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渔场变为“死海”?曾经海产丰富的舟山渔场,现在却百里难见一条鱼,曾经生机勃勃的渔场如今为何走向没落?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它的发展同样代表着我国渔业的发展趋势,曾几何时,舟山渔场的渔产资源十分丰富,捕捞量占据全国的近五分之一。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舟山渔场似乎开始走向“下坡路”,从前一网下去全部是数不尽的大鱼,现在则是些稀稀拉拉的小鱼。

渔民们只有将视线放到更远的海洋当中去,才能够有一些可观的收获。

这样的变化背后,其实存在着人们难以忽视的巨大危机。

舟山渔场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最大的渔产,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渔业资源丰富。

舟山渔产位于浙江的东北部,处于几条重要河流的入海口,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这里的泥沙细软,十分适合鱼类繁衍养殖。

不仅如此,和其他渔场相比,台湾暖流在这里交汇,舒适的气候和充足的养分让这里成为了渔业发展最好的温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鱼类来说,适宜的繁殖温度和丰富充足的养分是生存的重要条件,刚好舟山渔场就具备这两点条件。

这个天然渔场既是鱼类的“天堂”,也是中国渔业最重要的发展地之一。

然而随着人们不断的开发和生产,天然浴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曾经最出名的“四大鱼产”数量急剧减少,这让人不得不为这座渔场未来的发展感到担忧。

舟山渔场的四大鱼产指的是: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还有乌贼。

最开始的时候,人们习惯使用较为原始的方式进行捕捞,这样捕捞的效率虽然不高,但是刚好给了这些鱼类一个繁殖再生的时间。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捕捞设备逐步升级,捕捞船一次就抵得上渔民们十几次的成果,同时这样没有节制的捕捞活动也破坏了整个渔场的生态。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曾经有捕捞船队一次就捕获了五万公斤的鱼,人们沉浸在丰收喜悦当中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这背后带来的负面效果。

直到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始呈现枯竭的状态,渔民们从近海捕捞点越走越远,只能将目标放在远洋的时候,大家才醒悟在靠海吃海的时候,也要保护这片赖以生存的海域。

好在近年来,相关部门针对这样的情况已经做出了许多的补救措施,在捕捞的同时,还设置了合理的禁渔期,让这里的鱼类有时间成长起来,缓解鱼类资源枯竭的压力。

同时有经验的老渔民在捕捞到过小的鱼苗时,也会选择留下这些种子,只选择大鱼带走,只有这样才能让整个渔场的生态环境恢复到和谐的循环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政府还花费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投放鱼苗和建造鱼礁,这都为恢复渔场生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恢复生态的时候,渔民们也在技术支持下开始尝试人工育苗,自给自足,这样在禁渔期当地渔民也不用担心没有经济收入。

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短时间内就能够看出变化,但是重建生态环境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代代的坚持,才能够让这座曾经受人瞩目的天然渔场重新焕发生机。

资料来源:

舟山渔场的敌人——经济观察报

舟山渔场:从“赶海”到“养海”——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