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刚到英国的第二天正赶上是礼拜天,宿舍的食堂没有早餐和午餐,只在11点半提供一顿“早午餐”(brunch)。这是我到英国后吃的第一顿饭,我一个人东寻西找,走到食堂门口,就发现了长长的队伍已经排出了门外。我也加入其中。

队伍走走停停,我跟着走进了食堂,继续向打饭的地方移动着。这个食堂不小,规规矩矩地摆着三排长长的米黄色桌子,两侧都已经聚集了几个人。打饭的队伍中也有几人转过身来和同伴们小声聊着。人家都互相认识,就我一个生人,当时有些手足无措。

正当我心里打鼓的时候,我的后背被轻轻地拍了一下。我回过神来,转身看去,见一位个头不高的男生,棕色皮肤,长长的黑发留着波浪卷和未刮净的胡子融为一体,看着倒像是只小狮子。他的眼里泛着红,在皮肤的映衬下却很有神。往身上看,黑色薄衬衫上带几个白点,一双人字拖鞋。

“嘿!你在这儿有朋友吗?”他直截了当地问我,可能是已经注意到我的尴尬,英语虽然带着口音,但也能勉强听懂。

我先是一愣,转念一想:出国的一个目标不就是交外国朋友吗?我也很坦率地和他攀谈起来:“我刚来,还没有,你……”

“那你现在有一个啦!”他直截了当地说。

我反应了一下,才意识到他想说的是:他想要成为我的第一个朋友。

我也主动起来:

“很高兴认识你这个朋友!我叫辛木,英文名叫Jason,从中国来。”尽管心里暖乎乎,但我说起话来还是有些结巴。

“我叫Patryk,来自印度。”他回应着,说话间我们都拿了饭,向餐桌走去。周日的“早午餐”比较简单,就是一份摊鸡蛋、培根、面包和牛奶,我们拿着餐盘并排往外走,走向坐在一张桌边的几个人。

“小狮子”跟他们打了招呼。“给你们介绍个新朋友!”说着用手指向我。

我循声望去,看见桌子对面坐着的,也是一个亚裔模样。大脸盘,身材魁梧,头发往上吹着,一看就是一位“潮男”。

“你好啊,我从韩国来,叫Young-Ho。”他的英语说得有些生硬。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外国人聊天,憋了半天才说出一句:

“你过来多久了?”

“潮男”刚开始没反应过来,回了一句:“爬盾。”

我反应了一下,才意识到原来他说的是:“Pardon?(对不起,再说一遍。)”

我又重复了一遍问题,他答道:“我三天前来的,你呢?”

“我昨天才来。”

这时,“小狮子”在一旁插了句:“你来还没买什么东西吧?吃完饭我带你去超市,带你认认路!”有了这个安排,我也就开始埋头使劲地吃饭,这位韩国“潮男”又和边上的两个同学聊起来,其间,我又听到好几声同样的“爬盾”。

饭后,我们按照约定出发了。有个熟人带路,我很顺利地到了一个大超市,里面东西一应俱全。我当时心里热乎乎的,外国同学还真是友善!

买完东西,我又开始收拾自己的屋子。直到晚饭时间,房间才显出几分“生活气息”。

我喊上了隔壁的“小狮子”同去食堂,席间,又遇到了几位新朋友。一个亚裔男生坐在我旁边,他个头不高,却很敦实,留着寸头,皮肤晒得黝黑,穿着T恤,露出粗壮的胳臂,依稀可见一块一块的肌肉,像是我在国内大学军训时的教官。

“你好,我是Jack。”说罢,他又凑向我,用略显生硬的中文轻声说:“我是马来西亚的华侨。”

“啊,你好!”我回应着,心里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再往对面看,是一位欧洲男生,高高瘦瘦,头发是浅褐色,蓝色的大眼珠,经他自己介绍,我得知他是波兰人。他的五官与我之前认识的一位外教有几分相似,我顿时觉得他又可亲又可敬。

他也很热情,问道:“晚饭后有什么事儿吗?没事儿到我屋里坐坐啊!”

我们几个人也没事,都接受了邀请。吃完饭就走进这位波兰人的宿舍。

他和我也住在同一层,屋子的布局也差不多,床旁边放着一把电吉他,窗台上还放着两个玻璃空酒瓶。我们一进去,他就从床下搬出一箱听装啤酒,一人分了一听。

我之前在国内还没经历过这阵势,但看到“小狮子”和“肌肉男”纷纷接过啤酒罐,我也当仁不让,接过来喝了两口。

英国的啤酒味道稍苦,我略微地皱了皱眉。可身边的朋友们却毫不在意,一个个坐在床上,扬起脸来大口喝着。一旁印度来的“小狮子”东看看西看看,眼睛盯上了床边的吉他,惊讶道:

“你还会弹吉他?”

