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具有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人均住院费用、提高床位周转率等优势,日间医疗实践在我国医疗机构不断「生根发芽」。
近年来,国家出台配套政策鼓励大力推行日间手术,提高日间手术服务数量和质量,实现管理创新。2022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医疗机构日间医疗质量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医疗机构进一步细化和健全日间医疗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
作为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首批日间手术试点医院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以下简称「新华医院」)从2006年就开展了日间手术,并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管理流程。
2023年1月开始,新华医院日间手术中心、医务部、手术室、护理部、麻醉科、门急诊部、出入院服务中心、医技科、信息科9个部门携手,开展日间患者全流程智慧化管理服务模式探索,致力于医疗、护理、质量、服务齐头并进,把日间医疗管理做得更加精细化。
该模式通过智慧化日间手术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提供日间手术特色服务平台,同时引入「跑道式日间手术中心」理念,减少患者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使得日间手术平均住院时长从2022年29.5小时,降至2024年16.3小时,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
该案例在第九季改善医疗服务全国医院擂台赛初评赛段,成功从4896个案例中脱颖而出入围区域赛,华东赛区区域赛将于9月6日在杭州举行。
打造跑道式日间手术中心
不让患者多走一步路
改进日间手术流程,首先要系统梳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再进行优化。
新华医院日间手术中心经过调研发现,就医流程中存在一个显著问题:由于医院各部门信息系统不互通、诊疗流程不合理等原因,患者需要不停在各部门间往返,甚至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信息传输的角色,耗费时间和精力。
新华医院日间病房、疼痛科病区护士长庄怡青告诉健康界,为了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医院先是把日间手术的预约和排程放到门诊端,取代以往在日间手术中心预约。患者在门诊就诊时,就可以拟定手术方案,匹配合适日期,节省了往返于门诊和日间手术中心的时间。
与此同时,医院借助信息化系统,进行档案式管理。患者在门诊阶段确定实施日间手术后,会拥有个人档案。在信息系统上,手术预约一键即可完成。她介绍,日间手术中心接收到预约信息后会进行全程跟踪,所有就医流程、术前须知等信息,都会及时推送给患者。
日间手术中心有独立的信息系统,不仅实现了将日间手术患者纳入落实到门诊端,同时联通了检查、检验及麻醉评估。以往,患者做检查、取报告、做术前准备等,需要来回跑,现在检查检验结果会一体化呈现在系统上,通过手机端可以直接查看,其主诊医生也可以同步查看。
医院还引入欧美国家「跑道式日间手术中心」理念,患者从入院,到术前准备,到被推进手术室,到术后复苏……在一个中心里面是单线进行,不需折返。如此,不让患者花费多余的时间或精力在路程或流程上。
新华医院日间手术中心拥有独栋大楼,一楼设有日间服务处,和病房、手术室垂直联通,便于实现一体化管理。服务处具备综合预约、宣教、集中收治等功能,提供一站式服务。明亮宽敞的病室环境,有助于舒缓患者紧张情绪。
搭建日间手术特色服务平台
一站式服务管家在身边
日间手术患者要在24小时内完成手术并出院,难免会有不少担心,比如,如果疼痛怎么办?出院后伤口怎么处理?
新华医院日间手术中心引入加速康复(ERAS)服务模式,由加速康复团队全程辅助患者完成术前准备和术后防呕吐,制定康复训练,提升患者对24小时内完成手术的信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华医院日间手术还纳入了镇痛团队,通过术前术后个体化、多模式镇痛手段,让患者术后没有明显痛感。
庄怡青介绍,住院期间,每位患者病床旁边有个智能化显示屏,称为「床旁服务管家」,它可以起到宣教作用,还可以让患者实时查询流程到了哪一步、该做什么,并随时解答患者的问题,从而缓解患者的焦虑感。
以往日间手术信息化系统多是服务于手术过程,新华医院的信息化系统除了服务于门诊、手术外,还对患者整个住院期间提供了很多人性化服务,比如查询诊疗计划、住院费用、一键预约陪护,还可以查询个性化饮食方案等。
患者出院后,日间手术中心还可以通过手机端的信息系统实现随访,指导患者术后康复、解答患者问题。这套信息化系统还设置了一些助老功能,比如对于健康宣教知识,平台有语言播报功能,让患者感觉到虽然出院了,还有一站式服务管家在身边。
医院还建立了档案化、追踪式出院服务模式。每一位患者在出院前,根据手术级别、术后情况,由外科医生、麻醉医师及护理团队共同为其商定个体化随访方案,一人一档一方案。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所有诊疗记录,包括术后24小时、3天、7天的随访记录,全部都在档案里。
以指标为改进目标和评价体系
实施全流程质量管理
新华医院日间手术中心建立了日间手术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作为改进目标和考核评价体系。
其中,质量安全指标包括三四级手术比例,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延迟出院率、非计划再手术率等;效率指标包括爽约率、手术当日取消率、床位周转次数,手术室使用率、准时开台率、平均手术时间等;投入产出的指标包括床占比、日间手术总量、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床日效益等;病人体验指标包括住院平均费用、住院等待时间、病人满意度。
以效率指标中的平均住院时长为例,医院首先是将患者术前准备时间缩短。以往患者住院大概需要花1~2天时间做术前准备,新华医院日间手术中心则将服务延伸到了前端,患者在门诊阶段确定要做日间手术后,在入院前,日间手术中心的工作人员就会联系患者,告知术前准备、注意事项。
患者完成所有检查检验后,入院当天就处于手术准备的状态,可以直接进行手术。手术完成后,ERAS团队和疼痛管理团队马上介入,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术后康复训练和多模式镇痛手段,帮助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日间手术中心通过多模式的全程辅助手段,将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如今在新华医院,日间手术平均住院时长已经缩短到24小时内,2024年上半年住院的平均时长只有16.3小时。
庄怡青告诉健康界,肛肠手术以前有个说法叫「术后趴三天」,现在患者术后第二天早上7:30就可以回家了,「同样的手术,如果在普通病房做,可能需要72个小时,甚至96个小时,但是在日间手术中心做,可能仅需要18个小时即可出院」。
就连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单孔前列腺癌根治这样的手术,有的患者术中出血仅20ml,术后即刻苏醒,2小时后恢复饮水,拔除引流管,第二天就能出院。
从门诊到医院到社区
「三位一体」发展或是未来趋势
新华医院「日间患者全流程智慧化管理服务模式」至今已开展将近两年,主要理念是把日间手术中心的介入往前移,把患者在门诊端和住院期间的服务流程捋顺,如今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比如,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日间手术比例从2022年9.17%提升至2024年23.77%,日间手术并发症从2022年0.17%降至2024年0.01%,日间手术首台开台准点率从2022年69.27%提升至2024年90.31%,日间手术平均住院时长从从2022年29.5小时降至2024年16.3小时。
谈及未来发展,庄怡青认为,重要的是将服务再往后移,提供从医院到社区的连续性服务,开通日间手术绿色通道,打造手术患者分级诊疗新模式。
她认为,无论是从提高大医院医疗资源利用率,还是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角度而言,将医疗服务往后延伸,下沉到社区,都是大势所趋。因此,随着日间医疗实施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将流程路径从门诊到医院到社区「三位一体」发展,也许会成为常态。
这或许是更多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的下一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