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贯穿着不同人每天的大部分生活,正因为单靠人力步行难以奔赴远地,所以从古代时期现人们就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不断提高出行效率,从马车到如今随处可见的公交车、轿车,再到跨省的高铁火车,出国访问的游轮和飞机,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也让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便捷。
不过越是先进便捷的出行方式,它所面临的风险系数也就越高,速度快精度准的高科技仪器让失败的危险哪怕只有百分之零点一,那也会有着严重的后果,尤其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领导人身上,那所面临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1956年夏天,毛主席乘坐的专机从武汉飞回北京,尽管已经做好了万全之策,主席的乘机安排全程保密,但是当飞机途径河北一带时竟意外失联了近40分钟,落地时间推迟了近一个小时。
那么飞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面对突发情况,空军司令刘亚楼又做了些什么?
空军司令刘亚楼
刘亚楼出生在1910年,纵观建党后在各大战役涌现出的元帅名将,他们或多或少都接受了一定的教育,但每个人出生的家庭和时代环境都不同,接受教育在那个时代更多的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而刘亚楼的父母一直省吃俭用,即使挨饿也要供着孩子读书,这也才有了后来的开国将军。
1929年,刚刚成年不久的刘亚楼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投身到革命事业中,凭借着学识和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刘亚楼在革命战争中不断崭露头角,1934年时还不过24岁的他就担任了红军师政委一职。
当时正值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围剿红军的时期,二师队伍在刘亚楼的领导下展现了不俗的战斗力,突破三道封锁线、湘江战役、四渡赤水上都有他们部队的英勇表现,而刘亚楼的年轻有为也让国民党高层纷纷感叹年轻有为。
不过战场上英勇作战的刘亚楼却意外的“缺席”了抗日战争。
1939年前刘亚楼在抗大任职,没有加入八路军正式队伍序列,而到了1939年时刘亚楼到了苏联学习,经历了世界闻名的卫国战争,直到1945年才重新回国。
这个时候中国已经从抗日战争过渡到解放战争时期,虽然这么多年不在国内,但是回国后还是被立马委任为东北联军参谋长,这也足以证明他在军内的地位。
担任参谋长期间,刘亚楼也证明了党中央没看走眼,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上都有他的杰出贡献,尤其是在解放北平前夕,毛主席给刘亚楼打去电话:“给你两天时间能不能完成任务。”
刘亚楼知道时间紧任务重,接过军令状的他率部只用了不到30个小时就完成任务,名头响亮的他此役过后也彻底声名远扬。
新中国成立后无论军事和经济都需要大力发展,尤其是军事领域,除了陆军外,我国的海军和空军军事能力可以说是一张白纸。
面对着新时代强国海陆空的军事封锁包围,发展海军和空军也就成为了当务之急,而曾外出苏联学习又担任过东北航空学校校长的刘亚楼也就成为空军司令员的不二人选。
在刘亚楼的领导下,我国空军在短短1年的时间内发展迅速,抗美援朝战役上也给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人当头一击。
1955年军衔评选,刘亚楼被授予上将军衔,其实他作为四野的三号首长,应该授予大将军衔,很多老战友也为他叫屈,不过他本人对此却不太在意:“官大官小也都是为人民服务,我看上将也给我评高了。”
失联的飞机
历经10余年的空军发展,我国的空军也从一穷二白有了重大突破,主席看我国空军事业取得一定进展,在1956年时便提出要乘坐我们中国自己制造的飞机去广州看看。
当时的毛主席已经63岁高龄,虽然身体状况还好,不过多数人对于他提出坐飞机外出的提议还是表达了反对意见。
一方面虽然我国空军事业取得较大进展,但是更多的是因为先前底子太薄,这才有了进展迅速的结果。
