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某教授振振有词地说:“新加坡全民免费医疗,只用了不到4%的GDP支出,我们花了超过7%了,我们啥还没给老百姓提供呢。”

可是,她说的一切都是假。

首先,新加坡并没有全民免费医疗。

并且,反对免费医疗。

2

在新加坡,想要在公立医院就医,要家庭医师转介才能预约。

而且不能选择医生,又要排队等很久。

要自由选择医生,不想排队,就多花点钱,去私立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新加坡希望医疗能够不被滥用,又能控制成本。

新加坡政府认为,人民必须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所以,新加坡的医疗制度就是两个原则:

一强制人民为医疗存钱,作为大保险计划。

二看病时有自付额。

4

新加坡以3M医疗保障自豪。

这3个M是:

保健储蓄(Medisave)、终身健保计划(MediShieldLife)、保健基金计划(Medifund)。

这3个M,前两个就是每个人长期交钱,换取医疗保障。

“保健基金”则是政府拨出资金,针对完全没有钱的、极少数的人的救济。

5

保健储蓄计划(Medisave),就是强制性中央公积金制度。

雇主在公积金局为员工开户。

员工薪资的20%,直接拨入公积金账户,同时雇主提拨员工薪资17%进入账户。

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人民跟雇主强迫存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

这笔钱分成3个户头,专款专用在医疗上。

第一个M,就是保健储蓄计划(Medisave)。

医疗时,从里面支出。

可是,户头支出,每天有上限规定,有天花板。

7

第二个个M是终身健保计划(MediShieldLife),也被称为“大病保险计划”,专门用来处理大病。

怎么处理呢?

就是从“保健储蓄”户头里的钱,拿来买重大伤病医疗保险。

这个“重大伤病医疗保险”,也是有天花板的。

赔付金额每年的上限,大概是10万新币。(约等于54.5万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

但是,这里处理的是最基本的医疗。

如果要更高的医疗质量,就要再买不同的医疗保险。

自己买私人医疗保险或自费,质量就无上限。

9

新加坡人民看病的第一关,是家庭医师。

看了以后,经过家庭医师转介,再去看专科医师。

这是理想上的医疗分级。

但现实中,新加坡民众会抱怨看病的自由受限。

10

新加坡医疗住院,依照不同等级的病房跟诊疗内容,有20%、65%、80%的补贴。

最基础的病床,补贴是80%,逐级减少补贴。

最高级的病床,就是全自费。

诊费补贴,是用自己医疗户头里的钱。

11

有这些医疗保险,看病时仍有自付额跟共同负担金额。

就是为了避免医疗资源被浪费。

可以说,新加坡医疗服务的关键字,是共同付款(co-payment)。

就是大家共同负担,不接受白吃的午餐。

12

至于第3个M,保健基金计划(Medifund),是为极度贫困无法看病的人设立的。

经过申请,被批准了,就可以得到医疗救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3

所以,新加坡并没有全民免费医疗。

政府花约4.5%的GDP在医疗上。

那是因为,新加坡始终要求国民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所以不会全部买单。

相较之下,中国香港花了近17%的GDP,在市民的医疗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4

某教授还举例说:“巴西、印度、南非、俄罗斯都是免费医疗。”

又说现在大部分国家都是免费医疗。

15

巴西确实提供“免费医疗”。

公立医院所有开支,几乎是由政府拨给。

人民看病不用花什么钱。

美吧!

但,巴西是把医疗支出,包在税里面。

所以,税当然会比较高。

巴西的税制非常复杂,企业所得税率约是34%,个人所得税率约是27.5%。

即使税率高,免费医疗的庞大支出,还是崩溃了巴西财政。

因为财政透支,医院不断裁撤。

巴西病人为了看病,要不断地远距离奔波,争抢越来越少的医疗资源。

要无止境地排队等待。

公立医院经常性地没有药,没有器械设备,没有医生。

许多病患,是死在无助绝望的等待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6

想好好看病,很简单。

买私人医疗保险,去私人医院

巴西的“免费医疗”拖垮了政府财政,但巴西的私人医院,却质量优越,远近驰名。

医生专业、医院管理也上轨道。

更不会缺医少药。

只是,收费高昂。

(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