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功杀了女学生,陈伯钧杀了大队长,都是杀人,毛主席的处理态度却大不一样。面对黄克功,毛主席是杀人偿命。面对陈伯钧,毛主席却是刀下留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不同,让毛主席的态度如此截然不同?
黄克功与陈伯钧的杀人案
黄克功杀人是在1937年。那时他在抗大任第二期第十五队队长,在努力学习工作的同时还邂逅了一段爱情。那是刚刚来到延安抗大的16岁女学生,名叫刘茜。少女对英雄总是有一层滤镜的。而黄克功屡立战功,对刘茜来说他就是一个大英雄。
面对黄克功的追求,刘茜坠入了爱河。一开始两人谈理想、谈未来,一切都十分合拍。可是渐渐地,黄克功性格里的一些弱点暴露出来了,他为人十分霸道,尤其是对刘茜控制欲更是极端。有时刘茜只是和同学说了几句话,黄克功都会以为刘茜是喜欢对方。
再后来,黄克功提出要结婚,并且越快越好。刘茜十分犹豫,一来她还没到结婚的年龄,二来他们生活中磨合得并不好。可黄克功的态度却十分强硬,完全不在意刘茜的顾虑。刘茜终于忍不下去了,写了一封分手信。
而正是这封分手信让刘茜魂归黄泉。收到分手信的黄克功表面十分冷静,可内里已经疯魔。他把人约到河边见面,最后开枪打死了刘茜。事后,黄克功还想凭自己功臣的身份给自己脱罪,特地致信毛主席,要毛主席救救他。然而,毛主席非但没救他,还坚持判他死刑。
至于陈伯钧,则是在1928年。那时的陈伯钧在井冈山的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任副队长,被他开枪打死的是大队长吕赤。悲剧的发生要从“半斤废铁”说起。一次任务回来,陈伯钧缴获了一把手枪,本以为是个宝贝,结果却发现是“半斤铁”——压根打不响。
但陈伯钧不肯扔掉它,觉得好好保养说不定就能修好。那一日吕赤带队出任务,陈伯钧留守。得了空闲,陈伯钧就继续摆弄自己缴获的那把枪,弄了煤油等物细细地擦。没承想,陈伯钧还真修好了枪。
等吕赤带队回来,陈伯钧忍不住跑到他面前显摆自己的宝贝。他拉动枪栓,刚要开口炫耀,子弹却从枪口里激发出来了。陈伯钧没想到有颗子弹卡在了枪膛里,更没注意到那时自己的枪口正好对在了吕赤的头上。
还不等陈伯钧反应,吕赤已经倒在血泊里,没了声息。很快,陈伯钧被关了禁闭。军官教导队的许多人都要求判他死刑,要陈伯钧一命偿一命。可毛主席不同意。毛主席做了许多人的思想工作,最终保下了他。
为什么放过陈伯钧?
同样是杀人,毛主席为何一个杀,一个留?这就要从事件本身性质来说了。黄克功杀人是故意的。在现场勘查和验尸中发现,被害人刘茜身上有两个弹孔,绝非走火。黄克功是求爱不成,故意杀人。而陈伯钧则不然,吕赤之死是意外。经过一系列调查可以确定陈伯钧那支枪是走火了,陈伯钧本人也没有杀人动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两人对死者的态度。黄克功在被捕后曾否认自己故意杀人,咬死自己是枪走火了。但显然证据显示,黄克功就是故意杀人。可见他不光卑劣,还不肯担当。此外,黄克功自认为自己是革命的中流砥柱,相比起一个普通的女学生自己是更高贵的存在。
所以,他才写信给毛主席说情,还在信里用大篇幅陈述了自己过往的功绩。陈伯钧却没有推卸责任,打心底里认为是自己害死了吕赤。在刚关禁闭那几天,陈伯钧都十分消沉、自责。他的老友害怕他想不开,还特意过去与他同吃同睡。
总之,毛主席要杀黄克功就如毛主席的回信里说的一样,“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他之处死,是他自己行为决定的!”而毛主席要留陈伯钧,也如毛主席当时面对全军上下时的讲话一样,“陈伯钧不是坏人,他是枪走火误杀了人……我们能不能只追悼一个人……”
参考文献:
[1]张瑞安.开国上将陈伯钧与毛泽东的深厚革命情谊[J].党史文苑,2015(23):20-24.
[2]翁彤彦. 黄克功案的启示[N]. 人民法院报,2021-09-17(005). DOI:10.28650/n.cnki.nrmfy.2021.00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