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金刚川》中有几个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齐射时的壮观场面,其巨大的威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三次战役以后,喀秋莎火箭炮正式入朝参战,之后它几乎参加了志愿军的每一场重大战役,给予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沉重打击。
喀秋莎火箭炮是苏军在苏德战争爆发前秘密研制的一款大威力自行火炮,它不同于常规自行火炮,而是一种车载火箭炮,由于火箭炮这种新型武器在当时被列为绝密等级,所以就连苏联红军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因为共产国际兵工厂取其俄文第一个字母K命名并印在炮车上,所以红军战士就根据这个字母“K”,把该武器命名为一个女性的爱称“喀秋莎”,这也显示了苏联红军对它的喜爱。于是火箭炮的这个别名迅速在苏联红军里传播开来。
喀秋莎正式批量生产型号为BM-13,它是一种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共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仅需7-10秒就可以将16发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发射出去,最大射程8.5公里,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重新装填一次弹药耗时较长,约需要5~10分钟。其机动性能优异,火箭炮车时速最高可以达到每小时90公里。该炮射击火力凶猛,虽然精度不高,但是其大范围火力覆盖足可以大面积消灭敌人密集部队、压制敌火力配备和摧毁敌防御工事,喀秋莎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1年7月14日,苏军伊万·安德烈维奇·费列洛夫连长指挥7门喀秋莎火箭炮首次投入实战,他们向奥尔沙河对岸被纳粹德国占领的火车站发射了112枚火箭弹,喀秋莎用自己愤怒的齐射,毫不留情地教训了德国纳粹。被炸得晕头转向的德军仍然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苏联红军到底使用的是何种武器。由于其实战效果颇佳,斯大林下令加速喀秋莎火箭炮的生产,整个二战期间苏军一共生产了约11000门火箭炮,他们对负隅顽抗的德军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爆发,缺乏重型武器装备的志愿军便将目光投向了苏联军队所装备的喀秋莎火箭炮。斯大林得知中国军队的请求后没有吝啬,而是爽快地答应帮助中国军队训练并组建第一支喀秋莎火箭炮师。
1950年11月,刚刚结束在赣南粤北剿匪作战的解放军第143师奉命北上接受改编,他们经过改编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支火箭炮师,番号为火箭炮兵第21师,吴荣正任师长,刘禄长担任政委。
1951年2月11日,苏联援助的喀秋莎火箭炮陆续抵达中国,于是全师以团为单位接收刚从苏联运来的火箭炮。正常情况下,据苏联经验,从步兵团改装为火箭炮团并形成战斗力,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由于军情紧迫,留给他们训练并形成战斗力的时间还不足一个月。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所以第21师的官兵们不分昼夜地开展了热火朝天的突击大练兵。时任炮兵第21师团政治处干事的张自全老人回忆道:“四个礼拜的时间要求掌握对解放军来说从未见过的一种新式武器非常紧张,战士们晚上不睡觉也要去练,狠下功夫,就是为了能够早一点入朝参战,去朝鲜狠狠打击敌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火箭炮兵第21师于1951年4月初训练完毕,开始分批入朝参战。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得知志愿军火箭炮兵入朝参战后非常高兴,他对火箭炮兵非常重视。在志愿军总部,彭德怀专门向前来汇报工作的炮兵第21师副政委吕琳作了叮嘱:
你们这样先进的火箭炮美国现在还没有,所以你们要好好地利用它来杀伤美国人的有生力量。所以你们火箭炮配备哪个部队,在什么地方作战都得经过我的批准。
1951年9月1日,喀秋莎火箭炮在配属东线志愿军第27军反击美第7师的后洞里战斗中迎来首秀,由此打响了入朝作战的第一炮。志愿军火箭炮兵21师第203团秘密开进发射阵地,准备对敌人实施火力压制。随着志愿军首长一声令下,志愿军喀秋莎开始大显神威,一轮齐射就将384枚火箭弹倾泻到敌人阵地之上,瞬间就有700多名敌军被炸身亡,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首战告捷。随后在东线战场,203团又发动一轮齐射,歼敌500多人。喀秋莎火箭炮的巨大威力一度让美军以为志愿军用上了原子弹。被打得失魂落魄的美军士兵,竟然惊呼志愿军使用了原子炮。
初入朝鲜战场的喀秋莎刚开始并不受步兵待见,因为它有一个不利的条件就是架子大,炮大,排场大,它要一动弹就是惊天动地。步兵坦克、车辆都要让路,一切都要为它服务。但是经过首战,志愿军步兵战士们见识到了喀秋莎的巨大威力,对她的态度也发生根本性转变,喀秋莎也成为了志愿军各个部队的宠儿,如果在发起冲锋前能得到喀秋莎的支援,那么无论是在实际战果还是精神层面对志愿军战士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鼓舞。
喀秋莎火箭炮虽然威力大、机动性好,但是其自身防御力非常低,战场生存能力差、造价高昂、补充困难,这些弱点令它在战场上不容有失,因此志愿军火箭炮21师首长根据当时的战场状况和火箭炮部队的作战特点,制定了“昼夜纵深待机,黄昏后开进,夜间占领阵地齐放发射”和“快去、猛打、快回”的战术。即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灵活的机动能力,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
连遭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沉重打击的敌军也变得“精明”起来,在志愿军发起炮击时躲在坚固的工事内不露头,待炮火延伸后才进入表面一线阵地。针对敌人的活动规律,志愿军的山炮和野炮一般会进行一轮短促的“假射击”,渐渐向敌人后方延伸。炮火停止后,志愿军便吹响冲锋号,制造即将进行步兵冲锋的假象。敌军果然上钩了,他们纷纷爬出工事准备作战,但这时候迎接他们的才是真正的炮击大餐,喀秋莎拖着一条条长长的火焰砸向敌军阵地,将敌人的防御阵地炸成一片火海,敌人阵地上的有生力量被大量杀伤。
1951年10月14日,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爆发。志愿军火箭炮21师209团也紧急奉命投入战斗。在10月19日志愿军攻打597.9高地时,209团动用了24门“喀秋莎”对敌人进行火力压制,喀秋莎炮击过后,志愿军战士们在短时间内就将597.9高地给收复了。有老兵形容,在喀秋莎一轮齐射后,对面山头基本上就没有活人了。
自从洪学智担任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以后,在其不懈努力下,志愿军后勤补给运输状况不断改善,敌人疯狂的空中绞杀战被彻底粉碎,志愿军前线将士缺衣少食、没枪没弹的现象也得到了根本性的好转。喀秋莎火箭炮的炮弹也得到了充足供应。1953年5月,在志愿军发起的金城战役中,志愿军火箭炮21师奉命参加战斗,先后竟进行了69次齐射,将敌人的阵地打了个天翻地覆。志愿军战士们慨叹,我们也终于可以打一场阔气的仗了。
喀秋莎火箭炮是志愿军为数不多的可以全面压制美军的重型武器,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