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如果活在古代那个科举制度的年代,是否也会和范进中举后那样疯疯癫癫?一个举人的身份,虽然只是文官的基层,但在那个时代却意味着翻身做主的希望,相比现在,凭一纸文凭就能衣锦还乡,古人要获得这个机会可得历经沧桑。
所以范进考中后的疯狂反应,实在是太能让人理解了,如果把他现今的身份类比为一位普通百姓考上公务员,你是否也会喜形于色呢?
小说中描述范进的家境,家中曾穷得揭不开锅,上有八旬老母、中有妻儿,下有恶毒的岳父,日日被岳父骂打,却唯唯诺诺不敢反抗,可见范进原本是个穷书生,读书靠吃老本,几十年来窝在家中是为了将来高中秀才。
那时候没有义务教育,上学全靠家里有钱,穷人家的孩子十几岿开始就得下地干活赚钱了,根本没的读书,就算有几文钱,也顶多能认个字就得辍学。
即便范进这样家中小有儒学基础的,也得靠私塾塾师教导,可这些私塾师大多是落第秀才,师资力量惨淡,想要真正博览群书几乎是奢望,所以范进读了几十年书,最终也就勉强考中个举子,已是万幸了。
乡试的考场虽设在各省城,但实际上是全国统考,录取率不到百分之十,套用现在的话说,就相当于考进211/985名校的难度。
而且古时教育体系根本就不像现在这么规范,从课程设置到考核方式都很随意,八股文、押韵、书法,哪一个环节疏忽就会前功尽弃,还有那些面试的历练了,长相谈吐稍有欠缺就会被淘汰。
所以很多人读书几十载,也难以达到应试的水准,每隔三年一次的科考,全国总录取不足六百名,可想而知名额有多宝贵。范进竟能考中亚元,位列全省前茅,实在是造化之难能可贵。
考中了举子后,范进的处境可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先是家里的那些看不起他的人,突然就开始阿谀奉承起来。就连之前根本不理睬他的乡亲邻里,也纷纷上门献殷勤,拿着家中的鸡蛋酒肉前来道贺。
就连原先的那个恶毒岳父,在张老太爷这号人物前来的时候,竟也缩手缩脚不敢现身了,不能小看"太爷"二字,在古代那就是权贵阶层的代称,张老爷本是个举人出身后来还做过一阵子的知县。
一朝得意就忘了疯狂,可想而知当年范进是有多疯狂,那种突然从万人唾骂到备受尊崇的反差,足以让人喜极而疯了,小说里描写得确实有些夸张,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艰难处境。
不能小看科举考试的含金量,范进这个举子身份可是日后能无限制参加会试的最大本钱,会试就是全国大考了,相当于今天的高考加研究生考试,只要一纸会试的文凭,范进就有希望获得丰厚的俸禄,甚至可能做官。
当年那些朝廷除了赐给他一大笔银钱粮食外,还有各地的乡绅豪门给予田地房产的覆压,若是能一举考中进士,就有希望被皇帝錾前的科道衔任,掌管一省的教育大计。
就凭借着那点微薄的文化知识,就能由无权无势的穷秀才一跃成为一方大员,掌控教育和人事任命大权,将来可是有望入朝为相、谋士,手中还握有数不清的家财万贯啊!所以范进当年的那番疯癫行为,未免也就有些可以解释了吧?
综上所述范进中举后突然疯狂这种行为,其实是对当时社会地位和未来前景由衷的兴奋和期许,科举这种制度,让他们这些穷读书人看到了向上流动的希望和出路。就凭一个考试的名分就能在一夕之间由被人唾弃,变成受人崇拜甚至走上人生巅峰。
范进中举后有很多疯狂的举动,比如当街抱着母鸡乱叫卖,刚一传来喜讯就痰壅难平;又比如在没钱办酒席的情况下,大肆挥霍起银钱赏赐他人。
小说中的范进不过是当年绝大多数穷苦人家之子的一个真实写照,他们都是怀抱着改变命运的渴望,拼尽全力读书求学,以求有朝一日能够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摆脱贫穷和受人压迫的命运。这是一个多么艰难而又可歌可泣的追求啊!
