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的一个春日,北京的中南海迎来了一场关键的会谈。

万里,这位在北京市委书记任上展现出卓越领导能力的老革命,原本被安排前往湖北担任省委书记。

谁也没想到,临行前夕,这一决定突然被改变,他的职务被降格为湖北省委第二书记。

就在万里心中疑虑未解时,他接到了邓小平的召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邓小平的办公室里,邓小平仔细询问了万里对新任命的看法,语气中却似乎另有深意。

随着对话的推进,邓小平突然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建议:“万里,你愿意去安徽吗?”这一提议出现在何时?安徽到底发生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里在北京的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

1973年5月,万里重新投入工作,被任命为北京市委书记。

刚上任不久,万里便组织了多次会议,聚焦于北京市的交通拥堵和城市污染问题。

他提出,首都的面貌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和居民生活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万里特别强调了公共交通系统的优先发展

他指导北京市加快地铁建设,提出增加公交车线路,以缓解日益严重的地面交通拥堵。

同时,他还推动了环路系统的建设和旧城区的改造计划,旨在优化城市布局,提升交通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环境保护方面,万里审时度势,倡议实施更为严格的工业排放标准。

他经常到访工厂和重工业区,直接与工厂管理层对话,了解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措施。

在一次视察北京市一家大型钢铁厂时,万里强调,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负起环境责任,切实采取措施减少废气和废水排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万里还特别重视绿化工程,他支持并推动了北京市“植树造林”计划,旨在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微气候。

他经常亲自参与植树活动,和市民一起植树,增强了这一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万里的领导下,北京市的城市面貌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

新建的地铁线路逐渐投入使用,城市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工业区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绿化面积扩大,市民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这一系列措施使北京在向现代化国际都市迈进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里与邓小平的湖北调动和安徽改命

1977年,中央原本计划将万里调任湖北省委一把手,但由于形势的变化和工作需要,这一计划发生了改变,万里最终被任命为湖北省委的第二书记。

尽管这一安排不如预期,但万里依旧毫不动摇,准备前往湖北履新。就在他即将离开北京的前夕,邓小平安排了一次与他的会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南海的会面中,邓小平开门见山地询问万里对于此次调任湖北的看法。

面对邓小平的提问,万里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表态,表示自己完全服从党中央的安排,无论到哪里工作,他都会尽心尽力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他的话语简短有力,透着坚定的信念:“全凭党中央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小平对万里的态度感到满意,但他并未就此结束话题。

接着,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询问万里是否愿意前往安徽省工作。

邓小平解释说,安徽省的情况非常复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遭到严重破坏,急需一位有能力的领导者去那里主持大局,推动改革,扭转局势。

这一任务无疑比在湖北的工作更加艰巨,责任也更加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里听后,没有任何迟疑,再次表达了对中央决定的服从。

他依然保持着那种简洁明快的作风,重复道:“全凭党中央安排。”

他的回答既表明了他对党的无条件信任,也显示了他随时接受更大挑战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之后,邓小平与华国锋就此事进行了深入的商讨。

邓小平详细说明了安徽的紧迫局势,华国锋在听取了邓小平的意见后,对此表示认同。

因此,他同意了邓小平的提议,决定让万里前往安徽担任领导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徽的经济困境

万里到任安徽后,立即感受到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压力。

安徽省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都处在困境之中,农民的生活尤为艰难。

万里并没有急于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而是决定先到基层去看看,摸清真实情况再做决定。

他带着几名随行人员,轻车简从,没有铺张,也没有通知地方官员,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要去基层调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里一行人走访了几个乡村,他选择的路线大多是偏远的地区,这些地方的农民生活条件最差,问题最为集中。一路上,万里尽量与当地的百姓接触,问他们今年的收成如何,家里的口粮够不够,孩子们上学有没有困难等。

他的言辞朴实,态度亲切,很快拉近了与农民的距离。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万里遇到了一位刚刚干完农活准备回家的老农。

看到这位农民满头大汗,万里主动走上前去跟他搭话,问道:“老乡,今年地里的庄稼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位老农抬头看了看万里,略显犹豫,但看到万里态度诚恳,也就放下了戒心,答道:“庄稼不怎么样,今年天气不好,地里的收成很差。”

万里又追问:“那现在家里粮食够吃吗?”

老农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现在地里种出来的粮食,还不够一家人填饱肚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里听完,继续问道:“你对未来有什么希望吗?”

老农思索了一下,然后拍了拍自己的肚子,回答说:“能吃饱饭就行,别的我也不敢想太多。”

这简单的一句话,让万里感受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也明白了当前的困境有多么严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8年安徽的自然灾害

1978年,安徽遭遇了几十年一遇的严重自然灾害,整个省的农田几乎全部绝收。

田野里,原本应当绿油油的庄稼此时却干枯发黄,满目疮痍,农民们的脸上写满了无奈和焦虑。

面对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安徽全省的生产和生活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关键时刻,作为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挺身而出,展现了他出色的危机管理能力。

万里首先意识到,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不被进一步恶化。

于是,他立即决定向中央政府申请紧急救灾援助,以求在短时间内获得必要的物资支持,缓解饥荒的压力。

万里和省委的几位主要领导商量后,迅速起草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向中央反映了安徽的严峻形势,并请求中央能够迅速拨款和调拨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仅仅依赖中央的援助显然不足以彻底解决问题。

万里明白,必须在省内采取更加灵活和大胆的措施来应对眼前的困局。

经过深思熟虑,他提出了一个当时看似冒险却非常务实的建议:将那些由于干旱和灾害无法耕种的集体土地,临时租给农民个人耕种。

这样一来,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条件,尽快种下适合生长的作物,争取在入冬前收获一茬粮食,至少能够缓解粮食短缺的燃眉之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建议一经提出,便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在那个时候,集体化是农村生产的核心原则,而万里的提议显然有违当时普遍推崇的集体主义精神。

省委的几位常委一开始也有所顾虑,担心这会被视为退步,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政策争论。

但万里态度坚决,他认为当前形势异常严峻,不能拘泥于形式上的原则,而要实事求是,灵活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万里召集了一次紧急会议,在会上他详细阐述了这一建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他强调,现在不是拘泥于理论教条的时候,而是要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解决粮食问题才是首要任务。

经过一番深入讨论和权衡,省委的多数常委最终被万里的决心和现实考虑所打动,决定支持他的提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省委的支持下,这一救灾方案迅速在全省范围内实施。

万里要求各地的县委书记和乡镇干部亲自监督这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土地及时分配给那些有能力耕种的农民。

同时,他还特别指示,要确保这些临时租种的农民能够获得必要的种子、工具和技术支持,以提高耕种的成功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大量农田迅速恢复了耕作活力。

那些原本由于灾害而荒废的土地上,重新出现了农民忙碌的身影。

他们在地里辛勤劳作,争分夺秒地种下了能够快速成熟的作物。

尽管灾害带来的影响依然存在,但通过这种灵活的应对措施,安徽的粮食生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里的领导风格

除了农业,万里还非常重视安徽的工业发展。

他意识到,安徽的工业基础薄弱,需要在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上下大力气。

为此,他推动了多项工业改革措施,鼓励地方企业引进新技术,改造老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社会发展方面,万里也没有忽视。

他特别关注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发展。他主张在全省范围内加强基础教育建设,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办学条件,使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对于医疗卫生,他强调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确保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居民能够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这些实践,安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逐渐好转。

粮食产量稳步提高,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工业企业也在改革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万里主张的“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方针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实施,成为了推动安徽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参考资料:[1]刘以顺.万里对安徽农村改革的重大贡献[J].理论建设,2018,34(6):34-3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