大小年的产量差距巨大。
昌叔敏锐地察觉到,如果能够选育出一个产量稳定的优质新品种,就意味着可以在荔枝「小年」时获得更多的收入。朝着这个目标,昌叔开始不断进行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90年代末,昌叔终于选育出荔枝新品种,并通过高接换种荔枝100多棵,实现了新品种的量产。
新品种既有「糯米糍」醇甜的口感,又不易裂果,无大小年结果现象,年年保产。
唐夏红荔枝丨图源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按理说,果场培育出「摇钱树」,昌叔一家应笑逐颜开,然而市场的反应让昌叔大跌眼镜,荔枝还是不好卖,2002年甚至还出现了严重滞销。新品种「养在深闺人未识」,又继续默默无闻了十多年。
2015年,昌叔决定要给这个新品种起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擦亮品牌。他请来了华南农业大学和东莞农科中心专家支招,专家品鉴后一致好评,给新品种取名为「唐夏红」。唐朝,夏天,荔枝红了,既有了诗意,又取了种植地「塘厦」的谐音,「唐厦红」一出,旋即受到消费者热捧。
「一朝成名天下知」。远昌果场的「唐夏红」被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优良荔枝品种。第二年,果场入选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深圳试验站示范基地,产品迅速成为东莞八大荔枝品种之一,众多经销商慕名而来。
唐夏红网络直播丨图源作者
昌叔今年72岁,和老伴辛苦大半辈子经营果园,三十五年过去了,果场从种下第一棵荔枝树,到现在荔树成荫、荔果满园。昌叔说,这种获得感,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
虽然嘴上谦虚说「当初选择错了......洗湿了头,总要继续洗下去」,但其实在心里昌叔对自己脚踏土地、勤奋致富是满意的,儿子和儿媳对接手果园的积极态度也更使昌叔倍感欣慰。
作为土生土长的塘厦人,昌叔的儿子对延续荔枝种植传统和创新发展具有强烈的使命感。
「我从小就知道,珍惜荔枝生命,不撂荒,只要不亏本,就要继续干下去。」
他深知果场要生存,就要用好用足政府相关奖补政策,结合果场毗邻深圳、香港的地理位置,可以发展都市休闲农业,传递种植和采摘荔枝的快乐。
如今远昌果场的荔枝园,除荔枝销售以外,还与深圳非农业公司合作,开发休闲采摘、荔枝文化展览等农文旅业务。
吸引着大批深圳客在东莞的果园里招待亲友或游客。更有创意的是,远昌果场还打算培育盆栽荔枝,销售到北方,让北方人也能体验体验亲手摘荔枝的乐趣,这种待遇远超唐朝杨贵妃,就是作家马伯庸在写小说《长安的荔枝》也想不到这样的法子。
都市农业的展望
农业是刚需,无论经济如何发展,人们都需要吃菜,总会有人种菜,也总会有人卖菜。
在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的背景下,东莞的农业悄然发生变革,本地的农业公司正在主动转型,找到新的发展定位——融入新技术,借助工业的物流网络,服务城市工业人口。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东莞已是国内「预制菜」的一个高地,每年定期举办国家级的食品博览会和预制菜博览会,东莞市民的「菜篮子」有了质的飞跃,一大批新型农业公司不断崛起。
在老谭的蔬菜种植领域,完成转型的农业公司,已经融合了种植、净菜加工、运输、配送等多个环节,成为了综合性的农业企业。
而在昌叔的果园种植领域,昌叔儿子也清醒地看到,仅靠果场的收入,难以持续一家人的生活品质,因此现在的他也拥有一份稳定的上班工作,利用业余时间来打理家里的荔枝产业。
「希望大家都能省点力,不用那么辛苦,且觉得有趣。让更多人喜欢荔枝,能体验荔枝的魅力。」这是他对荔园的期待。
2011年,东莞南城三元里的菜田丨图源摄影师胡克嘉
农民,在传统文化中的形象是勤劳而辛苦的,但散落在都市里的农人,多以家庭或乡亲族群的规模在经营,以农为生,在钢筋水泥之外,给人「采菊东篱下」的想象。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未来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近70%。可以预见,都市农人将越来越少。
菜田和荔枝园,在城镇化过程中是一种日益逼仄的异质存在,还是始终被都市人们向往的田园诗篇?
封面图、头图鸣谢:胡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