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国民党部队溃不成军,而其灵魂人物蒋介石更是直接撒丫子跑到了台湾。就在这时候,白崇禧向蒋介石提出一计:入越剿灭胡志明。
白崇禧在国民党部队里有“小诸葛”之称,他的建议一出立马被蒋介石转给了尚在大陆的几个国民党官员。一时间,国民党部队有了新的动向。
白崇禧和李宗仁是桂系军阀的两大头目,蒋介石对二人都十分倚重。不过,好笑的是,蒋介石虽然倚重二人的军事才能,可心中对二人是又喜又怕。尤其是白崇禧,为蒋介石立下了不少战功,但同样也一身反骨,经常是听调不听宣。
由于对白崇禧的不信任,1949年年初的徐蚌会战上,蒋介石虽然名义上把指挥大任全权给了白崇禧,可背地里却使手段想尽办法分走了白崇禧一半的指挥权。
这下好了,白崇禧负气出走,没了白崇禧的国民党军队很快被解放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蒋介石翻盘的唯一机会没了。无奈之下,蒋介石只得下野并逃往台湾。而白崇禧虽然不喜蒋介石,可对国民党还是有很深情感的,不愿起义,由广西南宁飞往了海口。蒋介石都逃了,国民党军队的末日也近了。
蒋介石虽已逃往台湾,但没一刻不做着重返大陆的梦。就在这个时候,白崇禧献上了一计——大陆既已不可保,不如入越剿灭胡志明,以待机会。
白崇禧的想法是,越北多山林,干掉胡志明后,军队可以在里头打游击,之后再伺机反攻大陆。同时让还在四川的几个将领仍留在四川打游击,以作策应。白崇禧的想法得到了蒋介石的认可,他立马写信给顾祝同,并把白崇禧的计划一并转了过去。
白崇禧为蒋介石所不喜,那为何他的计划能得到蒋介石的采信呢?首先并不是因为蒋介石格局大能容事儿,而是再怎么折腾都伤不着他。蒋介石已经退到台湾了,在陈诚的布置下那里可以称得上是蒋介石的安乐窝了。而大陆那些兵力,蒋介石本身就没太看重,能榨取些剩余价值最好,不能也无所谓。所以白崇禧的计划发给顾祝同,蒋介石完全就是毫无负担。
其次,白崇禧这计划并不是他首创,颇有些历史根据能令蒋介石信服。在南宋偏安南方时,也有人提出要向越南出兵拓展南宋生存空间。只是王朝到底只剩些余晖,想法被提出了也无力施行。
另外,这提议在衡宝战役和广西战役期间也被桂系内部主退派提出过,他们认为形势不利,应该将主力部队带往越南。在那时无论是对上胡志明还是盘踞的法国人,国民党大军压境总是要有几分胜算的。
不过,主退派这提议当时是被白崇禧亲自拒绝的。白崇禧认为国民党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决战时还会有美国援助,远不到要远走他乡的地步。只是白崇禧没想到,最后几场仗打得他节节败退,几乎成了光杆司令。
但这计划到底靠不靠谱呢?答案是没那么靠谱。一方面蒋介石留在大陆的都是些散兵游勇,这和兵强马壮时攻占越南可不是一回事。越南当时可不只是刚刚发展起来的胡志明一脉,还有盘踞多年的法国人。法国人别的不说,打些残部大概还是有胜算的。另一方面,国民党军官那可都是待惯了锦绣堆的,让他们窝在丛林里打游击恐怕和要了他们的命一样。
总之,白崇禧这计划就和南宋末期要攻越南一样,都是有心无力的结局。白崇禧后来刚返回台湾就直接被蒋介石架空,明面上给了个高官厚禄,但实际上却被处处监视。哪怕白崇禧死后,蒋介石也没放过他,借着他的葬礼表演了好大一出“忠臣明主”的戏。
[1]韦丽华,于向东.陈修和与战后初期的中越交往[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1,31(03):189-19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