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从非遗角度

看川西北尔玛人过春节

李祥林

在多民族中国,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节日类灯盏挂堂前;六六灯盏堂前挂,上拜祖宗下拜非遗,首先应重视该民族特有之遗产,同时也年。”对于中国百姓,春节是辐射力和影响面最不应忽视从他方传入而“在地化”的项目,比大的节日,源于汉族也传往少数民族,甚至融如川西北羌族以大、小相称的过年。北川县片入后者生活中,呈现族群特色。作为中华大家口乡有羌族民歌唱道:“正月里,是新年,六六庭的成员,“羌”之族名见于甲骨文,历史上古羌人也曾有支系融入华夏族。地处汉、藏之间的羌族以“尔玛”自称,他们也过春节,习惯称本民族十月初一的羌年为“小年”(已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世界濒危文化遗产名录),称正月初一的春节为“大年”。这大、小之年,皆是尔玛人的生活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末岁首,辞旧迎新,在川西北羌族村寨,昭示农历新年开端的正月亦为尔玛人所重视,有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目前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在四川,以岷江及涪江上游的汶川、茂县、理县、北川为核心,兼及松潘、平武等。据《茂汶羌族自治县志》记载,境内民间除了尔玛人的羌历年、祭山会、歌仙节等,也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春节习俗有:腊月二十三扫“扬尘”;三十晚上烧猪头敬家神,一家人团聚吃团年饭;除夕夜,饮咂酒,守岁;正月初一,不动刀,不背水,请亲友来家吃酒,分送猪肚等给亲友,晚上祭祀神灵、祖先;正月初三扫墓;初二、四拜年;初五、八众家聚会,饮咂酒,唱年歌,跳萨朗;正月十五闹元宵,人们唱灯跳灯,有马马灯、龙灯、牛灯以及采莲船、舞狮子等,张灯结彩,放鞭炮,吃汤圆。尔玛人的唱灯跳灯作为民俗艺术,如茂县的马马灯,汶川、理县和北川的花灯戏,实为汉、羌之间族群交流和文化融合的产物,印证着多元一体又一体多元的中华文化。2016年夏天,为汶川老释比王治升做非遗项目羌年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他就给笔者讲述了春节寨子里耍灯的不少故事,而村民们对此俗至今津津乐道,常常通过微信给笔者发来春节期间他们舞狮灯、龙灯的照片、录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汶川,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到三十团年,再到正月十五耍灯、正月三十送年,人们打扫房屋,贴春联、贴门神,挂灯笼、放鞭炮,燃香烛敬神祀祖,年夜饭由男子下厨,意为平时家务由妇女操劳,今天该休息休息;年饭丰盛,每碗菜先敬祖,饭罢碗里留点饭菜,以示吃不完、用不尽,年年都好;又如给动植物定年期,叫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豆十麦棉,等等。正月初七,成都有“人日游草堂”习俗,而在茂县牛尾羌寨,村民则跳铠甲过“哟咪节”,庆祝这天是“人节”“人的日子”。在汶川绵虒,尔玛人除夕晚上要烧“天烛”,人们在冬季去山里砍回松木劈柴,分堆在房背边墙上。除夕夜,到鸡鸣时,放鞭炮、燃香,全寨人上各家屋顶祭祀天神。当地传说尔玛先祖遇难而得天神相救,羌祖感恩要每月祭神,天神说每月祭祀耽误农活,改为每年一次,从此绵虒羌人保留此俗至今。春节是喜庆日子,由于祈吉避祟心理,尔玛人也有种种禁忌,如过年的清晨背泉水要避开丧家戴孝男女,家家户户要用荆棘堵窗口以防邪怪进入,三十晚上守岁忌讳在火塘边烤脚,初一天不动刀具并收好镰刀和绳索,不讲不吉利的话,火塘里要烧能3天不熄火的柴疙瘩,还有初一不打扫房间、忌讳牲畜出圈等,并在释比经文中形成《过年禁忌》一段。

