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0年代,是日本最辉煌的时代,即使后来停滞了三十年,现在的日本依然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80年代中国人的人均收入为80元,而日本人超过了10000元,一个普通工人可以开豪车戴名表,顿顿牛肉龙虾,光东京的地价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1990年后,日本股市暴跌70%,房地产崩裂,成千上万的人失业破产,住回几平米的小屋,但身上的贷款一分都不少,大多都成了负债累累的穷光蛋。

从那之后,日本进入了长达30年的“停滞期”,GDP平均增速只有0.75%,称为“被偷走的三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以为日本是被“广岛协议”坑害的,但“广岛协议”只是一个借口,真正的原因是经济结构的不成熟、财阀裙带关系和决策者的幼稚愚蠢。

如果只是这些原因,充分吸取教训改正错误还有得救,但是在脆弱的经济结构下盲目使日元国际化,使日本丧失了所有可能性,下面详述日元国际化后是如何慢慢走向崩溃的。

正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得到迅猛发展,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日本经济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并在1968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七八十年代,日本面临着的一系列内外部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迫使其开放本国金融市场,减少金融管制,推进日元国际化的发展。

具体原因有如下几点:

1.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急剧下降,货币间汇率剧烈波动。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出口导向的国家来说,稳定汇率非常重要。

日本政府认为,国际货币的多元化有助于提高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且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认为日元有能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在80年代以后,美日间的贸易摩擦升温,美国将与日本的巨额贸易逆差归咎于日本市场的封闭性和被低估的日元,美国不断要求日本开放金融资本市场,以实现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

3.国内资本完成积累,财阀组织逐步掌握了日本的经济命脉,并开始影响政治决策。他们希望政府开放金融市场,并推动日元国际化,以实现资本自由出入获取更多利润。

4.在经历两次石油危机后,日本经济增速放缓,企业融资需求下降,社会各界需要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和更多金融产品,提高投资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上述背景下,日本的金融自由化和日元国际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取得了较大发展:

1980年12月,日本大藏省颁布实施新《外汇法》,日元基本上实现了自由可兑换;

1983年11月,美日设立 “日元-美元委员会”,专门协调解决美日汇率问题,并在金融市场自由化和日元国际化问题上更多合作;

1985年起,允许存款利率实现自由浮动;开设商业承兑票据市场、短期国债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废除金融机构的分业经营限制;放宽外国金融机构的准入;

1991年,300万日元以上的日元存款利率完全放开;进一步拓宽债券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上述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改革,日元国际化的程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了明显提升:

1990年,日元在各国储备货币中的比例占到8%,超越英镑(3%),成为仅次于美元和德国马克的第三大国际货币;

1991年,日元债券在国际债券市场的占比由1985年的7.7%上升为12.9%,同期日元银行贷款占比由5.7%上升为11.6%。

1992年,以日元进行的贸易结算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提高了14.6%和10.7%,达到17%和4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针对萎靡不振的宏观经济形势,桥本龙太郎政府于1996年提出了政治经济领域的一系列改革计划。其中,以“金融大爆炸”命名的日本金融改革是重中之重。“金融大爆炸”后,日本政府对日元国际化从渐进改革变为大力推动,全面放开,但是日本经济和日元国际化程度非但没有增长,反而持续停滞和倒退。

改革没能拯救日本经济的原因是,日本失去了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动权和独立性。日本政府既要供养国内财阀,又要优待国际资本,采取的经济政策只有不断降息和不断扩表,然后把代价转移到国内平民身上——通货膨胀、降低工资、提高税率。本知道是毒药,仍不得不继续吃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经济泡沫破裂之前,日本经济的模式为:集权的经济政策官僚体系(通商产业省)+政府支持的银行(政府兜底的“护送船队”制度)+金融机构和企业互相持股的大型财团(“主银行”和综合商社制度)。这种经济体制可以保持日本政府对经济的高度有效干预,主动扩大金融杠杆推动经济发展,但是缺乏灵活性,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在日本产业发展早期,政府可以通过产业规划快速形成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日本政府政策规划的精确度和有效性就逐渐下降,在金融自由化去管制化后,大量问题逐渐显现。政府债务极速增加;大量资本开始流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投机;金融市场过度自由,大量外资涌入日本,极大地推高了经济泡沫。

