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89年那会儿,我娶了个无人敢娶的女人,村里人都笑话我。可谁能想到,这一步看似糊涂的决定,却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最后连那些笑话我的人都羡慕起我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叫王建国,1962年出生在河南省新安县的槐树村。咱们村地处山区,土地瘦薄,人均不到半亩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种地刨食。爹娘就我一个独生子,从小对我寄予厚望,盼着我能考出去,跳出农门。

可惜我脑子不够灵光,小学毕业就开始在地里帮工。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跟着爹下地干活。夏天顶着烈日插秧、除草,冬天顶着寒风翻地、施肥,一年到头都被晒得黑黢黢的。虽说辛苦,但这日子也有滋味。每到收工时分,看着满田的庄稼,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踏实。

村里人都说我老实巴交,干活麻利。到了适婚年龄,媒婆张大妈没少上门说亲,可都没成。有嫌我家穷的,有嫌我没文化的,更多是嫌我木讷的。我也急,可又有啥办法?只能听天由命,继续埋头干活。

1985年春天,我23岁那年,村里来了个女知青当代课老师,叫李巧云。那天我正在村口的田里翻地,远远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背着书包走来。等她走近了,我才看清她的模样:皮肤白净,眼睛大大的,鼻子小巧,嘴唇薄薄的。唯一让人觉得遗憾的是,她左脸上有一道明显的疤痕,像道闪电似地从太阳穴一直延伸到下巴。

"同志,请问槐树村小学怎么走?"她怯生生地问我。我愣了一下,憨憨地指了指村头的方向,"往前走,过了那棵大槐树就是了。"她笑着道了声谢,转身走了。我看着她的背影,心里突然泛起一阵涟漪。

从那以后,我常在田间地头遇见李巧云。她总是背着书包,匆匆往学校赶。有时候我们会打个照面,她总是礼貌地冲我点点头。我呢,就憨笑着挥挥手。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开始留意她的一举一动。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着今天能不能在田里遇见她。

村里人都说李巧云有文化,会教书。可也有人背地里嘀咕,说她长得好看,就是脸上那道疤太碍眼了,怕是难嫁人。我听了这话,心里不知怎的就有点不是滋味。

有一天,我在村口的小卖部买烟,碰巧遇到了张大妈。她神神秘秘地凑过来,说:"建国啊,你看那个李老师咋样?听说人家可是高中毕业呢,在城里当过工人。要不要大妈给你说说?"

我一听,心里砰砰直跳,脸都红了。支支吾吾半天,才说:"大妈,您看着办吧。"张大妈一拍大腿,"得嘞!包在我身上。"

就这样,张大妈开始张罗我和李巧云的事。可村里人知道后,都笑话我不自量力。有人说:"就你那样,还想娶个城里姑娘?做梦呢!"还有人说:"人家可是知青,咱村谁家高攀得起?"更有人说:"你是不是眼瞎啊?没看见人家脸上那道疤?谁家姑娘不比她强?"

这些话传到我耳朵里,我心里难受,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我爹娘知道后,也劝我别犯傻。爹说:"儿啊,咱农村人就得找个农村媳妇,好相处。城里来的,能看得上咱们?"娘更是直接:"那姑娘脸上有疤,多晦气啊!再说了,人家有文化,你跟人家咋说话?"

我低着头,一言不发。心里却在想:李巧云多好啊,温柔善良,还有学问。那道疤算什么?再说了,我觉得那道疤反而让她更特别,像天上的闪电,漂亮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村里人议论纷纷的时候,我鼓起勇气,主动去找李巧云搭话。记得那天是个周末,我特意梳了梳头发,换上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走到学校门口。

李巧云正好从学校出来,看见我站在那里,有点惊讶。我憋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说:"李...李老师,我...我想跟你学点文化,可以吗?"

