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圆方的第943篇原创

24年对于网球而言,或者说对于中国网球而言,应该算是一个“大年”。这一波“网球爆火”是在奥运之后。

继2004年雅典奥运会孙甜甜和李婷取得中国网球首枚奥运金牌之后,时隔20年,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网球选手又取得了一系列历史突破。

特别是中国选手郑钦文在女子单打决赛中以2-0完胜对手,夺得中国历史上首枚奥运会网球女单金牌,一下子就点燃了许多爱好者的热情。

实际上,中国网球水平的提升已经很多年了,这些年在澳网、美网等重要赛事中,中国男女选手均有不俗表现,单打和双打项目均有突破。

中国网球选手的世界排名也在不断提升。多名选手跻身世界前100位,甚至更高排名。这背后,是中国的“网球人口”有了足够的量级。据统计,中国参与网球运动的人口已接近2000万,成为全球网球参与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

而郑钦文夺冠所点燃的热情,也是多年积累的一个爆发。21岁的她不仅仅在赛场上靠实力创造了历史,她身上那种阳光、自信、力量的形象更是展现出了年轻一代运动员的魅力。

而与知名度同步攀升的,是她的商业价值,在福布斯2023年全球女运动员收入榜中,郑钦文排名第15位,比赛奖金收入170万美元,赞助收入550万美元,与谷爱凌一起成为唯二进入前20位的中国运动员。可以预期的是,2024年,大概率郑钦文的商业价值能成为全球女性运动员世界前三,达到亿元的量级。

而这汹涌而来的巨大商业价值,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涌入到这个行业。这中间的“利弊得失”就很复杂了。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真要为孩子好,就别“放弃”什么

这两天还有一个和“网球”有关的新闻:

在湖北京山,一位母亲为了陪伴孩子跨省学习网球,选择放弃15万年薪的工作。在报道中能看到这位母亲,每天都站在网球场旁边,看着自己孩子练球。

采访母亲时,母亲回答:

舍弃工作,很挣扎很纠结,但小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真出了问题,赚再多钱也没有用。为了孩子的网球梦,她愿意做更大的的投入。她毅然决然把工作辞了,过来陪他。她说自己花了两三个月做选择,就是纠结,要舍弃我自己在南昌打拼的事业(上市公司年薪15万),一旦做出这个决定,再回头好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个新闻是什么感受,圆方感觉蛮复杂的,这位母亲做出的这个决定,对么?

其实这个问题之所以复杂,因为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三个问题。

我们一个一个拆解回答一下。

一、当下是去卷“应试教育”还是去卷“竞技体育”?

其实这个问题,这两年圆方论述过很多次。

这些年,我们社会一个深层次变化,就是在“应试教育”这个赛道上的投入,性价比已经很低了。如果说在1978年,在“应试教育”这个赛道投入1点努力,一生的整体收获可能是10000点;

在1988年,投入1点努力,收获可能是1000点;

在1998年,投入1点努力,收获可能是100点;

在2008年,投入1点努力,收获可能是10点;

在2018年,投入1点努力,收获可能就只有1点了……

按照这个趋势往后推演,大概从2018年开始,一个家庭在“应试教育”领域的投资,这个投资收益率大概是“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具体定义一下的话,也就是说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这个过程中,除“学校教育”外的额外培训投入(不管是时间还是金钱),很大概率是一辈子都收不回来成本的。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这里面有三个变量:

一个是孩子的天赋,如果孩子的确学习天赋很强,能在数学全球奥赛中取得成绩那种,那么该卷还是卷。

二个是家庭的情况,如果家庭条件特别不好,没有额外的资金可以投入,那么读书还算是成本最低的选择。

三个是孩子的选择,如果孩子虽然天赋一般,但是自己的确喜欢,能从中间获得成就感,那么这条路也没有什么问题。

从这个角度而言,不去卷“应试教育”而去卷“竞技体育”可以算是一种新的选择。

但是,但是,请注意。

这里说的是“应试教育”而不是“学习”,学习无论如何都是一辈子应该坚持的。而“竞技体育”也只是体育的一条出路罢了,运动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精神意志坚,对人生的意义远不止拿个奖牌的意义。

二、去卷“竞技体育”,最关键是什么?

“竞技体育”,其实和卷“学习”的逻辑是不太一样的。和“应试教育”相对比,“竞技体育”其实是更吃“天赋”的,更需要“资源”的。

只要是搞过竞技体育的都清楚,在个人运动的赛场上,你能打过就是能打过,不能打过就是打不过,那种面对天赋的碾压是很无奈的。

而在团队运动的赛场上,除了天赋,还需要“资源”的堆砌。和读书相比,如果天赋不是特别高,资源不是特别多,那么卷“竞技体育”这个路,其实更难走一些。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靠“读书”逆天改命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都是父母什么都没有。孩子单独靠自己读书就能够读出来。但在“艺术”“体育”这两个方面取得成绩,大多数是有家学渊源的。

有很多父母不识字,孩子能读清华北大的案例。但是很少有父母压根不喜欢一项运动或者艺术,而孩子能够在这个领域取得大的成绩这样的例子其实特别少(过去体工队时代比较特殊)。

比如那种父母压根不会弹钢琴,但是逼着孩子去钢琴考级的,很少有听说孩子能成名成家的。例如朗朗的父亲虽然是在沈阳公安局工作,但是当年也做过文艺兵,在部队里是专业的二胡演员。而朗朗的祖父也当过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师。

再比如冬奥会爆火的谷爱凌,她妈妈虽然是华尔街的精英,而在读大学时,自己也特别喜欢滑雪,还当过滑雪教练。而郑钦文的父亲,虽然后来是从商,但是学生时代走的是体育特长生的路子,高考后入选为湖北省二级田径运动员,母亲邓芳也是一名运动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专业运动员”,绝不是仅仅物质保障好,陪吃陪练就行。更多的是从小在孩子心目中注入那种热爱运动,喜欢运动的信念。而这种热爱,装,是装不出来的,所以孩子要去“卷”体育,至少自己也要热爱上这个运动才行。

三、永远不要为孩子“放弃”什么?

其实在这个“母亲陪孩子跨省学习网球,选择放弃15万年薪的工作”的新闻当中,最最最关键的就是“放弃”这两个字。

中国的父母,特别喜欢用“放弃”这两个字形容自己对孩子的“付出”了。
这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社会的基石,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被视为家庭的首要任务。父母往往愿意为了孩子的未来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这种牺牲很多时候被视为一种美德和责任。因此,当父母谈论自己为了孩子放弃了什么时,他们实际上是在强调自己对家庭的忠诚和责任感。

但是这种“付出”,这种“牺牲”是不是孩子真的需要的呢?

首先,这种“孤注一掷”的决然付出,很可能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

当孩子意识到父母为他们做出了如此大的牺牲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内疚和焦虑,担心自己无法回报父母的期望。即便父母不在耳边天天唠叨(当然,唠叨的可能性其实挺大的)这种压力都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其次,失去自我的父母是不足以成为孩子的榜样的。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榜样,而不是保姆。父母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如果一味地为了孩子而放弃自己的个人发展,最后反而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选择。

最后,父母的这种“牺牲”,这种付出,真的对孩子无所求么?

这个就不展开讲了,因为真相往往太残酷。

总结一下,孩子如果在体育方面有天赋,又愿意努力去挑战。那么家长当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到支持。如果有余力,去找一找好的老师,去营造一个好的训练环境当然更好。

但是,千万不要把这种支持,定义为“牺牲”,定义为“放弃”,最多算是“选择”。

因为,人生没有“应该”,只有“活该”。

听党话,跟党走

学习时间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

——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