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有很多比较有意思的争议,因为版本和传抄的问题而被遗留。比如大观园中妙玉居住的栊翠庵还是拢翠庵就一直有争议,各个版本并不相同。

以回目论,第四十一回,人民文学出版社为“栊翠庵茶品梅花雪”,程乙本为“贾宝玉品茶栊翠庵”,蒙古王府版也是“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脂砚斋评石头记》则是“贾宝玉品茶拢翠庵”。标注批语的庚辰本的也显示为“拢翠庵”。

到底是栊翠庵还是拢翠庵,各方对此并无明确说法,可见“栊”“拢”在各个抄本中或者古本中都是有的。

倒是周汝昌先生的《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采用了“贾宝玉品茶拢翠庵”,并在回后对“拢翠庵”作了点评和解释。

周汝昌:其所居拢翠庵。拢翠者暗喻女子带发修行'拢者梳也。妙玉貌美又未剃发,故于后文引出许多意外艰险情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谈周汝昌对妙玉的评价,只说“拢翠庵”肯定是他对照了多个版本所得之结果。

最后他也说“此回蒙戚二本多存雪芹原笔,信为可实。”

本文之所以采用周汝昌先生的说法,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省却很多校对的力气。

周汝昌先生尽管对他的研究各有分歧,但她看过的很多原本或者是第一代的出版本,是我们无法比的。

就算如今的再版本,也有很多后来编辑修改的问题。

比如君笺雅侃红楼一直诟病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红楼梦》,依据程乙本和庚辰本,却还是做了很多后来的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最大调整就是将第二十八回冯紫英的“喜乐悲愁”酒令顺序给调整成与大家一样的“悲愁喜乐”。看似更合理,其实却将曹雪芹故意设计的与史湘云[乐中悲]曲子的线索全部切断,导致史湘云与冯紫英的姻缘和故事没有了线索。

闲言少叙,拢翠庵也好,栊翠庵也罢,分歧就在这个“拢和栊”上。这两字之所以混淆,在于古人书写时,一旦草书就容易出现一定的形似。加之后来抄书人的理解,便形成了分歧。但其实还另有原因。

按照周汝昌先生的观点,“拢翠庵”从妙玉带发修行来看,是有道理的。

但“栊翠庵”也并非全无道理。

“栊”有多种解释,一为围养禽兽的围栏,比如栊槛。

妙玉自称“槛外人”,与栊翠庵也相得益彰。

一为窗上棂木,指窗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要说到栊翠庵的重点在“翠”不在“栊”的具体影射伏笔。

因为栊翠庵住着妙玉,就是翠玉,就是绿玉,就是黛玉。

妙玉和林黛玉同样出于姑苏,也都是从小有病。也都有出家人度化。不同的是林黛玉拒绝出家病没有好。妙玉选择出家,病却好了。

这就导致妙玉和林黛玉互为影射,二人可谓是镜内镜外。妙玉是出家的林黛玉,林黛玉是没出家的妙玉。

这也是栊翠庵之名的由来。

栊字无论是牢笼也好,窗户也好,都与林黛玉有关系。

比如,茜纱窗下,比如,愿奴胁下生双翼,都可为林黛玉之伏笔。

大观园或者是贾府,就像林黛玉在《五美吟·红拂》说的“岂可羁縻女丈夫”,代表她心中的一种束缚。正是“栊”的第三层含义,指牢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看妙玉说她是槛外人,何尝她又不是被槛内的牢笼给束缚?

回到当初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面对绛珠仙子的情生,神瑛侍者的选择是下凡历劫而逃避。他作为出家人,何尝不也是不能自由,困囿于“牢笼”。

所以,栊翠庵妙玉实际上也是困于牢笼的林黛玉,是她“毋宁死”也不愿意接受的现实。

林黛玉最终十七八岁死去,就是用生命去追寻的一种自由。《柳絮词》她说“嫁与东风春不管,随尔去忍淹留”,就是黛玉求得的一种自由。

题外话,妙玉在请贾宝玉喝茶时拿出自用的“绿玉斗”,不就是林黛玉的象征么?

当初怡红院被题额“红香绿玉”,贾宝玉说“两全其妙”,是伏笔宝黛姻缘。

可惜随后就被贾元春修改为“怡红快绿”,去掉的“香玉和绿玉”,代表元春反对的立场,也是指林黛玉。

贾宝玉不甘心,还想着“绿玉春犹卷”,是薛宝钗提醒他说元春不喜欢“绿玉”,何必与她争弛?

贾宝玉便听从修改为“绿蜡春犹卷”,也代表彻底放弃“绿玉”林黛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妙玉再拿出“绿玉斗”给贾宝玉选择,如果他敢接受,表明宝黛姻缘还有机会。此时妙玉有神谕存在。可惜贾宝玉不敢接受,自然就彻底断绝了与林黛玉的姻缘,只有薛宝钗了。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其实是妙玉在给宝黛钗三人“开示”,注定三人结果。

言归正传,“栊”的最后一个意思是通“拢”,就是梳拢的意思。

明·汤显祖·《紫箫记·审音》:展纤蛾怯的轻寒,軃著春衫,略栊云鬟。

说了半天,所谓拢翠庵与栊翠庵之争,根本就是一回事。无论是“栊”也好,“拢”也罢。都可以是一个意思。

我认为,重点还是在“翠”,引向林黛玉才是正解。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