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太平洋里有一块地,面积可达15万平方公里,欧美看了十分眼红,印度在一旁急得跳脚,联合国却表态:
这的确属于中国。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块地早在1991年就属于我国,就连联合国都表示认可。
这块地究竟从何而来?为什么偏偏归我国管?
一中国地来源
1996年,一家报社突然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的标题十分简单,但只要简单一看,谁都会大吃一惊。
标题只有9个字:
太平洋里有块“中国地”。
光是看着这个标题,就足以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太平洋是什么地方?
放眼全球,太平洋是最大最深、边缘海以及岛屿最多的大洋,这里资源丰富,从南到北长度可达15900千米,如此广袤的海域,其实是一块无主之地。
早在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就发现了太平洋,此后几百年间,太平洋一直是个巨大的海域。
换句话来说,太平洋也就相当于是公海,公海里有一块中国地,怎么说也说不通。
为此,许多人一看到这篇文章,便立马批判起来,然而这篇文章其实并不是胡编乱造的,在里面清清楚楚地记录着这块中国地的相关信息。
在夏威夷群岛的东南方向,这一块海域就属于中国,总面积可达15万平方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
我国山东省的面积就是15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在太平洋海域里,我国还有一块山东省那么大的地盘。
得知这一消息后,我国民众先是感到震惊,随后便欢呼雀跃,可消息传到国外,外国媒体的评价就不是那么好了。
西方媒体大部分对此采取怀疑态度,他们最开始怀疑的就是我国报社的权威性。
在西方媒体看来,中国一穷二白,为了营造自己的大国形象,才胡乱编造自己在太平洋里的有块地。
带着这种质疑,西方媒体还调查了我国报社一番,发布文章的是一家名为《南方周末》的报社,该报社建立于1984年,可以说是当时我国最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
该报社的发行量每期都在120万份以上,放在80年代,全国没有谁不知道南方周末。
也就是说,这的确是一家有权威的报社,如此一家大型报社,发布的消息全是经过证实的,太平洋里的中国地,也是真实的。
西方国家调查了《南方周末》的真身,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不可置信,随后,他们又谎称我国报社是在造谣。
外国专家声称,像太平洋这样的无主之地,都是归联合国共同管辖,既然说太平洋里有中国地,那么联合国同意了吗?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太平洋里的中国地,联合国还真就表态认同过。
并且认同时间还比我国报社刊登得更早,1991年,联合国就批准我国,同意将这块1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交由我国。
到了2001年,国际海底管理局也找到我国签约,随着《勘探合同》的签署,1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正式被我国收入囊中。
这是什么意思呢?
在太平洋这块地方,我国可以随意进行开采勘探,开采出的资源可以拿去赚钱,也可以放置不管,在茫茫海域上,这块地还真就像我国自己的领土一样。
中国一下子能有这么大权力,这让许多西方媒体都不能理解,他们频频发出质问,为什么太平洋里会出现一块中国地呢?这块地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90年代之前,太平洋的确是一块无主之地,没有哪个国家敢霸占这块海域,太平洋里也没有这块中国地的存在。
1945年,随着联合国成立,全球各大海域的管理也被严格划分出来,像太平洋这样的地方,基本都由联合国共同监管,没有哪个国家敢插足。
本来在联合国的管理下,太平洋一度相安无事,可随着时间延续,一些隐患也慢慢出现。
二战之后,西方各国为了掠夺资源,将注意力放在了海洋里,那时候西方国家的科技十分发达,不同于过去,他们已经有了勘探海洋的能力,很快一些国外专家便意识到,在大洋地下,藏着许多珍贵的矿产资源。
在这之后,各大国家就展开了疯狂的勘探活动,太平洋则成为了主要的勘探中心。
前期只有少数探险队造访,到了后来,越来越多的探险队加入其中,这批庞大的队列中,甚至还混进了海军。
随着势力越来越复杂,在勘探中产生的纠纷也越来越多,甚至在一些公海区域,有人为了争夺资源还发生了流血事件。
演变到后来,这种惨剧越来越多,联合国也不得不出面管理此事,可不管联合国如何阻拦,探险队的野心是无法把控的。
为此,联合国想出了一条妙招,与其管束探险队,不如将大自然的馈赠还给世界。
1982年,联合国整理出了一部法律,名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里明确规定:
海底的资源属于全人类,既然是全人类的财产,就不该多加管束,更应该返还给各国人民。
也就是说,只要哪个国家先发现了海底的资源,那么对应的这块地盘也就归那个国家所有。
这一公约得到了一致认同,与此同时,各国也在公约的刺激下,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海洋大探险。
我国也不例外,从1976年开始,我国就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
