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绵延,沙海苍茫。

被称为“八百里瀚海”的科尔沁沙地,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与燕山山脉之间的西辽河平原,历史上曾是一片草甸草原、疏林草原、森林草原相间的独特自然地理景观,这里水草丰美、河流清澈、牛羊肥壮、鸥鹭如云。

但由于气候变化及过垦过牧等原因,造成生态环境严重失衡,绿色的科尔沁逐步演变成中国最大的沙地,成为京津冀风沙的主要源头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辽市扎鲁特旗香山农场(张启民 摄)

时间与河流,见证了这片土地从草原到沙地的沧桑巨变。

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始终怀着对绿色的信仰,不断抗争、探索、追寻,以念念不忘的初心长留、久久为功的使命担当,赢得了岁月的深情凝望。那凝望的目光里,正是闪耀在科尔沁沙地的蒙东“双子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张启民 摄)

赤峰与通辽,是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兄弟城市,更是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主力军。2021年7月,赤峰市人民政府、通辽市人民政府签署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合作事项的第一条就是“在生态环保方面互动共治”,明确提出双方在林草生态建设、科尔沁沙地治理、西辽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领域开展合作,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双子星座”贡献。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两地共饮一河水、共享大草原、共治一片沙,在对绿色的追寻上始终志同道合、不改初心。回望历史、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并肩而来的赤峰与通辽,正同心打造蒙东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的先行区、样板区、示范区。

共饮一河水

几乎每天晚饭后,居住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的武南先生一家都会到辽河公园走一走。迎着落日余晖,紫色的薰衣草与蓝色的天空、金色的水面相映成趣,一切都是那么的赏心悦目。

“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多年,见证了昔日人迹罕至、干涸荒芜的河滩,变成如今碧波荡漾、景色宜人的开放式公园。”对于和武南一样的通辽市区居民来说,辽河公园已经成为宜居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内蒙古最美绿道”,它镶嵌在通辽新老城区之间,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绿心”。

而这城市“绿心”的主体,正是由西向东贯穿通辽全境的西辽河。

西辽河有两大源流,南源老哈河和北源西拉沐沦河是赤峰境内的两大主要河流。两条河流在赤峰市翁牛特旗海流图村东汇合后称西辽河,并至此流向通辽市境内。

据考证,约8000年前,西辽河流域就出现了代表原始农业的兴隆洼文化,此后的赵宝沟、红山、小河沿、夏家店等一系列被考古学界命名而备受瞩目的史前文化相继发现。先民叩石垦壤、刀耕火种,沿着西辽河大小川流播撒下一片片文明之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辽市奈曼旗国家湿地公园(张启民 摄)

溯源而上,西辽河上游干流西拉沐沦河发源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苏木小红山子嘎查小河头。盛夏时节,正值乌兰布统草原的旅游旺季,副苏木达刘昕宇作为苏木一级的河长,这段时间主动增加了巡河次数。有没有牲畜靠近水源地、河水是否受到污染、河道有没有垃圾,都是他关注的重点。

“今年我们向上级申请了27万元资金,对源头附近的2000亩地实施了围封保护,小红山子嘎查也投入了3万元在围封区域安装了16个摄像头。”刘昕宇说,巡河工作事关生态环境和群众利益,不能有丝毫怠慢之心,必须全力以赴守护好碧水清流。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态之基。

河流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任重而道远。流经赤峰、通辽的老哈河、教来河、新开河等西辽河支流以及干流出现长时间、多次断流,但两地始终为河流恢复生命、为流域重现生机孜孜以求、量水而行,竭力保障“三北”工程生态用水。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春季,赤峰市抓住西辽河流域冰雪融水关键时机,克服困难采取全线闭口方式集中下泄水量,有力保障了西辽河干流下游过水, 4月1日西辽河干流水头近25年来首次到达通辽规划城区界,受到水利部通报表扬。2024年4月,西辽河干流水头最终行进至总办窝堡枢纽以下58.75公里处,干流过水长度达到136.75公里,超出2023年水头行进终点1.6公里,这也是西辽河干流水头近26年来行进的最远距离。

千百年来,西辽河的变迁折射出人与自然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印证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而这条河流所承载的文化、所寄托的希望,就像它最宽处的水面一样,波澜壮阔、熠熠生辉。

共享大草原

清晨的赤峰市阿鲁科尔沁草原,远山茫茫、霞光灿灿、群牛哞哞。巴彦温都尔苏木阿日呼布嘎查牧民赛音朝格图家的蒙古包顶升起了袅袅炊烟,炉子上刚刚煮开的奶茶香气四溢……

转场近两个月以来,1200余户牧民、12.8万头牲畜在乌兰哈达、雅图特、宝日温都尔、塔林花、浑都伦、查干温都尔六个夏营地,惬意地追寻着人、自然、牲畜三者关系的自然法则,坚定地传承着古老的草原游牧文化。