春节期间,汶川雁门有龙灯、狮灯、花灯游演各寨,灯班每到一处,先拜庙后耍灯,祈福求吉,喜庆欢乐,剧目有《正月去看灯》《朝贺庙宇灯》等。羌族口头文学中不乏涉及正月观灯、耍灯、唱灯戏习俗的,这灯在民众心目中是神的象征,如释比经所唱:“灯神普照人世间,照得凡民多舒心。”(《敬灯神》)尔玛人载歌载舞唱灯戏,据笔者所知,有汉语版,也有羌语版。羌族白石崇拜有名,尔玛人以圣洁的白石代表神灵,家家户户、村村寨寨供奉之。在茂县东路土门地区,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五、十五民间举行“打醋堂”仪式,将白石烧红放入水瓢,再加入柏树枝与醋,然后端着水瓢从神龛下绕屋内行走,荡涤污秽。北川羌族,春节时全家老小要上屋顶供白石的小塔子前给天神和祖先献酒、肉、馍馍等。在汶川羌寨,大年三十夜,由当家老人切三片肉敬献在神龛上,一片敬神,一片敬祖,一片敬六畜,然后是全家人吃团年肉。位于杂谷脑河流域的理县为藏、羌结合部,据《理县志·社会风土》记载,过年一般从腊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开始,“藏、羌民族除夕日还必先去墓地祭祖。中午开始贴‘门神’、春联,献团圆饭时要放鞭炮”,通宵达旦守岁,“羌民要去屋顶祭献‘白石神’”,而“藏民则在屋顶小石塔内烧起柏烟祈祷”,节俗带有民族特点。

马马灯是北川县白什乡鱼背村闹元宵的活动,因扮演者在腰间装饰马头、马尾道具得名。据羌族老艺人讲,马马灯约起源于清光绪时,土司在此建有戏台,小孩看到戏曲《千里送京娘》觉得有趣,便有模有样地学起来,但遭到大人阻止。后来,当地闹瘟死了很多人,算命先生说灯要继续耍起来才行,于是马马灯便成为当地扫瘟神活动。正月初五,村民们从山顶玉皇庙请神、出灯,再挨家挨户唱灯跳灯,请神安神,扫除瘟疫,保佑平安,直到十五。马马灯表演,前有举着神位牌子的灯头2人,随后是唢呐匠和4名乐手(当地称打手,乐器分别为锣、鼓、钹和马榔子),最后是4名耍手(耍灯者)。耍手又唱又跳,甚耗体力,往往走三五家后便会另外换人,角色固定而表演者流动,因此有更多人得以参与其中。在马马灯唱词中,有段子说灯艺根源:“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门前挂红灯;我乃前朝赵匡胤,为送京妹出朝廷;酒中误把良将斩,斩了良将郑子明;三春关内把反造,斩了皇袍折罪名;元宵佳节春灯会,我百家门上除瘟神。”村民们认为,做皇帝的人具有天心,有杀气,可以震慑邪魔,因此借赵匡胤来扫瘟神,当地尔玛人又称马马灯为“耍赵匡胤”。

