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说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教育本质,就这些问题谈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说下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的目的。
站在学生角度,学校教育是为了:涨学识、明事理。
站在家庭角度,学校教育是为了:青出于蓝胜于蓝,后辈超过前辈。
站在教师角度,学校教育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站在学校角度,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站在社会角度,学校教育是为了:筛选社会主义接班人。
由此可见,人是需要接受学校教育的,无论为自己还是为社会,总要有基本素养。当然,目前社会环境下,不接受学校教育也不会饿死,也能生存,只是会比较辛苦而已。
《大染坊》中陈六子说:“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四等人怎么教也教不会。”,一等是极其罕见的,四等也很少,绝大部分人是二等、三等。
所谓学霸就是又聪明又勤奋的人,所谓学渣大概率是又笨又懒(或者说不开窍)的人,大部分人居两者之间,所以才有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大家比的是超过同水平的人,让自己向山顶逐步攀登,而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人掉队,这个过程就是社会的筛选过程,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筛选。
一生当中,学生阶段是比较单纯的,无需队友配合,只需自己努力就行,不存在猪队友拖累的问题。当然,学习是很难的事情,也是很痛苦的事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攀登的过程虽然痛苦,但登顶之后则是另一番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普通人虽然可望而不可及,但知书达理还是必须要具备的,而这也是通过学习得来的。
在说下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也就是常说的家教,主要是品德修养方面的教育。接人待物、为人处世,在人类社会中生活,这些都是必须的基本能力,而这些主要靠父母从小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父母的人品修养决定了孩子的基本教养;三岁看大、六岁看老,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极其重要。
题主说到的设立专门家庭课堂,开发家庭教育体系,大概率是不现实的。
首先能力不足,莫说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创新应用,就算是传统的识文断句,绝大部分家长都是没有能力教授的,自己懂和能教懂完全是两码事,“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小学内容都这个样子,还指望靠自己教让孩子成才吗?
其次环境不够,教育不是闭门造车,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就拿题主说到的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圈在家里的孩子能碰到什么问题呢?没和同学一起踢过足球,如何知道配合的乐趣?没和同学一起拔河,如何知道团结就是力量?没和同学比过成绩,如何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校就是一个缩小版、纯净版的社会,学校教育就是社会教育的铺垫,没有这个预科学习的过程,到社会上可能都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共事。
总之,人是群居动物,要在社会中生存、生活,就必须接受教育。
最后说下教育的本质。
教育,教授陪育,教授知识道理、陪伴爱护抚育。
教育,所有动物都有,不是人类专属。
人出生后,在物理层面和小猫小狗没有区别,只是一个小动物。《人猿泰山》中的泰山,虽有人的外形甚至智慧,但不能称之为人,而是被称为人猿:人形猿猴,原因是他从小接受的是猿类教育而不是人类教育,他有猿类的生存技能,但没有人类的生存技能,即使他很聪明也无法进入人类社会生活,要想进入人类社会生活,就必须重新学习和接受人类社会的教育。
从泰山的例子可以分析得出人类教育的本质:让人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