这位波兰人来了兴致,脱口而出:“你真是跟我在同一波段!(We are at the same wavelength.)"

说完后,我们几个亚洲人面面相觑,都没反应过来。波兰小哥愣了一下,恍然大悟,跟我们解释道:

“我说的是一句俗语,意思就是咱们很有共同语言!”说完后,看我们还没理解,就给我们举了个例子:“比方说,我爱看电影,你也爱看,咱们就在‘同一波段’。”

这时我插了句话:“你也看电影吗?你们在这儿一般都看些什么呀?”

“很多啦,《星球大战》《权力的游戏》还有电视剧,什么《神探夏洛克》……”

听到这里我颇感亲切,看来英剧、美剧已是走遍世界了。我听着痛快,也多贪了几口。波兰小哥接着说:“你到了英国,我给你推荐个视频网站,各种电影随便看。”

“啊,谢谢!不过提起《神探夏洛克》,最新的这部我觉得一般……”我又拉近了话题。

这时我这听啤酒已经见底,波兰小哥看到我仰起脖子,马上就又给我拿出一听,主动给我打开易拉罐,递到我的手里:

“来!接着喝!”

虽然在国内也在酒桌上喝过酒,但这样没有饭干喝酒的阵势,我可还没经历过。第二天就开学了,今天可别喝多了,我心里想着,端着酒瓶,半天不往嘴里送一口。

印度“小狮子”此时喝得起劲,脚下摆着两个空瓶,他黑黑的脸上也泛起了一层红晕。

波兰小哥今天也喝了不少,又问道:“我想知道啊,你们都从亚洲来,坐这么长时间的飞机受得了吗?”

没等我准备好措辞,“肌肉男”就先发了言:“这有什么不习惯的,飞机上睡一觉就过来了!”

“我可受不了。要是让我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到另一个国家去上学,我肯定不去!”他说着坐到了地上,“在家弹弹吉他、看看电影不好吗?”

又过了半小时,几个同伴皆有醉意。波兰小哥提出:“咱们出去转转吧!”说话时语速也慢了下来,重音也变得奇怪,说罢跌跌撞撞地走向屋门。

走出房门来到了楼梯口,“肌肉男”小哥走到近前,猛地往上一跃,搂住了上一层的栏杆,做起了引体向上。身边,波兰小哥和“小狮子”大声叫着好,为他计着数,时不时还爆发出一两声欢呼。

“肌肉男”做了20个,跳了下来,拍拍手。这时印度小哥坐在楼梯口,盘腿像是打坐的样子:“我今天晚上……就……在这儿……”话说得语无伦次。

我答道:“你醉了,赶紧回去休息吧!”

第二天晚上,这几个同学又找到我,仍然准备着喝酒。我有些厌倦,当天我又认识了几位中国朋友,晚上便与几位中国人逛了逛校园。夜幕降临,诺丁汉大学的校园静谧祥和,其中有位年纪稍长的“学长”侃侃而谈,介绍着经验:

“学校外面有个中国超市,里面可有‘老干妈’……咱们学校公选课还有汉语,想刷分的话可以试试……给你们推荐一个做文章校对的网站,价格公道……”

我听到此处,心里暗笑,虽然努力和外国人打交道,但还是和中国人聊更有共同语言。

回到宿舍楼前,我发现一辆救护车停在门口。我走到自己的屋门前,才发现对门的屋门敞开着。探头一闻,酒味、呕吐的味道交杂着,让人胃里反酸。一位我不认识的同学人事不省,两个人架着他,正往外拖。

看来,这酒,还真不能多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剑桥博士求学记

中国青年出版社

辛 木/著

《剑桥博士求学记》是中国留学生辛木根据自己留学英国的真实经历撰写的一部书稿。全书用大量一手资料,翔实记录了他留学过程中的学习、科研和课余生活情况,详述了他在留学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孤独、迷茫与挫败以及如何凭借着信念、付出和坚持终成功实现人生梦想。

《剑桥博士求学记》还特别添加了留学攻略、名校体悟等内容,为读者提供颇具操作性的留学建议,同时从一个受教育者的视角出发分享世界名校教育中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闪光点。全书内容真实,可读性、实用性兼具,语言朴实畅达,既是英伦名校博士生的求学记录,也是留学英国的参考指南。

【作者简介】

辛木,物理学博士研究生,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物理系卡文迪许实验室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成员,师从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本科毕业于国内某知名985大学理科实验班,期间曾赴英国诺丁汉大学交换学习,硕士毕业于剑桥大学工程学系。

辛木曾先后获得国家一等奖学金、诺丁汉大学优秀学生奖、国际工程技术学会(IET)优秀毕业生奖等,现从事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科学的研究,参与多项课题,并在国际知名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今日份福利

对今天的分享您有什么见解,欢迎在留言区评论留言,我们将pick两位读者分别送上剑桥博士求学记一本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联系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晓声/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