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消费财研社
今年上半年,乳制品行业整体依然处在“逆风局”之中。
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1、2022、2023年乳制品全渠道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90%、下滑6.50%、下滑2.40%。2024年上半年,乳品市场全渠道销售增速为下滑2.5%。
在这样的行业大环境之下,哪怕是如伊利、蒙牛一般的乳业巨头,也难免会感受到增长压力,而一些中小乳企和乳业上下游企业,甚至面临业绩大幅下滑甚至同比转亏的发展困境,能够实现净利润水平增长的企业更是显得尤为可贵。
与此同时,乳企“规模效应”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由于在可比的情况下营收越大规模越大,各种成本也会越低,乳企的品牌力和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也就越强,长期看乳制品行业“强者恒强”的局面依然不会改变。
对比伊利和蒙牛公布的半年报数据变化,也可以发现一些端倪。今年上半年,伊利实现营收596.96亿元,同比下滑9.53%;归母净利润75.31亿元,同比增长19.44%。蒙牛上半年实现营收446.7亿元,同比下滑12.6%;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下滑19%。
可以看到,蒙牛和伊利两家乳业巨头上半年营收都下滑了,但是伊利的下滑幅度更小,而且净利润依然达到将近20%的增速水平。在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伊利可以实现净利润逆势增长,主要是因为奶粉销量的提升及规模效应的加持。
据2024年中期财报,今年上半年伊利奶粉及奶制品板块确实表现不错,实现营收145.09 亿元,同比增长 7.31%。
其中,“伊利”品牌婴幼儿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同比提升 1.7 个百分点,公司整体婴幼儿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达到 16.9%,销售额实现逆势增长;成人奶粉业务零售额市场份额较上年同期提升 0.5 个百分点,达到 24.3%,继续稳居市场第一。
除了奶粉业务,伊利上半年的奶酪业务线下零售额市场份额约 18.8%,较上年同期提升 1.2 个百分点;而面向餐饮专业客户的餐饮 B2B 业务,也实现了营收双位数增长。
根据中期财报,伊利主要产品市场份额仍在提升。结构上,常温白奶、低温白奶、低温酸奶线上、线下零售额市场份额均得到提升。
根据尼尔森数据,上半年,伊利白奶业务的市占率有所增加,其中,金典的表现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臻浓同比增长36.5%;有机白奶业务增速也同样优于行业。
但受到行业大环境和公司产品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伊利液体乳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368.87 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了13.05%。
不过,新消费财研社从伊利股份8月30日举办的业绩会中了解到,经过年初调节奏、促动销等措施,进入7月以来伊利液奶业务渠道体系稳中向好,终端市场环比明显改善。伊利也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经过上半年的调整,虽然从出货端来看对于公司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从终端表现来看,公司的表现依然领先于行业。
此外,受市场变化影响,伊利冷饮业务也面临着阶段性挑战。上半年,伊利冷饮产品收入73.22亿元,同比下降20.04%,但目前其冷饮业务的库存在整个行业中依然处于最好水平。
据了解,面对冷饮市场的挑战,伊利快速调整经营策略,在渠道端,协助经销商消化库存,并通过加强冷柜投放等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行业渠道健康发展;在产品端,以快速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基准,进一步提升产品质价比。
伊利表示,长期来看,随着消费力恢复和新的户外消费场景的拓展,冷饮行业有望快速回归稳健增长轨道,而行业集中度也将稳步提升。公司将通过加码新品创新,加强品牌年轻化属性,提升产品口碑和知名度,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的领先优势。
事实上,在我国乳制品行业如今的发展阶段中,有挑战更存机遇。从整个消费品行业来看,乳制品还是相对刚需的,这一行业也还是相对稳定的。随着中国乳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以及中国乳业品牌的竞争力增强,消费者对中国奶粉产品的信心及消费偏好持续提升,国内奶粉行业在中长期仍有望实现持续稳健发展,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人民健康意识将不断增强,行业供需也将逐渐回归平衡。”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着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和乳品供给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中国乳业消费潜力仍将持续释放,龙头企业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对于下半年及全年业绩,伊利也向市场释放了良好的预期和信心。伊利表示,公司液奶渠道已经基本调整结束,这给下半年业务恢复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下半年液奶业务能够实现较好的恢复。随着奶粉、奶酪等业务的恢复和增长,下半年经营将更健康稳定,业绩有望实现改善。
值得关注的是,伊利还在业绩会上再次强调,会努力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未来几年公司会保持分红率不低于70%,同时分红额也能够实现持续增长。在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除了持续高比例分红之外,伊利也在通过回购注销等方式,提升股东回报。
据伊利4月29日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拟以不超过41.88元/股的价格,回购金额不低于10亿元且不高于20亿元的公司股份。回购股份将全部予以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