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榆林,是一座有着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这里也孕育出了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是《贯彻司法工作正确方向》的诞生地,“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等司法理念至今沿用、历久弥新。为深入挖掘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榆林根脉,讲好榆林红色法治故事,推动红色法治基因在榆林法院得到更好的传承。

从即日起,我们将陆续发布榆林地区的红色司法历史、红色司法故事、红色司法人物,解码红色法治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夯实思想根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维德(1918-1977),中共党员,祖籍是陕西省绥德县满堂川小窑沟村,后随父亲落户于义合西直沟村。土地革命时期,他先是加入儿童团,后加入地方赤卫队,曾追随义合党组织负责人霍维德,为革命做了一些秘密工作。1935年,郭维德参加绥德东区红军游击队,担任副队长、队长等职务。1941年,郭维德当选本村自卫队排长,1942年7月担任西直沟村行政主任,后担任义合市市长(相当于乡长)、义合十乡支部书记等职。借助于他的特殊身份,郭维德积极投入乡村矛盾纠纷化解,形成了独特的调解方式,成为陕甘宁边区民间调解的代表。1944年11月被评为绥德分区“民事调解劳动英雄”,同年年底出席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表彰大会,被授予“特等劳动英雄”。解放战争中参加解放军,解放后,历任甘肃省委基建处处长、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管理处处长。文革期间受到迫害,文革结束后平反并恢复工作。1977年因病逝世,享年59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陕甘宁边区的人民调解运动开始于1943年前后,逐渐出现了调解模范村、乡和模范人物,习仲勋在边区绥德分区司法会议上提到的王德彪、郭维德、刘玉厚、马相明四人均为绥德的人民调解力量,其中郭维德的调解工作方法多次得到边区政府和高等法院的“官方”肯定,他调解的典型案例和调解经验先后两次被《解放日报》报道推广。

1944年6月7日,边区政府发布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指示信——关于普及调解、总结判例、清理监所指示信》中多次提到了“郭维德”,郭维德调解工作经验与成绩首次得到了边区政府“官方”的肯定:绥德西直沟村主任郭维德会调解,几年来没有人向政府打过官司,成为民间调解的模范村。这样的村子,不仅没有为争讼而费钱费时,而且大家必然和睦,肯互助,坏人坏事自然少,生产可以提高。各地要学习西直沟,学习郭维德,要号召劳动英雄、有信仰的老人和公正人士参加调解,会调解、调解有成绩的人,应受到政府的奖励和群众的尊敬。要选拔出调解英雄,因为他为人民做了好事。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百分之百的争执,最好都能在乡村中由人民自己调解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陕甘宁边区召开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代表大(1944年12月22日—1945年1月14日)

在1944年12月22日至1945年1月14日期间召开的边区第二届劳动英模代表大会上,郭维德更是同吴满有、陈德发、赵占魁、石明德等其他73人被边区政府授予特等劳动模范,收到了政府的传令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0年夏-1973年7月,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政法组(行署东院)旧址

绥德县义合市西直沟村,过去曾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全村75户,333个村民,“二流子”和“半二流子”很多,经常发生不可和解的纠纷。郭维德被选为村主任和被评为调解模范后,村里安置了12个移民,改造了16个“二流子”,全都参加了生产。村里除了做小生意的,全都参加了变工队。妇女成立了合作社,个个纺织,还连娃娃们都发动起来,每天早上检查懒汉。村里成立了六个识字组,经常给大家读报纸,讲时事。西直沟村成为人人早起、家家沤粪、丰衣足食、和睦愉快的模范村。1943年后村里发生了不少民事纠纷,但从未打过官司,都在村内得到解决,如李生荣欺辱伯父案、郝家哥哥与弟媳闹架案、刘建功妻子造谣案、常向珍持刀欲杀妻案等。在两三年内,郭维德替全村老百姓解决了大小70多起纠纷。尤其是在租佃关系的纠纷中,非常合理地维护双方利益和情感,使群众免去了打官司要花费的大量时间、金钱,节省劳力财力以从事生产,维护了矛盾双方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日报》以“民间调解的模范村——西直沟一年半以来民事纠纷均在村内解决”为题,介绍了绥德分区郭维德调解的典型案例和调解经验。

1944年5月8日、1945年1月9日,《解放日报》先后以“民间调解的模范村——西直沟一年半以来民事纠纷均在村内解决”“郭维德创造调解模范村”为题,介绍了绥德分区郭维德调解的典型案例和调解经验。

编辑:李华菊

整理:班雄虎

审核:张建磊

榆 林中院宣教处制作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