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游牧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每年冬夏两季的轮牧制度,保证了草场的休养生息,加上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丰沛的雨水,让夏牧场的牧草长势茂盛,为牲畜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切实推动了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落到实处。” 内蒙古塔林花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管护中心主任王志伟介绍。

据此向东北方向100余公里,便是通辽市扎鲁特旗229万亩集中连片的无人无畜封禁保护区。置身区域内的乌尼尔草原极目远眺,所见之处植被充盈、山花如海,齐腰深的牧草摇曳生姿,仿佛在无声述说着一个生态蝶变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辽市扎鲁特旗阿日昆都楞百万亩天然草原封禁保护区(张启民 摄)

十几年前,这片区域因长期超载放牧导致草原退化,土壤蓄水能力降低,多条河流断流,生态环境岌岌可危。2013年,扎鲁特旗启动了一场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工程,分两批完成了1221户3268人的历史性搬迁,保住了科尔沁草原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座绿色宝库。

阿日昆都楞镇宣传委员满都拉图说:“政府给搬迁的牧民在城里分了房,封禁区的草产量从每亩的170斤增长到了350斤,牧民的收入比从前翻了倍,他们深刻体会到了生态改善带来的好处。”

“我们世代依赖于这片草原,世代离不开这片绿色,所以我们会尽全力保护它、爱护它、守护它。”这是温都尔敦吉草原管护站站长宝音达来的深情感怀,更是生于斯、长于斯、居于斯的人民的生活状态、生存智慧和生命体悟。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无论是游牧转场还是围封禁牧,都是为了守住永续安全、生态健康的大草原。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草业高质量发展关系国家食物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生态安全、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围绕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一重大政治责任,赤峰、通辽两地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之路,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持续做好草原精细化管理,不断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全面推进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一项项政策的落地、一条条举措的推进、一个个体系的建立,那些曾经斑驳裸露之处,早已长满如茵的牧草,化作有形的风景,在浩荡长风中波浪起伏,汇聚成草原深处的气象万千。

仰望昊昊高天、俯瞰茫茫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是否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今,时间给出了答案。

共治一片沙

在通辽市奈曼旗兴安庄村科尔沁沙地综合治沙项目区,看着4月份新栽植的樟子松和元宝枫绿意葱茏,草方格里的一丛丛沙米长势良好,奈曼旗林草局党组成员沈志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深知每一寸绿都来之不易:“这里地处老哈河南岸、科尔沁沙地腹地,沙丘起伏大、植被盖度低、治理非常难,是我旗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难点区域。从去年9月以来,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目前看,成效显著,这让全旗上下都信心倍增。”

与这片区域隔河相望的赤峰市翁牛特旗同样曾饱经科尔沁沙地侵扰,如今也同样战斗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最前沿。

“我旗多方面多角度创新举措,引进科技治沙技术,探索出了以路治沙、防沙治沙与风电光伏一体化、以工代赈等翁牛特治沙模式,构建起全民参与、群策群力的防沙治沙新格局,真正实现了治沙与致富的‘双赢’。”翁牛特旗林草局治沙造林股工作人员季语介绍。

科尔沁沙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涉及通辽、赤峰两市,治理工程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几十年绿进沙退的征程中,两地往来互动、统筹谋划、同心共进,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攻坚,开拓了一片又一片新天。

——那是一条条穿沙公路纵横交错。其白线、常兴线、都拉线、大宝线等线路俨然成为沙地中的一道道绿色走廊,不但打通了沙区群众与外界联系的通道,更为沙区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

——那是一棵棵果树兴绿富民。文冠果树、沙果树、沙棘树、“塞外红”苹果树分布在各个沙区,逐渐成势、硕果累累,真正将防沙治沙的生态效益转化成了经济效益,极大激发了群众的防沙治沙热情;

——那是一排排光伏蔚为壮观。两地利用沙漠地区的丰富光照资源,通过风光互补、草光互补、林光互补、牧光互补、光旅融合等模式,推动防沙治沙与牧草种植、特色养殖、生态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那是一种种精神薪火相传。几十年来,在两地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韧顽强的沙区群众凭着愚公移山式的执着,矢志不渝、久久为功,在历史的峰回路转中见证并推动了科尔沁沙地的沧桑巨变;

多年来,在两地的共同努力下,科尔沁沙地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实现“双减”。

赤峰、通辽两地相继吹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冲锋号角。

一引其纲,万目皆张。在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引领、联防联治的基础上,两地正携手探索生态、生产、生活“三赢”的防沙治沙新路径,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中彰显 “双子星座”互动共治的力量。

从共饮一河水,到共享大草原,再到共治一片沙,绿色赤峰、生态通辽始终齐心协力以求之、胼手胝足以赴之、实事求是以谋之、殚精竭虑以成之,用“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激荡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雄浑交响。

绿满山川、万物生长,是时代向“双子星座”发出的深沉咏唱,更是两地干群共同执笔写下的朴素诗行。(杨朝东 管炜 贾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