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到了,后日八月初五,就是白露节气到来之时。白露节气是酉月的开始,酉月是金气最强旺的月份。酉月的中间是秋分,秋分是金气的顶点,也是金气减弱的开始,随着金气的减弱,冬水之气开始孕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从白露到秋分之间,就是金气在增长的过程中,力量最强旺的十五天。此时斗柄指庚,太阳黄经到达一百六十五度,标志着秋已深,天已凉,金气已强。在金气的作用下,高空的冷气层不断下沉,地下的凉气冲出了地面,迫使中间温暖的空间越来越小。

这种力量的收缩,就为金气的收敛过程。金气的收敛,导致湿空气还没有上升,就凝结成了小水珠,附着在地面的物体之时,被称为露水。露水是金气凝结的产物,金为白色,故称白露。书云: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所以白露节气最大的特点就是金气强旺,露水出现。露水的出现,也就意味着秋深气凉,草木枯萎,候鸟南飞,所以白露三候为: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玄鸟也就是燕子,春来秋往,雨水来,白露归,谓之候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鸿雁南飞,还是露水出现,都是太阳黄经到达一百六十五度时,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现象。如果白露之日,这些自然现象没有出现,那就意味着自然气场与节气之力不相符。万物都是生长在大气之中,气不顺,则万物不顺。

书云:白露之日,鸿雁不来,远人背叛。玄鸟不归,室家离散。群鸟不羞,臣下骄慢。鸿雁不来,就是温度偏高的表现。酉月温度偏高,意味着金气力量弱,无法压制阳气而收敛,阴迫而不能蒸,那就容易出现土动。

也就是该热不热,该凉不凉,气候反常,要么是阳伏不出,要么是阴迫不蒸,则大地易动。书云: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乃有恐。行夏令,则其国乃旱,蛰虫不藏,五谷复生。行冬令,则风灾数起,收雷先行,草木蚤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仲秋就是酉月,酉月行夏令,也就是温度过高,气场不顺,则蜇虫出现,大地易动。于是秋季如果出现长时间的高温而干旱,则旱极必有蝗。同时昆虫的大量出现,往往也意味着地气温度过高,那就容易有地震。

比如《史记》中有一段描述: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所以白露节气最应该出现的自然现象就是露水,以及候鸟开始南飞。

此时候鸟不南飞,露水不出显,则气场不顺,大地易动,万物不藏。然而露水的出现,释放掉空气中的湿气,也就断了雨水的源头。因此有露之日多晴天,正如老话所说: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夜晚露水狂,来日毒太阳。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露节气的露水,是气场顺利的表现,那就意味着白露节气,宜晴不宜雨,俗话说: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不怕七月鬼,就怕白露水。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白露无雨好年成,白露有雨烂一冬。麦怕三月寒,棉怕白露雨。白露雷,不空回。八月闻雷,遍地是贼。

人生活在地球表面的大气之中,也要顺行自然气场的变化,此时之露水是大自然力量的结晶,也可以让人顺行这个节气的气场。于是白露节气的露水,就被称为龙的眼泪,是因为青龙七宿的角亢二宿已经下沉,是青龙离别的眼泪。

所以白露节气也是收集露水之时,书云:白露之日,以绢囊承取柏树下露,如珠子,取拭两目,明爽无疾。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将露水与朱砂混合之后,点在孩子的额头或者胸前,被称为“天炙”,也叫“点百病”,是一种祛病的习俗。于是就有了“白露水救世人”的说法,因为白露之露是金气凝结的产物,也被称为金露,可以让人适应此时的自然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