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关注闵行区“媒体+”成员“天袁地访”

沪说·第153期

书接上回。

1943年,汪伪上海市政府颁布命令将百余条带有西人名称、地名和意味的路名集中改为中国地名的路名。因为常见中国地名已经大量使用在公共租界的道路之上,因此改名所需要使用到的地名就颇费一番思量,有的与原路名音近,有的寄托一些思想,有的确实找到了不错的名字,这些路名变更究竟多少得以保存至今。

目前已经涉及的27条马路改名案(大名路与东大名路在同一章节内)中,高达20条马路的改名保留至今,5条马路再次更名,1条马路部分修改路名,1条马路近乎消亡。看来这一比例还是非常突出的。

不过或许往下走会有所不同。

27. 海勒路:拟改名海拉尔路。保留至今。

海勒路Hailah Road,其实也不能算真的改名,海勒是辽代旧称,也可能是汉人对海拉尔的旧式称呼。在租界时代,虹口港以东很多路名其实是以中国东北地名命名的如Mukden Road,Yalu Road, Urga Road,但这些名称大多为带有殖民色彩的旧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的中俄贸易重镇海拉尔,在今天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市政府所在地。今天海拉尔的拼法是Hailar。1940年,同为日本侵略者傀儡的伪满洲国设立海拉尔市,后来一度成为兴安省的省会。

28 汉璧礼路,拟改名汉阳路。保留至今。

我们之前曾专门撰文写过汉阳路,因此就不展开了。原名Hanbury Road, 纪念英国商人、慈善家、公共租界董事,托马斯·汉璧礼爵士。另外有东汉璧礼路也相应改成东汉阳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9. 海能路,拟改名海南路。道路基本消亡。

原道路属虹口区,今海南路基本消亡。原名Hannen Road,1904年修筑,纪念英国驻上海总领事Sir Nicolas Hannen(1891年在任)。中文谐音为海能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距离海南建省尚有四十多年,当时的海南岛属于广东省,以广东海南命名,也算是音近更名一例。

近年来,海南路因为拆旧建新,周围社区消失,几乎已经退化为一条被分割为南北两段的消防通道了。现在基本属于有号无路的濒死状态。拆迁不仅会拆掉老房子,连老马路都会一起消失。

30. 哈同路,拟改名铜仁路。保留至今

位于静安区。哈同路,的确命名自那个有名的哈同。Silas Aaron Hardoon是出身巴格达的一个犹太人,因为英国染指中东,而使得他有机会到同样被英国染指的南亚、香港和上海。在上海呼风唤雨的三个犹太家族中哈同虽然不如嘉道理家族获封贵族,不如沙逊那样大杀四方,但好歹还是留了一条哈同路作为念想的。此外,哈同花园——爱俪园也是曾经上海数一数二的私人房产,只可惜富贵千秋早晚入土,名利一生终须勾销,孤岛沦陷前后哈同花园被毁,虽然抗战胜利光复但最终未能复原而是被新政权征用建造雄伟的中苏友好大厦。而哈同路的路名也没保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来改名的铜仁,是贵州地名,因元代在河底发现三座铜人而得名,原为铜人县,后来在元代以讹传讹就成了铜仁。

31. 赫德路,拟改名:常德路。保留至今。

位于今静安区。常德路是今天静安区南北向的要道,但早期赫德路仅有南段,其今天位于普陀区内的道路大多为延伸段,至上海世博会前夕,常德路甚至通过镇坪路桥与北岸的镇坪路贯通了,极大疏解了江宁路桥的通行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滩赫德像

赫德是中国近代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一个英国人,却是中国近代海关的一个重要奠基者,一个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者,他低头沉吟的塑像曾在外滩伫立了几十年,虽然听上去有些荒诞,他为中英两国在19世纪实现各自的战略目的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3年,以湖南常德改名常德路。常德路沿线因为道路拓宽,以及建造商业体的需求已经和百年前大为不同了,历史建筑数量有限,如张爱玲的故居常德公寓(爱丁堡公寓),居士林等。

32. 赫斯克而路:拟改名:中州路。保留至今。

位于今虹口区。原名Haskell Road,南北向马路。这条路为纪念美国商人Fred Haskell而命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1943年改名中的一个特例,因为中州并不是一个具体存在的地名,而是中原地区的泛称。据说是赫斯克而路北面曾有一条由中国人自己规划的中州路,在1943年路名改变中,合二为一。这一说法据说载于《虹口区地名志》,但此书出版日期在80年代末,且没有电子化,只有所谓的付费下载影印PDF版,笔者暂时还没有机会读到。

2012年,帮朋友开婚车时曾误入中州路,那是因为中州路连接的那一段虬江路并不是与朋友碰面的那一段。神秘的虬江路,或许也值得说一说。

33. 华记路:拟改名:永定路。道路已不存在。

位于虹口区,道路已经不存在。华记路,Hwakee Road是一条很短的马路,位于今东大名路和东长治路之间,约等于新建路穿过这两条马路的路段。华记路据不可考的信息可能与在此附近的一家公司名称有关,据说这家公司是华人开设的运输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永定为福建龙岩下的县名,著名的景点就是客家土楼。

