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骑行男孩球球的遭遇,让人同情,但这件事引出的问题,更值得思考。
球球在骑行过程中,不慎摔倒在地,刚好对向路上过来一辆车,司机避让不及,导致了悲剧发生。
事情出来后,司机没有逃避,他查看了车辆周围,并且及时报警,拨打了120电话,还联系了保险公司。
从司机的行为来看,他认为这是一起交通事故。
后续的进展,显然超出了司机的预料,这件事并没有按交通事故来处理,而是以过失致人死亡对司机批捕。
对于司机的家人来说,天都要塌了,因为司机是家里的顶梁柱。
司机的妻子患有白血病,家里还有两个孩子,都没有成年,母亲还单目失明。
说起来,司机已经不止一次走那条道路,而且道路上也不止一辆车。
从他家到上班的地方,这条道路刚好比较顺,虽然道路还没有正式开放,但路上的车辆不少,很多人都默认可以通行。
但有些事情,不上秤就没事,一上秤就千斤重。
不出事没人追究,一出事司机就很被动,理由是道路没有正式开放,他开着车上去就有错。
为了保他,家人卖玉米和小麦,东拼西凑弄来20万,想获得男孩家属的谅解。
结果还是失望了,球球爸爸拒收20万,也不肯和解,或许直到现在,他还认为自己很无辜。
站在旁观者角度,不禁要问一句,球球爸真的很无辜吗?
第一,作为一个父亲,有保护未成年儿女的义务。
明知马路上有汽车经过,还带着11岁孩子上去骑行,这本身就是主观错误。
骑行过程中,孩子提出很累,希望能速度慢一点,父亲不仅不降速,还鼓励孩子加油,这种能预判的危险,他视而不见,难道不是父亲的失职?
第二,所谓“蹭风”,真的适合11岁孩子吗?
在骑行过程中,有个专业的术语叫“蹭风”。
意思是只要跟紧前面的车,就能减少空气的阻力,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会跟前面车距离那么近的缘故。
有人曾提醒过孩子爸爸,不建议孩子骑那么快,却还被孩子爸怼:“跟你有什么关系?”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孩子爸很固执,他不觉得自己有错,事实上,蹭风这样的技术,需要很高的骑行经验,根本不适合小孩。
小孩体力有限,一旦出现体力透支,就无法控制车辆,他之所以摔倒,也跟与前面车距离太近有关。
第三,带孩子参与马路骑行,组织者有没有劝阻?
11岁孩子不能上马路骑行,这是规则。
有人可能会说,那是一条没有开放的路,他们带孩子去骑行,也没有问题。
站在父亲的角度,任何危险都不该有侥幸心理。
马路没有开放,但路上有汽车通行是事实,父亲是不是应该预判到危险,即便带孩子上去,也该让孩子走在路边,而不是让孩子在路中间骑行。
另外,30公里以上的时速已经属于高阶,骑行组织者也应该有安全底线,拒绝12岁以下的孩子参加是基本要求。
悲剧发生,身为孩子的父母,悲痛自然难免,但把全部责任都推到司机身上,个人认为,有点过了。
我很赞同周兆成律师的观点。
周兆成律师认为,出事路段虽然没有正式开放,但从车辆的通行来看,已经处在了开放使用状态,那么还是应该以交通安全法处理比较合适。
不同的适用条例,结果也相差很大。
为什么我们会关注这件事?
因为换位思考,在遇到类似情况下,我们作为司机的话,有能力避开吗?
如果不能,那又该怎么办?这才是问题该深思的地方。
素材来源:南风窗《骑行男孩之死,该罚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