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自我的修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你不能拿你的尺子去度量他人的人生。更何况,我们也管不了那么多,过好自己的生活,已经足矣。
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不说闲话,不管闲事,不做闲人。
01
不说闲话,是教养
《格言联壁》有言:“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往小处说,闲话不过是茶余饭后的几句八卦吐槽;往大了说,闲话就是对他人肆意揣测、妄议评价的低素质表现。
无论事小事大,你口中每说出一句闲话,你的形象就会在别人的心中大打折扣。
慢慢地,你会发现,愿意和你说话的人少了,愿意听你说话的人也少了。
佛家常说“口业”,嘴中说出伤人的闲话,就是在给自己造业。
谈是说非的闲话,还能杀人不见血,但口业造多了,报应迟早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俗话说:“水深不语,人稳不言,心存善念,行则久远。”
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和善良,就是管住嘴,不说闲话。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就没资格在背后搬弄是非、评头论足。
做人,不能随波逐流,要学会做一个不听嚼舌之音、不言他人之事的智者。
心存善念,慎言慎行,不说闲话,是处世的智慧,也是我们一生的修行。
02
不管闲事,是修养
《醒世恒言》里讲:“事非干己休多管,话不投机莫强言。”
现实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状况是,不扫自己门前雪,爱管他人瓦上霜。
多少人,放着自己千疮百孔的生活不管,孜孜不倦于关心别人的生活,以为给人帮了大忙,其实很可能是在帮倒忙。
《庄子·应帝王》有一则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忽乃相遇於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欲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当倏和忽凿完七孔,混沌竟然一命呜呼了。
本来,混沌没有七窍过得很舒坦,倏和忽非要“己所欲,施于人”,硬生生把混沌搞死了。
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礼貌,是不多管闲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舒服的生活方式,柴米酱醋的生活,有人弃之如敝履,有人却甘之如饴,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有自己愿不愿意。
别人的事儿,不要轻易去管或者下评判。宋代诗人陈郁《苦吟》有言:“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别人的生活,不管是糟糕还是美好,维持淡然就好。
最好的生活态度应该是,过好自己,悦纳别人。对于别人,始终保持一分距离和关注,但不必过分打扰。哪怕是助人为乐,也要学会审慎思量、不能鲁莽行事,不越界,不逾矩。
有理性、有原则的帮助,不仅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更是对他人应有的尊重。
所以,不如把管闲事的时间,用来充实自己,专注走好眼前的路,活出自我的精彩。
《菜根谭》有言,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少管闲事,少操闲心,生活就没有那么累人。不自找麻烦,多把心思花在自己身上,才能在喧嚣的尘世中,活得气定神闲。
03
不做闲人,是保养
中国有句古话:“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快活。”
忙里偷闲是福气,可闲着闲着人就会泄气,或许还会变成一场灾难。
洪应明说:“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
人是不能太闲,闲久了,努力一下就以为是拼命。
在这个世上,每个人想要的所有东西,其实都是明码标价的。
你要好的工作,就要拼尽全力去争取;你要好的生活,就要勤勤恳恳去努力。
忙的人生,充实有滋味;闲的人生,空虚又无聊。人生路漫漫,还是要将日子过充实才有意义。
绘画大师齐白石70岁时,依旧坚持每天作画。不断精进自己的画技,不让自己在一天中处于空闲。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90岁时,依旧坚持在田间里搞科研。即使参加一些表彰活动,他也表示自己放不下那些水稻。
北大终身教授季羡林,在他90岁时,每天依旧四五点钟起床。白天坚持教学工作,晚上还要抽几个小时读书治学。
他们活得充实,也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自己的成绩。
《劝民》中说:“不见闲人精力长,但见劳人筋骨实。”
人在忙碌的时候,会忘记自己的年龄。他们会将日子过得更充实,心情愉快了,身体也会越活越年轻。
人不能太闲不能太懒,一闲一懒很多的毛病都出来了。
无所事事地打发时间,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但回过头看,什么都没有留下。
所以,即使在闲的时候,也要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让自己的日子过充实。等以后回想过去时,才不会有遗憾。
古语说:“人闲是非多,百忙解千愁。”人一旦忙起来,就不会给烦恼留缝隙。行走于人世间,可以适时闲下来调整自己,但不能让太闲荒废自己。
人生苦短,让自己忙起来,才有可能看到更多的美景,登上更高的山峰。愿你我都能在人生路上,忙得有滋味,闲得有价值,遇见更好的生活!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