她愣了一下,然后笑了:"当然可以啊。你想学什么?"就这样,我开始常常去找李巧云学习。起初是认字,后来慢慢学到写信、算账。李巧云教得认真,我学得也用心。慢慢地,我发现自己不再那么笨嘴拙舌了,说话也利索了不少。

有一次,我在田里干活,看见李巧云拿着一大捆柴往家走。我赶紧跑过去,说:"李老师,我帮你拿吧。"她笑着说:"不用麻烦你。"我不由分说,接过柴火,跟在她身后往村里走。

路上,我鼓起勇气问她:"李老师,你...你脸上的疤是怎么回事?"我话一出口就后悔了,生怕冒犯了她。

李巧云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小时候家里走水,我被烧伤了。"她顿了顿,又说:"其实我不在乎这道疤,只是有些人看着不舒服。"

我听了,心里一阵难过,脱口而出:"我觉得一点都不难看,反而很特别,像天上的闪电。"李巧云愣住了,然后噗嗤一声笑了:"王建国,你可真会说话。"

从那以后,我和李巧云的关系亲近了不少。我常常帮她干些重活,她则教我读书写字。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对她的感情越来越深。

可村里的闲言碎语却越来越多。有人说我痴心妄想,有人说李巧云在耍我玩,更有人说我们不登对。这些话传到李巧云耳朵里,她开始有意疏远我。

我心里急,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正巧这时候,村支书李大柱找我谈话。他说:"建国啊,我看你小子不错,勤快肯干。我有个想法,你愿不愿意去学点新本事?"

我一听,眼睛都亮了:"啥新本事?"

李大柱说:"县里要开办养猪培训班,我想派你去学学。咱村的地少,光靠种地可不行,得想法子多挣钱。"

我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心里想着,要是学会了新本事,或许能给李巧云留下好印象。

就这样,我去县里学了一个月的养猪技术。回来后,我把学到的东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巧云。她听得很认真,还说:"建国,你真厉害,学得这么快。"

我听了这话,心里美滋滋的。可是,当我鼓起勇气想要表白的时候,李巧云却说:"建国,你是个好人。但是我们不合适,你还是找个村里的姑娘吧。"

我一下子蔫了,好几天都提不起精神来。爹娘看我这样,也着急,劝我放弃:"儿啊,爹娘不是说你,你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哪能般配到一起去?"

可我就是放不下。我想,既然学了新本事,那就干出个样子来,让大家看看。我跟李大柱商量,想在村里办个养猪场。李大柱很支持,还帮我跑手续、借钱。

就在我忙着筹备养猪场的时候,村里来了个新来的知青,叫王铁蛋。这个王铁蛋长得人高马大,嘴巴又甜,很快就跟李巧云熟络起来。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9年春天,我27岁那年,养猪场终于建起来了。开业那天,全村的人都来看热闹。我站在猪场门口,心里既紧张又自豪。

李大柱来捧场,拍着我的肩膀说:"建国啊,你小子行啊!这么快就把猪场办起来了。"

我憨厚地笑笑,心里却在想:也不知道李巧云来了没有?

正想着,就看见李巧云和王铁蛋一起走过来。我心里一沉,强作笑颜迎上去:"李老师,你...你们来了。"

李巧云笑着说:"恭喜你啊,建国。没想到你还真把猪场办起来了。"

王铁蛋在旁边插嘴:"就是啊,老王,你可以啊!不过养猪多臭啊,可别把村里都熏跑喽!"

我听了这话,心里不舒服,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回应。正在这时,我爹过来了,拉着我的手说:"儿啊,爹为你骄傲!"

我看着爹满是皱纹的脸,突然感觉鼻子一酸。这些年,爹娘为了我 操碎了心。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猪场经营好,让爹娘过上好日子。

养猪场开张后,我每天起早贪黑地忙活。喂猪、打扫猪圈、给猪打疫苗,事无巨细我都亲力亲为。慢慢地,我的猪场有了名气,附近的村子都来我这里买猪仔。

李巧云有时会来猪场看看,每次来都会夸我几句。我心里美滋滋的,干劲更足了。

可好景不长,1989年夏天,猪场突然爆发了一场猪瘟。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求医问药。可是,猪还是一天天地死去,我的心也跟着一天天地凉了下去。

村里人又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我命不好,有人说我手艺不行,更有人说我是在自取其辱。我爹心疼我,偷偷跟我说:"要不咱就不干了吧,回去种地总不会饿死。"

我咬着牙说:"不行,我不能放弃。"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李巧云来了。她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就帮我打扫猪圈、喂猪。我惊讶地看着她,她却笑着说:"别傻愣着了,快去找兽医啊!"

我这才如梦初醒,连忙骑上自行车,往镇上赶。好不容易请来了兽医,总算控制住了疫情。

等忙完这一切,已经是深夜了。我和李巧云坐在猪场外的小板凳上,看着满天繁星。

我鼓起勇气,对她说:"巧云,谢谢你。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李巧云轻声说:"建国,其实我一直在关注你。这些年,我看着你是怎么努力的。你知道吗?你比任何人都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