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时,百姓崇尚喜庆吉祥,宣扬天意命运。正因为如此,现在很多历史文物都能见到古人祈福纳祥的影子,而开炉钱就是其中的生动表现。

当时的钱局,在正式鼓铸行用钱之前,为祛邪避殃,迎祥纳福,或进呈上司而特意铸造、具有纪念性质的钱币。这些钱币很多带有吉祥的文字或图案,即为开炉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代天启通宝十一两北斗七星开炉钱

开炉钱因为是国家发放的新铜,是试验铜品,所以材质选料也比行用钱更加精细,因而属于特殊铸造,数量远比一般钱币品种数量稀少。

又因为本身是祈福类型的题材,并且是不流通的纪念性质钱,所以也属于花钱类,并且还是花钱中的珍品,向来为钱币收藏家们所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千祥云集 百福骈臻 河局开炉花钱

开炉钱通常在外观上与实际流通的钱币不同,形制一般更为厚重,或者加有纹饰和吉语等,并且数量远少于一般钱币,因此备受钱币收藏家青睐。

开炉钱的铸造在每一朝都是隆重的大事,钱为国家重宝,铸钱成败,是国运隆替的征兆,历代钱局,在鼓铸之前都必举行隆重的祭祀,执行人员叩拜祈祷之后才燃火冶炼。

开炉钱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后来历朝历代也都有铸造。有带年号的开炉钱,也有以花纹和文字为主的花钱,还有只是在尺寸等方面不一样,并没有特殊图案或字体的开炉钱。形制上也是丰富多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代嘉靖通宝开炉大钱

例如唐代开炉钱会见到喜庆吉祥的文字和图案,如云纹、雀纹等,寓意吉祥如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代开元通宝背三祥云开炉钱

发展到清代,则更是迎来开炉钱最为流行的时期,清代的开炉钱,年号钱和花钱层出不穷,清代开炉钱一般正面选择与流通钱币一样的面文,背为吉祥文字或图案,是收藏开炉钱的不二之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乾隆通宝龙凤图开炉大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乾隆通宝宝苏背星月开炉大钱

形制上有一般的方孔开炉钱,也有圆孔开炉钱,甚至还有开炉钱树等等。

民间常认为, 钱币做成圆形方孔,是取天圆地方之义,其实把钱做成方孔还有更大的实用价值:方便串起来使用和携带,以及在《天工开物》还提到:工匠使用一根方形的铁棍,把数百枚钱币串起来,可以批量在磨石上打磨边缘,成百倍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所谓“钱树”,就像现在人民币有整版的“连体钞”一样,古钱币出炉时也是相互连在一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吉语开炉钱树

古时铸币,在制作好模具后,要顺着凹槽往模具里浇灌铜液,铜液顺着凹槽流到一个个钱币的印子中,等其凝固后,将磨具拆开, 里面就成了一个枝干相连的“钱树”。但此时钱币还是半成品,使用时需要将钱币一枚枚从“树枝”上取下,再对边缘进行打磨后才能投入流通使用。

钱树分为行用钱钱树及吉语花钱树两类,多见为宝剑型,偶见树状型。清代完整的开炉钱树非常珍罕,偶见于各省级博物馆内。

因为开炉钱备受朝廷重视,故而在选材用料上颇下功夫,并且讲求工艺的精湛,由资深的钱局工匠特别铸造。在铸造开炉钱之前,钱局会像地方百姓上梁进宅一样,举行隆重的仪式,鞭炮齐鸣,百官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上梁建房的景象

开炉钱完成后并不会在市面上流通,这从其试铸大吉、天下太平、龙凤图等图案或文字上就能看出,一般留存钱局库中,或呈交朝廷,所以流传于民间的开炉钱比较少。江南地区偶尔有所发现,但从来没有批量发现。

开炉大钱作为中国钱币历史文化的瑰宝,题材独特,寓意丰富,铸造精美,纪念意义非凡,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开炉钱不仅仅是简单的收藏艺术品,它们的铸造工艺和设计风格也反映了所在时代的社会风貌和铸钱工艺,见证了中国古代的社会风俗和历史文化。

因此,开炉钱不仅仅是钱币收藏家们的可遇不可求的珍品,也是中华文明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彰显着民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