日本产业资本逐渐走向海外进一步带来了本土实体产业的空心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1年,日本政府收紧了房地产融资和监管政策,主动刺破泡沫,土地价格和房价开始雪崩,各类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很快越滚越大,使银行业难以负担。

随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到来,日本经济雪上加霜,资产价格持续暴跌,引爆了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

日本政府一方面疲于处理不良资产,一方面寻找外国买家,大批“秃鹫”闻风而至。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境外机构以一到二折的低价购入了日本的不良资产,整个平成年间(1989年-2019年)日本处置的不良资产总额超100万亿日元,占日本GDP比重超20%,现在“秃鹫”们酒饱饭足后离开了日本,但日本在这二十年中付出了超额的利息。

2001年之后,日本开始无限QE,对本国经济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新生财富不是被财阀吃下,就是被国际资本收割。日元最终又流回本土推高了房产、股市和期货等资本市场,这就又引起了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虚高。再然后我们就看到了今天的日本,房市、股市、日元汇率全面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又犯了老毛病,身为小国却野心太大。

日本是资源匮乏的岛国,工业再发达也需要从国际上进口资源、能源和大量农产品,而大宗商品通常是由美元定价的,进口花美元,出口就要赚美元,说白了日本是被美元体系深度绑定的。国土狭小、内需不足,且不能像美国一样保持贸易逆差,都在阻碍着日元的发展,所以日元只能成为美元的代币,却妄想成为国际货币。

日本财阀是受到政策扶持发展壮大的,但在本国遭遇危机时却不肯割肉放血来回馈社会,反而助推开放金融市场和日元的国际化,使日本政府和平民赤裸裸暴露在猎人枪口下,并在其中攫取利益,这几乎可以定义为资产阶级集体卖国,财阀眼中只有利润,其他一切都只是工具。现在日本割裂非常严重,财阀、精英、平民身处不同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财阀对经济的破坏不止于此,财阀的过度发展导致日本完全进入了封建的“地租时代”,土地、运输、住房、金融、粮食等生产生活资料全部被财阀掌握,无论是生活还是生产都需要支付高昂的地租、税费,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和个人都很难积累到足够的资本改善生活或者创业,日本本土已经不再产生新兴产业。资本在海外又“造”了一个日本,但受益对象依旧是财阀,财阀和政府相互交织,铁打的财阀,流水的首相,一切经济政策都要优先考虑财阀,而不是平民,平民的生活越来越难,毫无希望。

资本开放下,日元成为全球避险货币。1998年俄罗斯主权债券违约、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市场动荡期间,都有大量避险资金涌入,都加剧了日元的汇率波动,前几年日本“回光返照”并不是日本又行了,而是又有资金进入日本避险,国际危机一消除,立马离开日本。国内外游资只把日本当做套利场所,无论美国加息还是降息,日本都要挨一刀, NTR情节偏好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央行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发展和为企业出海提供更便宜的资金来源,使得日本利率长期保持在低位,长期的零利率和负利率进一步促使廉价且安全的日元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套利资金来源。国际资本购买日本国债后抵押给日本银行,以低利率借出更多日元买日本国债,往复循环尽可能借到更多日元,再在国际金融市场卖出,再购买美债获得息差。在这个过程中,不光是国际资本能够持续获利,国内的财团也在利用这个漏洞做空本国,并将资产转移,日本从上到下都知道,但什么也做不了,既然反抗不了那就享受吧,现在全国都在做空日元发国难财。日元持续放水,即使平民手里没多少钱,但借贷没有利息,于是就拼命借国家的钱存在美国银行吃利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都在逃命,都在赚钱,这几乎就是末世征兆,日本在肉眼可见地走向死亡,从它开始推行金融自由化和货币国际化以来,已经没有回头路,一步步丧失更多的主权,一步步无法控制局面,现在日本政府已经无力回天,唯一能走的路只有两条,第一条是在国内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另一条路是通过战争转移国内矛盾,扩充军备积极备战。目前看来它走的是第二条,我们一方面要吸取日本经济失败的教训,一方面要提高警惕,日本短视、愚蠢、贪婪、凶残的本性从未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文章:

刘瑞:日元国际化困境的深层原因

卢季诺:日元国际化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