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深圳地铁,除了负责城市轨道输运,其实在不知不觉间多了一层含义——走进地铁站,像是走进一座艺术馆。

就拿2022年开通的16号线来说,这条线路上的地铁站可以说是极具“艺术感”:

大运中心站的天花板由白色几何面板与闪亮的金色组成,充满立体感;坪山围站将立柱与天花板设计为荷叶;技术大学站的用灯带将天花板与地面结合...

带有“艺术细胞”的地铁站岂止是16号线,还有广为人知的“深圳之眼”岗厦北站、犹如“海底世界”的大梅沙站等等。

脱颖而出的地铁站,吸引了不少深圳人前来拍照记录,但也引来了许多对地铁站设计的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觉得,地铁站没要设计得花里胡哨。在天花板和墙壁做过多设计,来来往往的打工人多半也没时间抬头看:

“看看现在的地铁站,还不如二十年前的那样,朴素、实用就行。”

不过在我看来,地铁站不止一个是工作通勤的必经点,也可以是一张城市名片。

从岗夏北站、机场线这些新建设施的设计风格能看出来,深圳想要通过地铁站的设计,来打造未来科技感的城市形象,这与科技之都、创新之都的城市定位相符合。

所谓“花里胡哨”的设计,其实与周边的环境相关。通往坪山的16号线,其车站装修就融入了客家传统文化与创新科技,而坪山,过去是客家文化最浓厚的区域,如今也是深圳科技发展的重要区域。

2004年12月,深圳开通了第一条地铁——罗宝线,近二十年后,深圳已有16条地铁线。如今的地铁站对于深圳人,早就不只有工作通勤上的“刚需”,也有着“精神需求”。

那么在深圳的你,上下班通勤最常坐哪个地铁线呢?你有留意过地铁站的设计吗?在你看来,地铁站设计是否有“用力过猛”呢?欢迎在留言区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