34. 欧嘉路:拟改名:库伦路。又改名为海伦路。

虹口区。欧嘉路,也就是Urga Road, Urga其实是外蒙古首府的名称之一,但这个名称不够中国,是西方人对乌兰巴托的称呼。于是在1943年,就改成中国人更喜欢的称呼,库伦。欧嘉路也就变成了库伦路了。1941年苏联和日本帝国主义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互相承认外蒙古和伪满洲国的独立,列强拿中国领土当政治交易实在是让人悲愤交加。不过,作为日本帝国主义傀儡的汪伪政权,其实内心还是觉得库伦和外蒙古当时还是咱中国的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移事易,1950年,鉴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已经与我国建交,再拿当初外蒙古的中式地名当马路名就有点不合适了,因此以黑龙江的海伦县再次改名为海伦路。海伦县今天已经成为县级的海伦市,归绥化市管辖。

35. 华德路:拟改名:长阳路。保留至今。

位于虹口区。长阳路是虹口重要的马路。原名华德路,Ward Road就是纪念每个初中毕了业的中国人都知道的美国小伙儿,华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Frederick Townsend Ward只活了31岁,却投身过三场战争,他先后参加过墨西哥的地方叛乱,在1855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为法军效力,然后到清朝,帮助清军剿灭太平军。他和他成立的“洋枪队(后改名常胜军)”是如今历史叙事的臭名昭著的对立面,不过在当年不仅他倍享哀荣,连常胜军都在外滩设有一个大大的纪念碑。华尔还有一个中文名字叫华飞烈。

华德路117号就是后来著名的提篮桥监狱(今长阳路147号),当时也称华德路监狱 。

长阳乃湖北宜昌的县名,今成为一个土家族自治县。

36. 汇山路:拟改名:霍山路。保留至今

位于虹口区。汇山路原名Wayside Road。也就是二战期间犹太隔都的一条重要通路。Wayside的名字来源多处资料语焉不详,因其字面意思就是“路边”,可能是东百老汇路(East Broadway)的一头,所以就叫wayside?在此请教懂经的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汇山路其实早先也是俗音译为威赛路,很多路名一开始都会有比较混乱,后来逐渐统一。汇山路有一处儿童公园,也就是今天的霍山公园,被列为虹口区的文保单位。

1943年,以安徽霍山改命名之。霍山是安徽六安所属一县。笔者曾于二十多年前到过这个风景宜人却在当时相对贫困的大别山脚下的县城。霍山路与临近的舟山路、惠民路等一同被列入14条“一类风貌保护道路”

37. 威妥玛路:拟改名怀德路。保留至今

位于今杨浦区。威妥玛路,原名Wetmore Road。此路是为了纪念英国人William Shephard Wetmore,此君当初在上海开埠之际来沪经商,后来成为英国租界的董事,但关于他的事迹,中文和英文资料似乎无法完全对应起来,笔者在此就不下断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地图)

还有,威妥玛路的中文名正好和著名的制定威妥玛拼音(Wade-Gilles)的威妥玛爵士Sir Thomas Francis Wade的中文翻译名重合,让人产生错误的联想,不过这个大错似乎无法挽回,毕竟路名都改了八十多年了。

改名的怀德为吉林的一个旧地名,每次看到1943年道路改名的实例都不得不“佩服”,这帮不能抗日的,找好听的地名还是真能找。不过怀德路路名还在。不过,怀德县在1984年永远撤销了,改名公主岭市。而公主岭市如今归长春市代管。

38. 华盛路:拟改名许昌路。保留至今。

位于杨浦区。华盛路其实是以盛宣怀督办的华盛纺织总局命名的,如果说和洋沾边的话,那就是洋务运动的产物。

在地图上华盛路标作Wah Shing Road。但如同中国人会把洋路名叫歪,洋人也会把中国路名带跑偏,很多外国侨民就干脆把这路名叫作Washing Road,其实也挺对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以河南许昌改今路名。许昌就不必讲了,是东汉末年,三国曹魏曾经的一座都城,原名为许,因一句“魏因许而昌”而改名许昌至今。而且和本文提到的大多地名不同,许昌它是个地级市......高级。

39. 文极司脱路:拟改名文昌路。后改名文安路。

位于今北静安区。文极司脱路原名Winchester Road,以前英国驻沪领事命名之。1943年以海南地名文昌改名之,1954年,似以上海有多条文昌路,改以河北地名文安改名为文安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安路原为南北向小马路,以其南段两侧的Art-Deco风格的仓库出名,如今在都市更新之后依然保留了这些建筑。

