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英夫,又名雷霆臣,1921年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雷湾村的一个贫苦家庭,雷英夫自幼勤奋好学,但他在洛阳读初中时却因家境贫寒,无法凑齐学费而被勒令退学。万般无奈之下,雷英夫只得选择辍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生计他去考铁路扳道工,但还是由于无力缴押金惨遭闭门羹。后欲考小学教员,仍因押金没有着落而被拒绝。之后又多方奔走,报考文书、当布店学徒工等皆因无钱无保人而没能成功。此时年少的雷英夫已经尝尽了人生冷暖,世态炎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仰天长啸:“天生吾材必有用”,于是他在1938年来到了当时中国众多知识分子都心驰神往的红都延安。当时他还不知道,这次的决定将改变他一生的命运。

1938年8月,年仅18岁的雷英夫被编入抗大六大队学习。有一天毛泽东来到学校接见抗大的同学们,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的雷英夫非常激动,他跑到毛主席跟前递上一个笔记本,想请毛主席给他题个座右铭,毛主席当即欣然答应,给雷英夫题写了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斗争”,由此,雷英夫深受鼓舞,这也是毛泽东第一次与雷英夫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11月,中央军委为加强我军的参谋工作,想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参谋人员,于是决定在抗大总校成立一个参谋训练班,学员从抗大中选派优秀学生组成。而在校表现优异的雷英夫毫无争议地成为了参谋训练班的一名学员。

1939年春,抗大参训班正式开学,由毛泽东、陈云等人担任教员。毛泽东给参训班讲的第一堂课便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毛泽东讲得深入浅出,高屋建瓴,台下学员都聚精会神,边听边记。在课间休息时,毛泽东为了检查学员学习情况,抽查了几位学员的笔记本,其中就包括了雷英夫,毛泽东看了雷英夫的听课记录簿后,顿时感到这位小伙子不一般,他能够在听课的同时还不忘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毛泽东向身边的滕代远询问雷英夫的情况,滕代远实话实说,将雷英夫的真实经历给毛泽东汇报了一遍,这更加深了毛泽东对雷英夫的良好印象,在此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加着重注意观察这位年轻聪明而又充满激情的学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年秋,周恩来自重庆返回延安汇报工作时对毛泽东说道:“南方局工作繁重,叶剑英亟待两名参谋作为助手”。这时毛泽东脑中闪现的第一人选便是雷英夫,于是主席对周恩来说道:“好!我给你推荐一个良材:雷英夫。”

很快雷英夫就到叶剑英那里报道了,他也不负众望,在南方局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成为了叶剑英身边的得力干将,叶剑英也对雷英夫这位小伙非常满意。在重庆他还为叶剑英撰写了一篇经典名稿,使叶剑英在蒋介石准备向十八集团军下手的作战会议上舌战群儒,赢得了国民党众多高级将领的广泛同情,挫败了蒋介石企图制造摩擦分裂的企图。而叶剑英也因为这件事在党的七大会议上被毛泽东称为叶剑英的两大功劳之一。皖南事变发生后也是由雷英夫执笔起草了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的传单,其内容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使蒋介石理屈词穷无可辩驳,让他在全国人民面前颜面大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1年1月,叶剑英奉调回延安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长,雷英夫也一同随行。在延安,雷英夫担任八路军总部作战部资料室主任,又兼《解放日报》军事副刊编辑。1942年6月下旬,他写了一篇名为《苏德战争一年》的文章发表在了《解放日报》上,文章对苏德双方的战况进行了综合研究,有理有据,《解放日报》作为重点文章在显要位置发表了,并且连载两日。

令雷英夫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也看到了这篇文章,并在报纸文章上面圈圈点点,还做了多处标记,当毛泽东得知这篇文章是由雷英夫所写时赞许道:“这娃娃有出息啦!真不愧为洛阳才子哟!”