有如内地汉族,唱灯跳灯在春节期间亦是川西北羌民的重要节俗。且听北川麻龙马灯传承人所言,“小时候逢年过节就有灯舞,最隆重的时候是春节。春节不是兴拜年吗,每家每户去拜个年嘛。有个传说,舞麻龙能去瘟症啊、风调雨顺啊,所以说,基本上每年春节都要组织起来给人家拜个年,家家户户都要拜到。春节跟平时耍的又不一样。过年的时候拜年要给人家说点吉利话,使人家心头满意,让人家心头高兴”。又据理县民间龙灯艺人描述,每逢新春佳节,当地人要去川主庙问卦以确定保佑地方平安的神灵出驾的日子,“只要菩萨一出驾,天天都要耍灯。这儿薛城的龙灯相当多,有四拨龙灯……这下这儿耍灯的就多,耍狮子,高脚狮子,翻五台山了哦,地狮金线狮子哦,啥子都有。耍龙灯,有这个莲船灯哦,采茶灯哦,啥子灯还是多。正月间,乡坝头是狮灯多,狮子灯都要到薛城街上,薛城街上闹热得很”(《传承者说——羌族文化传承人口述史》)。薛城是清代理番厅治所在地。2019年春节,川西北羌族地区活动多,从“微茂县”发布的消息来看,有土门镇太安村的竹马花灯、三龙乡卓吾寨的舞龙灯等,并称:“竹马花灯中,竹马是选用深山优质竹子编制而成,寓意‘竹报平安’;而‘马’寓意吉祥如意,竹马花灯则代表着平安吉祥,时来运转,万事如意。所以,竹马花灯一般在春节期间表演,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春节来袭,茂县一大波活动等你狂欢!》)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后重建中对“羌”的符号彰显尤其见于年节。2012年1月24日,农历壬辰年正月初二,笔者特意去了北川,感受尔玛人怎么过春节。先到县城“巴拿恰”,后去吉娜羌寨,城里乡下,各有特点。在吉娜羌寨走访,早餐时店主特意给我们煮了甜甜的汤圆。新县城路口,禹王桥对面,巨大的红色广告牌写着“庆新春,迎龙年,今年过年到北川”。巴拿恰街头,像“北川向全国人民拜年”等标语、海报随处可见,表达着当地人们的心愿,渲染出节日欢乐。“过年到北川”,当地凭什么吸引游客呢?当然是尔玛文化。在巴拿恰、吉娜寨,除了萨朗、羊皮鼓舞等羌族特色活动,还有冠以“羌”“禹”“尔玛”“北川”字样的种种饮食创意,如“羌酒”“羌红福”“羌红咂酒”“北羌皇粑”“北川荞凉粉”“羌族苦荞茶”“北川玉米酒”等。店铺里,竹筒酒标签印着汉字注音的羌语“日麦西阿扎思咕恩婀里哦咯比呜咕纳哈鲁”,意为“请喝一碗美酒,祝您全家吉祥安康”。有的摊位写着“免费喝酒”,意在招引游客品尝;有的摊位写着“像喝茶一样喝咂酒”,点出羌人豪放饮酒的特点。传统节日中,尤其像春节这种群体狂欢的日子,饮食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风景线,既促销当地产品又彰显族群文化,还满足游客需求。

节日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在多民族四川,春节已“在地化”地融入羌族社会,入乡随俗地成为尔玛生活的组成部分,并在当地人的实践中凸显特点。如在岷江上游羌寨,村民“正月初一拿白石进屋,象征进宝;正月间串亲戚,送一块白石,喊‘财来了’,象征送财宝”(《茂汶羌族自治县志》)。诸如此类融入地方和族群元素并活态传承在尔玛生活中的年俗(最近还有汶川羌锋村的羌族友人向笔者津津有味地谈到他们寨子里过春节是如何讲究,有什么老规矩),同中有异,特色别具,其跟内地汉族过春节不完全重合(十来年前笔者曾指导川大中文系学生的一篇毕业论文,写的是其家乡青海土族过春节,让人大开眼界)。按照非遗法的定义,非遗是当事人自“视为遗产”并“世代传承”的,川西北尔玛人过春节成为传统并非今天才有,当然也与此原则吻合。有鉴于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语境中,在多民族中国族群交往和文化交融大背景下,对于此类事象,历年来世人在非遗项目保护及评审中关注不多,但我觉得终归不可忽视。至于如何将这类项目纳入非遗评审程序,在四级名录体系中将其置于什么层次合适,这些问题可以从操作层面具体商讨,但在非遗保护的学术理念上,对这类项目我们没理由视而不见。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祥林(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整理:《巴蜀史志》编辑部 天下志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