40. 黄陆路:拟改名黄渡路。保留至今

位于今虹口区。黄陆路即Wonglo Road,路名据说也是来自嘉定黄渡,但Wonglo可能是黄渡沪语发音的讹变。1943年,也算是正音为黄渡路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1. 鸭绿路:拟改名鸭绿江路。道路已被归并。

位于今虹口区。在说到库伦路即海伦路时,我们曾提到中虹口一带有很多东北地区的地名命名的路名,这是从租界时期就有了,但其名称要么是外国人起的如亚瑟路(旅顺路)或者就是带着殖民色彩的名字如欧嘉路(库伦路/海伦路)。这些改名常常就是把它换成中国人习用之名称。

鸭绿江名称来源多样,一种说法是是来自满语yalu ula,意思是边境之水。租界管理者以此为路名,还在虹口港以东延伸了一段East Yalu Road。这些最终都灰飞烟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鸭绿江路原为连接海宁路和周家嘴路的道路,但因为北横通道的修建,道路拉直,鸭绿江路一度变得特别短小直至彻底被海宁路和周家嘴路归并了。

42. 同孚路:拟改名正阳路。今石门一路

位于今静安区。同孚路,英文名Yates Road,中英文名字毫无关联,让笔者不禁认为这两个路名似乎彼此之间也没啥关系。Yates是一位美国浸信会牧师中文名晏玛太(M T Yates),在中国传教几十年,留下了很好的声誉,故而得以让他的名字留在上海的马路上。
中文路名同孚,似乎与这位传教士之间没有什么关系。笔者猜测可能同孚路是更早的路名,而Yates Road翻译的晏芝路之类的路名没有很好的传播性,所以大家就还是叫着老路名。同孚可能来自于同孚洋行(Olyphant &Co.),它在19世纪中叶生意兴隆,也曾参与上海第一条铁路的修建,但在19世纪末因为南美生意的失败而戛然倒闭,所以后世对其没有太深的印象,但或许同孚路是跟他们有关的。不知读者诸公有何见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以河南驻马店下的正阳县将其改为正阳路。但很快就进入中正路体系,如同我们之前讲过的卡德路-嘉定路-中正北二路-石门二路。同孚路-正阳路-中正北一路-石门一路,这两条路在五六年时间里改了三次。上海有的路名几乎从未改过,有的却是一改再改,一改再改。

今徐汇区也有一条正阳路,路名来源不详。

43. 源昌路:拟改名醴陵路。现道路已湮灭。

位于今虹口区。虹口沿着黄浦江的南北向的多条马路,原先都以附近设立仓库工厂或有码头的公司洋行的名称,如之前说过的兆丰路(高阳路),华记路(永定路),本条路主,源昌路(醴陵路)。源昌为无锡人祝大椿接手美商创办的机器碾米厂和缫丝厂。尤其碾米事业,着实推动了行业的发展。祝大椿也在后来成为怡和洋行的买办,又获得朝廷赏赐的二品顶戴,可谓中西贯通。

1943年以湖南醴陵改名之。因北外滩发展建设,醴陵路已随附近建筑物拆迁而湮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蓝色为源昌路,黄色为元芳路(下一章节)

44. 元芳路:拟改名:商邱路。现路名随地名简化。

位于今虹口区。元芳路,Yuenfong Road。中虹口的一条南北向马路,似乎以元芳洋行(Maitland & Co.) 命名。与临近的兆丰路一样,路名使用了他们的中文名而不是英文原名。

外滩还有一条元芳弄,至今还是一条可以通行的窄路。

1943年,以河南商邱改名之。商邱古代其实是商丘,但在清朝康熙年间为了避讳孔子(名丘)一律将地名中的丘改作邱。建国后汉字简化,商邱又变回了商丘。上海的路名也因此简化,变成了商丘路。而如今,原来的商邱县也变成了地级市商丘市的睢阳区,沧海桑田。

45. 茂海路:拟改名:海门路。保留至今

位于今虹口区。茂海路Muirhead Road是为了纪念1900年在上海去世的传教士慕维廉(Dr. William Muirhead)。慕威廉在传教之余,为中国现代历史学、地理学做出很多启蒙上的卓越贡献,但同时他的传教行为,特别是1848年在青浦传教引发的青浦教案却间接给了英国殖民者以口实,将租界从1843年最初的规模(山东中路以东)向西推到泥城浜一带(今西藏中路)。他也担任天安堂的主教,天安堂在50年代末献给了仁济医院成为了其门诊部,但这座建筑却在1980年代被拆除了,甚为可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茂海路位于东大名路的东首,是当年犹太隔都的西大门。1943年以江苏海门改名之。海门因其地理位置得名,位于长江口,好似入海之门。而且是少有的长江北岸的吴语区。1994年改为县级市海门市,2020年改为南通市海门区。

还是篇幅的原因,先到这里吧。后面继续慢慢谈。

本文地图主要采用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站所载上海地图,出版者信息(London : Waterlow & Sons Limited, 1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