再回头想想现代社会,科考功名虽已不如当年那般重要,但也有许多寻常百姓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了阶层跃迁,比如说一些幸运的体彩中奖者,哪怕只是小小的头奖,也可能由贫穷一夕暴富;再比如一些火遍网络的网红博主,从默默无闻的小透明突然蹿红成为万千人瞩目的焦点。
换个角度范进疯癫的举止,不正也可视为穷人阶层对权富阶层的一种嘲讽吗?因为正是那些当权人的统治和压榨,造就了这般疯癫的有志读书人。而面对这种命运的突然反转,能不激动人心、喜极而狂又算哪般呢?
按照范进的处境和当年科举制度的社会环境来分析,他中举后的那番疯狂反应实在是太能让人理解了。我们不应完全从现代观念来评判,而应当回到那个年代的特定场景下来重新思考和体验,一个区区举子身份对当时的穷苦阶层意味着什么?期盼并终有为之疯狂的资格。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僵化以及一些政治制度的不公和滞后,正是滋生了人们对功名利禄的那般追求和执念。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窥见科举制度给当时的穷苦百姓带来了何等的冲击和改变,一纸举子的身份,竟可以撬动整个家族和周围环境的根本性转变。这一点从小说中对范进家贫寒现状的描写就可见一斑。
上有九旬的怙恃,中有妻儿口实,下有恶毒的亲家,加之几十年的读书耗费,使得范家早已贫困潦倒到家无翻身之日,而这一切的根源,正是源于范进为了科举而放弃其他谋生手段,整日游手好闲读书做梦。一经中举顿时大爷当朝了,亲朋好友也就纷纷趋炎附势献殷勤起来。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息",作为社会最底层,穷人们向往富贵实乃人之常情,范进这般疯癫,其实也是对权贵者的一种调侃和讽刺。在现代看来或许有戏言过甚之嫌,但在那个为富不仁的年代确是切切实实的写照。
这种由穷到富、由被贫视而贵的戏剧性转折,对受尽世俗百般冷暖的读书人来说,自然是振奋与狂喜交集,所以评说范进的"疯狂"其实也不啻于对一个制度的嘲弄与质疑。透过这些夸张行为,我们似乎也能听到广大民众内心的一种呐喊和叩问。
比如为什么阶级如此不平等,穷人追求改变就得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或只凭一纸入仕的名分就可以使人由卑贱登高位?这些质疑皆源于科举制度及其背后深层的等级观念。
时至今日我们终于可以从一个较为公平的视角来审视科举这一制度,。它无疑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局限。科举虽为无数人敞开了仕进的大门,却也将太多的精力和资源浪费在了单纯考试技巧上。明末遗老黄宗羲就曾感叹"天下英雄,惟有读书人"。在他看来,士人凭借科举方能贵显一时,但终归未能真正掌握"治乱世"之良方。
科举固然为一些读书人带来了阶层跃迁的希望,但更多的却是在内卷中消耗了大批人的青春年华,范进这个人物虽然是小说家塑造的艺术化形象,但不可否认他确是诸多为功名读书人命运的一个缩影。他疯狂的一面正是对这一制度残酷和不平等的戳心之处的映射。
我们应当认识到科举及其背后的等级观在当时是一把"双刃剑",它为穷苦大众敞开了向上流动的希望之门,同时也带来了糟粕和不公。读懂并反思其中的禁锢和枷锁,是我们后人应当汲取的历史教训。唯有从历史中反观人性的至理,方能真正步入一个和谐公正的新世界。
范进中举后的疯狂行为折射出了古代科举制度下底层读书人的艰辛与渴望,这不仅仅是一个小说人物的故事,更是整个时代的缩影。科举制度虽然为寒门子弟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但也暴露出社会阶层固化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现代视角来看我们不应简单地嘲笑范进的疯狂,而应该深入思考其背后的社会原因。这种突然的身份转变和随之而来的待遇差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和人们对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
如今我们已经告别了科举时代,但社会流动和教育公平的议题仍然存在,范进的故事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制度的公平性和包容性。
只有构建一个机会均等、公正合理的社会环境,才能避免出现更多的"范进",让每个人都有尊严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必为了一纸功名而失去理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