只不过那时候的我国实在是太穷了,别说海洋勘探技术,就算是普通的科技也比不上国外的科技。
因此,许多国家都不看好我国,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在海洋里找不出什么资源,可也正因为如此,我国高层才下令:
要探索出中国自己的一片天地。
没有科考船,我国就仿照,没有技术,我国就照搬,在极其贫寒的条件下,我国对大洋的探索终于开展。
当我国对太平洋进行探查时,科考船上的成员甚至还有不少外国人,他们都是国外的专家,因为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很少,要想研究海底世界,就必须借助国外专家的帮助。
从这点来看,我国在海洋探索方面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没人预料到,正是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我国竟然率先在海底发现了一种稀缺资源。
这种稀缺资源位于太平洋中心,具体位置在夏威夷东南边的海域,在距离海面6000多米的地方,我国罕见地找到了这种稀缺资源。
随后我国科考队赶紧将消息上报,联合国有所规定,谁先发现海底能源,这块区域就归谁管,按照规定,这片海域以及周边领海都归属于我国。
大概一算,足足有30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只不过由于我国探勘能力有限,这块地最终被削减到了15万平方公里。
1991年,我国取得了联合国的批准,1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正式归我国管理,1996年,我国报社大肆刊登这一好消息。
全国上下为之一震,然而,消息传到西方媒体耳朵里,他们却急得直跳脚,纷纷指责我国“吃独食”。
我国究竟在太平洋里发现了什么?西方国家的反应为何如此之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6年,我国开始了对太平洋的探查,当时没人看好我国,在条件落后的情况下,没人相信中国能开采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人算不如天算,1979年,这是我国在太平洋勘察的第三个年头,就在这时,探勘队突然传出了一则好消息:
在大洋4000多米深的地方,开发出了一片奇怪的金属样本。
这种金属呈黑色,形状怪异,样子像洋葱,又像肺结核病人身体里的结核。
谁都没料到,正是因为这种怪异的金属样本,我国才争取到了太平洋里15万平方公里的开发权。
这种金属有另一个名字,叫做锰结核。
锰结核最早发现在1873年,英国调查船从非洲下海,在海底探查后不久,就捞出了许多碎渣,这些碎渣剖开一看,里面大多是岩石碎片、鲨鱼牙齿、以及一些海洋生物的残骸。
乍一看,锰结核没什么用处,可一经化验,里面却饱含氧化锰等金属,另外,锰、铁、铜、镍元素也全部被包含其中。
可以说,这是一种多金属汇集而成的结核,像铜、镍这种金属,在陆地上的产量是很有限的,如今在海洋里发现了稀有金属,其价值急剧攀升。
锰结核可以看做是大自然的馈赠,一旦拥有了锰结核,就相当于拥有了稀有金属的开采权。
1979年,我国海洋勘探队在太平洋里发现的就是这种金属,值得一提的是,锰结核自从被发现以来,就引来了无数国家的忌惮。
其中美国最为积极,他们派出专业的考察船,最后得出结论:
这种金属大量盘踞在海底,尤其是在4000米深的海域,在全世界的大洋海底,有15%的地方覆盖着锰结核,太平洋的锰结核遍布最为丰富,其次是印度洋,再其次就是大西洋。
美国对锰的需求量是很高的,陆地的开采量完全不够用,锰结核的出现刚好给美国带来的希望,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开始疯狂寻找锰结核。
只可惜,美国再先进的勘探技术也帮不了他们,反而是我国,在对太平洋进行勘探时直接就找到了锰结核。
随后我国将消息上报,取得联合国审批之后,太平洋海底15万平方公里的地盘就归属于我国。
这块海域有着丰富的锰结核,对我国而言,开采意义极大。
当然,我国有多高兴,西方国家就有多眼红。
一方面,他们对我国的开采进度十分不服气,西方国家坐拥全球最先进的开采技术,到头来却比不过我国,在西方国家眼中,我国是平白无故捡到了大便宜。
另一方面,锰结核稀缺度高,普遍国家对铜、镍的需求量比较大,陆地上开采不出足够的金属,这就注定稀缺金属的价格会持续攀升,如果能开采锰结核,那么就能依靠这一资源捞金。
西方国家跳脚反对,其实就是不甘心,而这也正是我国的幸运之处。
锰结核的出现,对我国而言绝非发现一种能源那么简单,在太平洋里有了一块中国地之后,我国便能在中国地里随意开采,自由度极高,开采范围也更广。
其次,锰结核拥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在金属研究中,能推进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
还有一方面,我国在很多能源上都处于匮乏状态,锰结核的出现则为我国带来了生机,如果能成功利用锰结核,那么将很大程度上改善我国对其他金属的依赖。
最重要的是,在太平洋里有一块中国地,并且这块地的面积还高达15万平方国家,这是许多国家羡慕不来的,可以说,这也象征着我国的形象越来越强大,我国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不得不说,1979年出现的锰结核,简直是天佑中华,这块太平洋里的中国地,的确是大自然对我国最好的馈赠。
如今,我国对于多金属结核的研究依旧在持续进行,相信在未来不久,我国就将取得重大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