1943年8月18日,雷英夫按照朱德的观点和思路,写了一篇题为《军事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的文章,延安《解放日报》以大字标题刊登于“军事副刊”,文章强调军事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旺盛的战斗士气务需与良好的战斗技术相结合,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一经发表便在共产党高级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他们一致称赞文章旗帜鲜明,分析深透,抓住了当前军事教育的要害。然而唯独林彪跳出来不同意此观点,还将雷英夫叫到他的住处,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声色俱厉地说:“你是文章执笔人,应该好好检查检查,要从世界观上找问题!”平白无故挨了一顿训斥,为此雷英夫深感苦闷与忧虑,朱德对他说:“你不要害怕,历史自有公论。”这件事传到毛主席耳中后,他严肃地批评林彪在不适当场合,随意批评军队主要领导人的做法是错误的,并指出他对“政治建军”的理解是片面的。能够让主席亲自出面为自己打抱不平的雷英夫在主席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雷英夫除了解放战争时期在陈毅麾下带兵打仗外,其它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央总部工作,因此他能够有机会长期接触学习作战经验丰富的首长们是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加上自身超群的天赋,雷英夫很快就成长为中国军队中一名极有战略头脑的年轻将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雷英夫所处的中国军队总参谋部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一直在关注着朝鲜战局的发展,虽然朝鲜人民军一路高歌猛进,将敌人击退到了大海边,战争形势一片大好,但是雷英夫却不那么认为。美韩联军虽然已经被人民军逼到了釜山一隅,但是人民军始终无法攻下敌人这个最后的据点,相反,敌人的援兵却在源源不断地抵达,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逐渐向联合国军倾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釜山的美韩军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万人,滩头阵地平均每八公里就摆上了一个师,创造了世界战史兵力密集之最,而几乎所有的人民军精锐都在前赴后继地向着美韩联军防线猛攻,但是无奈收效甚微。雷英夫在总参作战室内凝神默看着朝鲜战争形势图上标注得密密麻麻的人民军和美韩军的队标陷入了沉思,人民军主力全部集中到了釜山一带,后方太空虚了,朝鲜狭长的地形对人民军很不利,美国驻日本的陆战一师和步兵第七师显然是他们的预备队,可是至今没有出动,这不是一个好兆头,看来美国人要有大的阴谋和行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参作战室内雷英夫和其他参谋们对朝鲜战局进行着紧张的分析和研究,最终他们针对朝鲜局势归纳出了六点意见,并写成了一份报告准备提交给中央首长,雷英夫代表总参向周恩来和毛泽东做了汇报。总参这份报告的核心内容就是朝鲜人民军不可能取得速胜,美韩联军的军事力量已经远超朝鲜人民军了,此时按兵不动的美韩联军很有可能会利用朝鲜地形在人民军后方实施一次大规模登陆战以彻底扭转朝鲜战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聚精会神地听着雷英夫的报告,他连一句插话也没有说,听完雷英夫的汇报后毛泽东只说了六个字:“有道理,很重要”

更让毛泽东感到无比惊讶的是雷英夫还预测了美军登陆时间和地点。这位刚刚三十出头的中国将军说道:

“我们对9月至11月的朝鲜西海岸海潮做了研究,发现有三个日期可供选择,9月15日、1月11日和11月3日。这三个最佳日期里,各有两天至三天的好时机。仁川海岸可供靠岸利用的时间每十二小时内只有三小时,如果以9月15日为登陆日,那天的涨潮最高时间共两次,一次是上午6时59分,一次是下午日落35分钟后的19时19分。9月15日比另外两次时间相对更有可能,所以我们认为美军极有可能把登陆时间订在9月15日。”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就在麦克阿瑟决定秘密进行仁川登陆的同一天,中国军队就已经算出了自以为天下无敌,洋洋得意的麦克阿瑟二十三天后将展开的登陆战的地点,而登陆的具体时间甚至精确到了分钟,最后的实践证明,中国军队总参的预测与麦克阿瑟的绝密登陆计划可谓是毫厘不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听完汇报后当即下达指示:“立即通知情报部门严密注视朝鲜,立即将总参的看法向斯大林和金日成通报,提供给他们参考,希望人民军后撤和做好仁川港防御的准备”

然而令人叹息的是,中方的情报并没有引起金日成的足够重视,不久后,总参作战室的预测成为了残酷的事实,美军以强大兵力于1950年9月15日在仁川成功登陆,打了朝鲜人民军一个措手不及,后路被断的朝鲜人民军陷入一片恐慌,防线最终全面崩溃。而美韩联军则一步步向朝鲜北方逼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周恩来经过这件事后认识到“小参谋能起大作用”,从此,中国军队总参的职能开始从执行机构向决策机构发生悄然变化。雷英夫也因为自己卓越的贡献,于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终成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高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