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圣祖爱新觉罗氏·玄烨,世多以年号称之,即康熙皇帝。明清皇帝,以年号称之者较多,如正德皇帝、万历皇帝、乾隆皇帝等,实则均以年号呼之。历来帝王年号多变,如唐明皇之先天、开元、天宝。

康熙、乾隆等,则终其一生,只用一个年号。则世之称康熙帝,亦无不可。

康,即安宁;熙,即兴盛;万民康宁、天下熙盛,即为康熙。若以谥号论,则康熙得一“仁”字,亦称圣祖仁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圣祖为庙号。清代帝王谥号都很长,康熙谥号全称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以“仁”为主。)

集圣、仁于一身,历代帝王,能有此者,并不多。

后人论之,亦对康熙颇加推崇,吕思勉定之以“聪明特达”,蔡东藩论以“英断有为”,毛主席重其开疆拓土、巩固山河。

莱布尼茨、伏尔泰等人,将其推上“世界第一等”、“空前伟大”之地位,主因在于康熙对于世界各国的态度较为友好。

在康熙一生,清与世界颇有交集,欧亚也曾碰撞。其任用南怀仁等欧洲臣子,即为一例。并力克俄国,扬中华国威。汉、满、蒙、藏等族之关系也甚调和,“四海承平”,当不是虚言。

实则世人评价,如非胡作非为之君,但凡有一二利于国民之举措,都得褒奖。康熙之优远胜于不德,世人称之,也算中肯。至少,康熙比之明代诸皇,远远超之。

历来鄙视,不过因其为“异族”,非中华正统,这种争论,已颇无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康熙之圣、之仁,也并非如推崇者那么厉害。其治国理民,帝王权术应当在历代帝王中首屈一指。

既有汉高帝刘邦之豁达大度的胸襟,也有唐太宗李世民之知人善任的智慧。清汉同宗,亦儒亦蛮,两者相济,于是天下大治,臣民敬服。

则《清史稿》所谓“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也非过誉。而康熙实是守成之君,非汉高祖、唐太宗之创天下者,但仅以守成,能“实同开创”,也非一般人能做到。

康熙一生,也都是“为治天下而学”,勤习骑射,弓马娴熟,经、史、子、集皆通,声律、书法、诗画亦懂,更兼西学,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地理、农学、医学等也修为甚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御批奏折,可见其关心学习。

但无论学什么,其目的只是利用,以为“治天下”之用。

如此学兼东西,满汉皆通,则治一国如烹小鲜矣。

01 治世

康熙治世,仁宽两行,满汉兼用。

然而仅有仁并不行,以皇帝而论,康熙算是比较亲民、近民的,并非只呆在宫里的“没见过世面”的皇帝。几次巡视,主旨还是在视察工程、恩赦囚犯、听民疾苦,甚至曾亲阅考卷。

西方传教士比较夸大一些,说康熙接见劳工和农夫,态度都比较“友善可亲的”,可见其“天资纯厚,遇事优容”是不假的。交谈其实也不费劲,因为康熙懂 13 省方言。据南怀仁的说法,百姓们不惜远涉,前去“一睹圣容”,康熙都能朴质相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南巡图》(部分)- 图卷篇幅甚巨,许多画家合作而成,王翚主持其事。草稿事先得康熙批准。图中一切细节均符合实情,相当于照相。穿红衣者为大驾卤簿,包括乐队。

且并非仅仅聆听,一有所得,便能执行。宫中也能省俭,节财用以爱民。这实际上就是仁。

宽则体现在他“不事溪刻”。很些事情能以别人角度想其处境,能赦则赦,不以皇威压人。当然也能得人臣死忠。

即便是战事,康熙也用仁宽,譬如裁撤三藩,先商量,再动手。与沙俄大战,也是体恤民力,胜而不战。蒙古各部,则主以“多伦会盟”笼络,能不战则不战。

宽仁本无错,然治国过宽,也是不行。对民宽,对官则严,才能得其优。康熙后期,即败在一“宽”自伤,“政宽事省”、“凡事不可深究者极多”,以至于大小官员,怠玩成习,徇庇尤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南巡图》(部分)。皇帝所乘的车称为“辂”,象背有宝瓶,意为“太平有象”。象与辂并不随同出巡。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御史参劾户部堂官希福纳等侵贪户部内仓银六十四万余两,牵连的官吏多达一百一十二人。

康熙竟一味念“宽”,因为康熙说“朕反复思之,终夜不寐,若将伊等审问,获罪之人甚多矣”,只将希福纳革职,其余官员,罚款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