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9月3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称,2日下午重庆多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虽然效果不错,但后劲有点猛,“20个区县出现8级以上大风”。对此,重庆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副主任张逸轩表示,此次大风与人工增雨作业无直接关联,主要为大气能量释放导致了强对流天气出现。(据9月3日封面新闻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庆2日出现大风天气(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据介绍,2日14时—3日02时,重庆黔江、沙坪坝、渝北、潼南等17个区县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作业区域出现小到中雨,局地大雨,雨量0.1毫米~31.4毫米。由于出现了大风天气,有一住户在16楼的整面落地窗被刮走,网上出现了各类议论。有网友说,重庆人工增雨“翻车”变成了“人工降灾”。还有的说,人工增雨“摆乌龙”,这雨下得比段子还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上的议论(图片来源:网络)

实际上,人工增雨过程中出现瞬时大风或暴雨、冰雹之类,只是时机上的巧合,未必是人工增雨的后果。说人工增雨导致了天气灾害,这是高估了人工增雨的作用,也是错怪了实施增雨作业的气象部门。

“人工增雨主要是利用科技手段向云层中播撒催化剂,促进水汽凝结成云水,与大风的形成无直接联系。”张逸轩解释,此次大风过程主要由于大气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所致。因为出现明显降雨后,大气不稳定能量在释放过程中,会出现冰雹、阵性大风、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张逸轩还表示,同时,强对流天气又使得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居民的窗户被吹跑(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从常识上而言,人工并不能“降雨”,只能是借天机实施增雨作业,这个“天机”是天空中有适合开展作业的云团。一般自然降水的产生,需要0℃以上的暖云中有大水滴;0℃以下的冷云中有冰晶,没有这个条件,就不会下雨。在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如果向云中播撒人工冰核,就能使降雨产生或使雨量加大。说白了,自然云已经降水或者近于降水是前提。

“人工降雨”这个词被摒弃,换为“人工增雨”,就表明人工不能凭空造雨。一些地方出现过人工增雨作业后下起大暴雨或冰雹的情形,引发群众议论,认为人工增雨造成了灾害,这其实是误会。

2015年4月的一天,大连实施人工增雨后普降春雨,后来转为强降水天气,暴雨造成大连市区多个路段积水严重、交通拥堵,引发部分市民吐槽。“本来就有雨,为什么还要进行人工增雨?”“人工增雨能不能控制一下降水量,这都增到暴雨了,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了!”大连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解释称,增雨是为了缓解当前旱情,正确运用人工增雨技术,可增加的降水量一般为自然降水量的6%到25%左右,但无法准确控制具体的降水量。

今年4月,阿联酋遭遇的雷暴雨,同样让“人工增雨”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有媒体报道称,阿联酋是世界上最热衷于人工增雨的国家之一,每隔一两周,就有飞机飞进云层,试图“迫使老天下一场阵雨”。气象学家解释称,即使如此,人工增雨技术充其量只会对风暴产生轻微影响,不会造成倾盆大雨乃至洪水。在气象界,人工增雨仍然存在争议,倒不是因为其用力过猛而致灾,相反,主要是因为很难证明它的作用很大。

“你如何知道由于人工增雨而下了多少雨,或者不进行人工增雨会有多少降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气候科学家丹尼尔·斯温强调,对其进行有效性量化的实验和尝试充满了挑战,因为这不是一个可以进行控制实验的环境。他认为,如果对灾害天气指责人工增雨的影响,实际是在忽略预警和其真正的成因。

人工影响天气,恰恰是为了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可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说人工增雨用力过猛成了“人工降灾”,这其实是过于抬举人工增雨的作用。以目前人类的手段来看,还不能真正做到“呼风唤雨”,只能是顺势而为,借机影响天气。

所以,如果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后出现大风、大雨、冰雹等天气,只是“赶巧”遇上了老天原本就孕育了这样的天气,并非人力所为,别错怪了实施作业的部门。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