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百年,今日倒计时1787天,重磅巨献1801个经典故事之15:
新中国成立后,在兴建三河坝纪念碑时,挖出了子弹壳、海螺等文物。这些文物被征集到南昌八一纪念馆展出。
三河坝纪念馆展陈的文物
开国大将许光达,当年参加南昌起义,就是三河坝身负重伤。
这些子弹壳和海螺,是不是许光达的难以考证,但许光达参加三河坝战斗,的的确确是历史事实。
许光达,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进行“清党”时,正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读书的许光达也收到一张“学员政治面貌登记表”,许光达毫不犹豫地写下“死也不退出中国共产党”。
南昌起义前已经参加参加中国共产党的许光达,时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炮兵营见习排长。
1927年7月底,许光达得到上级党组织的指示,让他火速由九江赶往南昌,参加南昌起义。许光达接到指示后,马上和几位共产党员商量,最终形成一起意见:一起到南昌参加起义军。
但当时南浔铁路早已中断,无法乘火车前往。有困难不畏惧,关键时候要快速决断,不能犹豫。只见许光速站在高处,坚定果敢地说:“走,用腿,用两条腿追上革命,我们一定要去革命。”
年轻帅气的许光达和黄埔军校大门
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急行中还要绕道。虽历经艰辛,最终在8月6日赶到南昌。
但此时的南昌,已变了大模样。参加南昌起义部队已撒走,国民党兵占领的南昌城,在制造“杀气”,到处搜捕共产党员和起义部队的国民兵。整个南昌城弥漫着恐怖的气氛。
面对惨象,面对眼前,许光达没有失去坚定革命的信心,他把身边的几位共产党员聚拢在一起,再次召开紧会议,一定带领大家找到队伍,干革命的信心一定要坚定,在困难都要跟党走。就这样,许光达他们又经过15天的艰苦跋涉,在江西宁都赶上起义部队。
这是革命信心,革命意志的坚定,在这里,组织任命许光达为第11军25师75团3营11连排长、代理连长。
但一切又不如预期。在10月初的三河坝战斗中,许光达被炮弹炸伤,再次与部队失去联系。
在三河坝战斗中,被炮弹击落的许光达,与同时负伤的党代表廖浩然一起被安置在三河坝茂之前村附近农民家中,组织上给他们留下了20块银圆。
共产党的队伍深得民心,在这里,许光达得到了农家人和老郎中的细心照料下,仅20多天,许光达他们就能下地走动了。归队心切的许光达,留下老乡一半银圆后,便在深夜色入静之时,离开了茂盛村,继续寻找部队。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
再一次让许光达没想到的是,找组织、找部队,特别艰难。悄然潜入老乡家,悄悄打听,无果。再找、再问,遇到困难、遇到的事、难以用语言描述。从1927年11月到1929年5月的一年半里,许光达辗转奔波于广东、上海、安徽、湖北、湖南、河北、北平、江苏等地,以坚强的毅力,以必胜的信心,找党、找组织、找部队。在这期间,他甚至下到矿工里,做苦力。跨长江渡黄河,“千里寻党”,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和执着的信仰,指引他执着寻找党组织的精神,最终成功。
1929年9月,永不放弃,多次辗转的许光达,终于来到了贺龙领导的鄂西革命根据地。在这里,许光达很快成长为贺龙、周逸群手下的一员战将。随后,许光达担任红6军17师师长,参与开辟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新中国成立后,许光达任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