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学季,你家吞金兽又碎了多少钞票?

我先来一个便宜版的吧。小朋友学校开学,要求置办各种文具,算上我另外给娃买的一个新书包,共计140美元(约1000元)。这是硬开销,省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贵的开支在孩子的各种兴趣班上。我认识的一位华人家长,孩子在公立学校读书,不用交学费。她在朋友圈晒出了开学账单——3000美金(约22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只是学校的after school+武术兴趣班+中文班+数学班的部分费用。大的还有钢琴课、体能课没算进去,以及老二的开学账单没有晒出来。

这两年都在喊消费降级,但涉及孩子教育上,我感觉消费降级这股风好像拐了个弯溜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降级了,但教育开销并没有

我得承认,与以往相比,那种晒“开学三件套”装备的“豪横”账单确实少了一些。但装备始终是孩子教育上的点缀,有钱的时候买好点、缺钱的时候可以“缝缝补补又三年”凑合一下,它们不是孩子教育上的硬核开销。

但,凡涉及到提高孩子成绩、提升孩子能力的补习班和兴趣班,家长们消费起来一点也不心慈手软。

比如,即使孩子读的是不花钱的义务教育,但养娃是不可能靠光合作用零成本搞定的。从置装费、文具、学习用品、餐饮、到最费钱的兴趣班、补习班,一样都不能少。

还处在低学龄的孩子,尚有时间折腾兴趣班,每个月至少也一两千元打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稍微“上了年级”的孩子,别的不说,光是语数外三门主课补课费加起来就得一万元起跳——而这个级别的开销绝对算不上“高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暖阳书舍)

双减执行了几年、培训班取消了一大批、教育消费也确实降级了——假期亲子游可以少一点、夏令营可以砍掉一些、文具等装备可以买平替;但鸡娃的费用始终降不下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鸡娃版的“囚徒困境”横在家长面前

所有人都不补课(合作),大家轻松地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其他人不补、你补课(背叛),就能悄悄惊艳所有人;

其他人补课、你不补(背叛),发现被甩开老远;

所有人都补课(互相背叛),大家卷上加卷,没人领先,也没人被落下。

分流后,只有约一半的孩子能读上高中、有资格去拼高考。不读大学,这对接受了一千多年“唯有读书高”科举教育的中国父母接受起来难度太大。

所以,大家只能手拉手、一起鸡、一起卷,养娃一场算下来,教育开销并没有减少,相反可能因为从教培机构的大补习班变私教,鸡娃费用更上一层楼。

身在海外的华人家长,虽然没有“分流”这个坎儿要过,但想要在孩子的教育上省钱,也是“臣妾做不到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甄嬛传》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祖宗箴言:再穷不能穷教育

过去两年,美国大规模的裁员和不断上涨的通货膨胀,迫使许多家庭重新优化家庭支出优先级,其中,教育支出确实也受到了影响:

Pew Research Center 的研究显示,超过40%的中产阶级家庭在过去一年中削减了与教育相关的支出。这些支出主要集中在课外活动、补习班和私立教育费用上。

麦肯锡咨询的数据显示,在线教育平台的使用率大幅上升,许多家长寻找更为经济实惠的替代方案,比如在线学习资源、社区辅导班,转向了性价比更高的教育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unsplash

Education Next的一项数据也显示,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教育支出近两年下降了约12%。在经济压力下,许多家庭不得不减少课外辅导、私立学校学费等传统教育支出。尤其是在私立学校和课外活动上的支出有所减少,一些家庭选择通过减少额外课程或转向公立学校来节省开支。

但这股教育消费降级的风,在华人父母这里似乎也吹不动。

华人论坛上,前两天大家在讨论一个话题:“消费降级后,舍弃哪些最没用的东西?”减少更新家里各种软装、不买大牌产品的包、护肤品、首饰、少买当季的衣物、减少外食、少逛超市、不囤货……大家列出了不少心得。

只要触及到大宗账单之一的教育,家长们就开始“含糊其辞”

比如,最能“下得去狠手”的家长正在考虑让孩子读州旗舰大学、而非私立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人家那是已经要读大学了,“上岸”一半。那些年龄还小、还在学海里苦游的孩子们,家长们的教育消费降级也是浅尝辄止。最多也就是在教育“周边”上省点钱

课外活动班可以少报几个、但不能没有,至少两个的基数还是要维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的学费和旅游费是不能省的,“降级”后最多就是少玩一两次,但不能没有。

至于涉及到孩子升学潜在加分项的特长,比如钢琴、小提琴、足球、游泳等主流项目,都“舍命陪君子”几年了,现在放弃更不可能。

我认识最坚挺的一对华人家长,夫妻俩原本是薪资不错的双职工,家有一个娃,从K开始就在私立小学就读,现在四年级。

年初女方遭遇裁员、再就业一直不理想,孩子学费吃紧。夫妻俩商议后,果断卖掉了好学区四间卧室的大house,用低于原房价一半的价钱在非学区买了一套两室的公寓住。省下来的钱留给孩子当教育经费

