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楚楚

编辑||杨伦清

读完这部书,内心还真的非常震撼,宛如一部气势恢宏的史诗,引领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在书中,我们能看到大师们在战火纷飞中的坚守与挣扎。他们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困境,却依然怀揣着对学术的热忱和对国家的挚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9年,季羡林前往台北做文化交流,到达台北后,第一件事就是前往胡适墓园扫墓。

此时88岁高龄的季羡林说道:

我现在站在时之先生墓前鞠躬之后悲从中来,眼泪自然流出。蓦然抬头,适之先生带有魅力的典型的我的朋友时的笑容突然显现在眼前,50年依稀浓缩一刹那,历史仿佛没有移动。

遥想1948年12月中旬,北京大学建校50周年的纪念日。校长胡适在炮火声中做了简短的讲话,仪式完毕后辞别了北大,随即登机飞赴南京去了。

其实,早在解放军包围北平城之前,胡适的学生吴晗作为代表前来劝说他留下:

北平解放后,将任命他为北大校长兼北京图书馆馆长。

他听了以后,含笑对那个学生说:人家还信任我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适离开北平后,曾从南京派来一架专机,点名要接走几位老朋友,他亲自在南京机场恭候。

但是飞机返回以后机舱门开,除了一位北大历史系教授毛子水之外,所有他想见的人都没有走出机舱。

于是胡适大哭一场,心中的滋味恐怕无人能够体会,至此,胡适一生再也没有回到过大陆。

1962年2月24日,胡适病逝于台北。出殡当天,台北万人空巷,沿途30多万人为其执绋送行备尽哀荣。

胡适26岁做北大教授,后任北大校长,以36个博士学位的荣誉为证的胡适,是沽名钓誉之辈,还是知识界的泰斗,后世自有评说,民国虽去可历史犹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曾引领当时学术的民国大师们做出的不同的人生抉择,如傅斯年、蒋梦麟选择南渡,而钱穆则退居香港,还有很多人像陈寅恪、叶企荪等则留守大陆,他们的余生命运如何,没有过多提及。

过去这些故事深埋在历史的迷雾之中鲜为人知。如今幸好出现一位叫做岳南的作家。敢于践行作家的使命,耗费8年心血,搜阅近千万次珍贵资料,写成一部《南渡北归》。

第一次全面真实的探寻和披露了诸如:胡适、梅贻琦、蒋梦麟、陈寅恪、郭沫若、梁思成、林徽因等大师群体,或南渡或北归的命运。

当娱乐和消费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时,又有多少人能愿意去再次记起我们曾经有过一批这样的大师?我愿今天能走进这套《南渡北归》。拨开历史上空的迷雾,知道可曾经发生过这么多事,就是对大师们最基本的敬意。

《南渡北归》这部著作,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在读者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岳南以深厚的笔力和详实的史料,讲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们从北方迁徙至南方,而后又回归北方的艰辛历程。

在书中,我们能看到梁思成、林徽因、陈寅恪、傅斯年等一代大师们的身影。他们在动荡的时代,坚守着学术的尊严和对真理的追求。他们辗转奔波,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传承和创新。

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大师们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格,更揭示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它让我们感受到知识分子的担当与坚守,也让我们对那个充满苦难与希望的时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