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笔者的小女儿第一天在成都上小学。中午一点过,家长群里接到班主任老师的紧急通知,让家长们立即去接小孩放学。
比此前学校通知的放学时间提前了近两个小时。
到了学校门口,已有不少家长围在学校门口准备提前接小孩回家。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老太太来回在学校门口走动,情绪激动的大声骂着XX部门不作为。这么热的天为什么要让学生上学,不像周边其他多个城市,早已发布公告,学生延迟一个星期入学。
这只是今天中小学生在高温下照常入学引发争议片段中的一个。
网络上,有学生在教室集体手拿扇子降温的场景,有家长掏钱买冰块送到学校教室降温的,还有传闻多名学生中暑后被救护车急救的......
这座城市中小学生冒着高温正常入学,与周边重庆、南充、遂宁、泸州、自贡、内江、眉山、乐山、广安、达州、资阳、宜宾等城市延迟一周开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在高温下坚持上学对身体的危害。
同时也让没有像其他城市一样延迟开学的教育主管部门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舆情冲击。
傍晚,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通过媒体解释了为什么没有像周边其他城市一样延迟开学:
“此前,8月29日,成都市气象部门下调高温橙色预警为蓝色预警,显示未来几天将逐步降温,因此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秋季开学时间定为按原定计划执行”。
同时还在新闻中强调,“9月2日上午10时,成都市气象台更新高温橙色预警信号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而今天正是全市中小学正式行课的日子”。
从上述澄清看,教育局作出不延迟开学看似是有依据的。
依据的是气象部门所作的天气预报。
而且开学第一天因为高温出现的种种状况,也是因为气象部门在今天上午10点才将高温橙色预警升级为高温红色预警。这个时候,数十万计的学生已经冒着高温坐在教室里面了。
教育局以这样的解释为自己澄清,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
气象部门对近期天气没有作出准确的判断,显然是引发这次混乱开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如果这口锅完全由气象部门背,也不是很公平。
因为这么多年,气象部门在很多人印象中不能精准的预测天气并不是一件新鲜事。而且随着全球气温不断创新高,气候形成越来越复杂,气象部门也有理由为自己不能准确预报天气开脱。
教育部门制定是否延期开学决策时应该考虑到气象部门不能作出准确天气预报的因素。
另外,虽然这次有多个城市因为持续的高温作出了延迟开学的决定,同时也有成都这样依据天气预报作出不延迟开学的城市。但笔者就没有看到由教育部门制定的学校是否延迟开学的相关制度。
哪种气候下学校必须延迟开学,哪种气候下可以不延迟开学,并没有看到教育部门有相应的制度设计。
今天新闻说,成都市教育局要求各区(市)县或学校根据《四川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防御指南》来实际做出包括停课停学、调整教学时间、暂停户外活动等灵活安排。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防御指南》这样的指南,显然是针对全社会,各个行业、各个群体。对于这样框架性的指南,细化到中小学生这样的未成年群体,显然不会给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就像今天这样在开学第一天高温考验下,一些老师可以停留在有空调的办公室,少数私立学校教室也设置有空调,但很多学校学生教室没有空调。
学校老师和学生,不同学校的学生,面对同样的高温,不同的环境下,也有着不同的承受能力。
这些需要教育部门作出更细的学校应对异常天气规则。
随着全球逐步变暖,未来像今天这样中小学生在开学第一天就经历了高温带来的冲击,这样的极端天气相信会越来越多。
需要教育部针对学生制作出更完善、更科学的应对极端天气指南,要考虑到高温下很多学生是坐在没有空调的教室中。(文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