对于置换房子这件事,夫妻俩一点都不觉得遗憾、可惜、失落。因为他们当初买房就是为了让孩子有读好学区公校的选择权。结果房子买了、学校考察了,还是入不了俩人法眼,恰好当时夫妻俩先后升职加薪,毫不犹豫送娃去私校。现在,把房子卖了继续供孩子读书,也是物归原主、物有所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unsplash

老祖宗有云:“再穷不能穷教育”。华人家长不介意自己吃苦,介意的是自己没有资本让娃吃教育的苦、享未来的甜(理想情况下)。

总之,只要涉及到孩子的教育,中国家长无论身在何方都一样,虽然喊着给孩子的教育消费降级,但也只是在教育的边角料上省一省。但凡涉及到孩子考试、升学、提升能力的项目,一点都不肯省。真是可怜中国父母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手羊毛应撸尽撸,右手鸡娃一掷千金

华人家长在美国其实是一个蛮“矛盾”的群体。

一方面,多数人作为一代移民,大家赚钱不容易,保留着有羊毛应撸尽撸(非贬义)的习惯

尤其在教育方面,对于如何获得高性价比的教育资源非常有心得和经验。比如社区、图书馆有哪些免费的教育资源、如何获得学校课后班的最低折扣、申请学校的助学金等,摸得很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交平台上美国华人家长各种撸羊毛的心得)

另一方面,因为太重视教育,在教育投资上给孩子一掷千金不在话下

比如参加很多补习班和兴趣班、舍得下血本请很贵的私教、努力让孩子去读私立学校和大学等。

因为自己摸爬滚打过来的一代移民家长们知道,在美国成为中产阶层的“最佳实践方案”早已被固化

爬梯路径

从学生时期就创建你的简历,进入好的高中和大学;

大学期间继续升级简历,获得实习机会;

在LinkedIn 上建立联系,不断更新简历和技能,进入一家不错的单位;

在一个让你心力交瘁的低级职位上努力奋斗,仍然升级简历,继续往更好的平台奋斗。

最终,获得一份相对稳定、收入不错的工作,确保自己在中产阶层有立足之地。

而作为第一代在他乡扎根的移民中产,对于能否留在自己所在阶层,有着深刻的惧怕。

在Falling from Grace: Downward Mobility in the Age of Affluence一书中,作者Katherine S. Newman认为:

向下流动不仅是勉强接受一份卑微的工作、忍受稳定性的丧失,或是沮丧地目睹个人所紧握的物质享受倏然消逝,同时也是一份破碎的承诺。这给中产阶层的期望带来了深刻颠覆,以至于人们对自己生活所依据的那些假设都产生了怀疑。

其实这样的“矛盾”“路径”和“惧怕”并不是美国华人中产阶层的专属,它们可以映射到包括中国家长在内的很多群体、甚至中上产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unsplash

前两天,我参加孩子开学前的orientation,认识了一对两周前刚来美国的上海夫妻。夫妻俩一边“哭穷”,抱怨现在的大环境不佳、生意不好做;一边把俩娃送到美国读私立学校。

两个孩子拿着学生签在私立学校读书,一年两个孩子仅学费就7万美金(约50万元),家长俩轮流用旅行签过来陪读。

重点来了:他们俩娃一个读二年级、一个读五年级,两个孩子读完k12+大学+夫妻二人陪读费,这十多年要掏多少家底!而这也不是普通的中产家庭能承受的教育开支。

出于对“向下流动”的恐惧,许多中产阶层、以及那些渴望进入或留在中产阶层的人,从很早就开始将自己的孩子塑造成一个申请大学的“机器人”

因为现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社会正在引导孩子们走向这样一条狭隘的道路:教育即成绩,成绩最终能够转化为金钱或选择权;至于生而为人的价值,则以你为雇主创造的价值来衡量。

雇主是否认为你值得投资、愿意为你支付高薪、以确保你能去到/留在你向往的阶层,而这往往取决于(至少一开始是)孩子简历上罗列的经历是否足够精彩和出色。

所以,消费再降级,并不一定会导致家长减少对孩子教育的投入,最多只是促使家长更加理性地选择教育方式和资源,以确保孩子能够获得性价比更高的教育。

在分数决定论和雇主至上的社会里,你要问在孩子的核心教育上家长会舍弃哪些东西?或许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参考资源:

Education Next: https://www.educationnext.org/

Pew Research Center: https://www.pewresearch.org/

McKinsey & Company: https://www.mckinsey.com/

-每日教育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