另一方面毛主席作为党内绝对领袖外出所选的交通设备必须经过绝对的安全检验,当时全国的飞机一共都没几架,虽然没出过安全事故,但是安全系数显然做不到百分百。
尤其在之前60多年间,主席只在1945年去重庆和国民党谈判时坐过一次飞机。
而且先前周总理出席万隆会议时曾租用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还被别有用心之人安上了炸弹,幸亏临行前换了乘坐飞机,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出于各种因素考虑,党内许多领导还是劝主席最好选用火车出行。
但面对刘亚楼等人的反对,毛主席却说:“我们中国人自己产的飞机我要是都不敢坐,传出去还不让人笑话,坐火车的话来回路程耽误太久,我不同意,就选用飞机吧。”
眼看毛主席坚持己见,刘亚楼等人也不便再多阻拦,于是挑选最优秀的飞行员,在临行前做好全部检查也就成为刘亚楼的重要任务。
被挑选的飞行员名叫胡萍,作为当时飞行经验最好,飞行时间最长的国内驾驶员,胡萍也曾多次担任周总理外出访问的飞行驾驶员职务。
果断机智、性格沉稳的他也成为了不二人选,而且为了保障万无一失,刘亚楼还组建了一套指挥班子,他们提前乘坐飞机到达目的地,一方面为主席的飞机探路,一方面防备不时之需。
如此一看其实刘亚楼的准备工作基本已经十分完美,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主席乘坐飞机当天还是发生了意外,飞机在空中失联了半个多小时,这可让刘亚楼下出了一身冷汗。
千钧一发的惊险
5月3日毛主席从北京乘坐专机前往广州,当天全国各地大都天气晴朗,主席的专机也非常顺利的到达了广州。
5月29日在结束了对广州的视察后,主席临时决定返回北京。
当时本来是刘亚楼要飞往广州护送主席回国,可因为主席提前了返程时间,刘亚楼抽不开身便派空军副总参谋长何廷一前往,临行前刘亚楼千叮咛万嘱咐,真是害怕出半点纰漏。
30日主席一行人正式踏上返程航线,原定的计划是飞机从广州飞往长沙,从长沙飞往武汉,最后再从武汉飞回北京。
可当专机到达武汉时,北京空军指挥部传来消息说天气环境恶劣不适宜飞行,为确保万无一失只能在武汉耽搁几日。
6月4日上午北京传来消息:“北京已转晴,建议立刻起飞,在下午5点前飞回北京。”
当时何廷一乘坐的是第一驾飞机,主席和罗瑞卿等人乘坐第二驾飞机,眼见路程已过70%,众人都稍稍松了一口气时,却不曾想飞到河北却迎面遇上了一大片积雨云,一来附近没有合适降落场,二来受限于当时技术,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也超不过5000米,无奈之下只得冒险从云中穿越。
而令人更担心的事情也发生了,何廷一和主席乘坐的专机以及北京塔台之间的无线电受雷电影响彻底失联。
在北京塔台处指挥的刘亚楼多次呼叫没收到回应也是急得冒了冷汗,他明白现在只能靠着飞行员的临场应变能力处理这场突发事件。
驾驶员胡萍看到天气变化,第一时间和罗瑞卿将军进行商议,两人决定不跟着第一架飞机冒险,临时改变航线飞往沧州机场,再找合适路线飞回北京。
和毛主席同行的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不过见过大场面的主席此刻仍拿着一本书翻阅岿然不动。
凭借着超高的飞行技术和抗压心态,胡萍安全的将主席一行人送回北京机场,而此时距离原定的落地时间已经过去40分钟,刘亚楼等人见到主席的飞机从远处飞来,根本顾不得飞机还未降落的危险,当即从塔台冲出去。
直到看见主席安全降落才说:“主席啊,你可吓死我了,要是出点问题我刘亚楼百死莫赎。”
随后他又看着身边的胡萍说:“你怎么不在空中颠几下,我也好知道你们在哪,是不是安全啊。”
主席却笑呵呵的说:“你不要批评胡萍同志,我看他处理问题果断谨慎,你们空军也培养了不少人才啊。”
刚才还严肃的气氛也被主席的三言两语打破了沉寂.....
结语:
新事物的发展总会面临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也正是这次危机被安全化解,我国的空军事业才积累了更多经验在之后愈加蓬勃发展,从原先的一穷二白到如今全球前三大航空航天军事强国,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主义战士的无私付出才换来了今天的成就。
史料来源:[1]叶介甫.首任空军司令刘亚楼[J].党史文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