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1882—1948 年)。1924 年 10 月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政权,组建国民军任总司令。1926 年加入国民党。北伐战争开始后,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1936 年 1 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1937 年 11 月被撤去指挥作战的职务。抗日战争胜利后,主张和平、民主。1946 年 9 月以考察水利专使名义出访美国。在美积极支持国内人民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1948 年初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8 月离美回国途中遇难。
在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和冯玉祥的交往过密,在交往中,冯玉祥对周恩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他的眼中,周恩来是一位“识大体、明大义,同时又很能忍耐”的人。
1938年2月14日,周恩来看望冯玉祥。对于当时的抗战局势甚为担忧的冯玉祥向周恩来请教办法。周恩来向他分析了抗战的形势以后说道:
“今天,日寇对我国实行全面的进攻,我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
同时向他表达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对此,冯玉祥表示赞同。冯玉祥又问了周恩来对抗战前途的看法,周恩来则表示:
“由于当前抗战还存在弱点,在今后抗战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许多挫败,因此要看到这场战争是艰苦的持久战。”
同时向冯玉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通过这次的谈话,冯玉祥对周恩来甚是佩服,第二天写下了八个大字“吃饭太多,读书太少”,以表达对周恩来的钦佩之情。
冯玉祥是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主张团结抗日的。和周恩来的每一次对话,他都深受启发。也对团结抗日增加了许多的认识。此后,冯玉祥和周恩来精诚合作,为坚持抗战而奔走。
1946年校场口事件之后,被蒋介石逼走美国考察水利并被强制退役。(校场口事件指的是1946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破坏民主、殴打群众和政协代表的血案。)
虽然冯玉祥被逼远走美国,但是他的心一直牵挂在国内。1947年,冯玉祥在美国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内战和独裁。积极支持国内的民主运动。并且以自己20年的经历写下了《我所认识的蒋介石》,对蒋介石的专制独裁作了大量批判。
1948年,民革成立,当选为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主席。1948年7月31日,受中央邀请回国参加政协会议筹备工作,但是不幸的是在黑海遇难,死于大火。
1941年,在冯玉祥60岁生日的时候,周恩来给冯玉祥送去了祝词:
“焕章先生六十岁,中华民国三十年。单就这三十年说,先生的丰功伟业,已举世闻名。自滦州起义起……先生在不得志时,从未灰过心,丧过志。在困难时,也从未失去过前途。所以先生能始终献身于民族国家事业,奋斗不懈,屹然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先生的德功,决不仅此。我祇就现时所感到的写出。先生今届六十,犹自你小伙子,而先生的体魄,亦实称得起老少年。国家今日,尚需要先生宏济艰难,为民请命,为国效劳,以先生的革命精神,定能成此伟大事业,不负天下之望。趁此良机,谨祝先生坚持抗战成功,前途进步无量!”
祝词对冯玉祥作了全面中肯的评价。表达了周恩来对冯玉祥的祝愿。
周恩来曾经评价:冯玉祥将军是一位从旧军人转变而成的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虽然和所有的历史人物一样,由于政治视野的局限,在他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瑕不掩瑜,冯玉祥将军为中国民主事业的贡献,将是永垂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