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料有皮,山料有皮”,可能是很多和田玉玩家的入门课。

但如果一块籽料真的没有带皮,是不是真的连神仙都无法判断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要判断一块不带皮色毛孔的“光板籽料”,就要从玉质确定籽料身份,这对玩家的眼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结构、细度、油性、糯性、老熟度,每一个因素都无比复杂,实在是难以简单概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对不同玉种来说,这些因素还不是简单的六十分及格就行,而是无数种复杂的排列组合。

比如青玉籽料细度好,但内部却经常有丝绢结构。碧玉籽料油性很棒,但其他项目反而不如俄碧。不同品类有不同表现,实在没办法具体量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籽料雕刻以留皮留毛孔为基本特征,从切料开始就已经在设计之中。所以完全没有皮色毛孔的“籽料”,难免让人心存疑虑。

如果是老玉还可以理解,但如果是现代玉雕,有皮色肯定会做俏色,有毛孔也会做成巧雕,总不能是“光板没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最容易留皮的藏品,就是单籽单件的独籽巧雕。即使是最难留皮的玉牌和手镯,也至少要保留一个切角。

除非是大料里的夹心料,或者同料车珠子没办法颗颗带皮,但至少也会留几个原皮原毛孔,让买家能有个基本的判断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第三种情况比较特殊,作为一种高级消费品,玩家选择籽料虽然是因为喜爱,但多少也有希望得到他人认可的潜在需求。

不留皮的籽料藏品,很难在第一时间让别人知道这是昂贵稀有的和田籽料,无法完全展现籽料的真实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在社交距离下,没有留皮的籽料和山料的外观差距确实不大,只有少部分行家能通过油性和光感进行判断。

如果再遇上眼拙的人,把没有留皮的籽料当成俄料或者青海料,那这钱可算是打水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留皮的藏品,就一定是籽料吗?

如果在几十年前,看到一件带皮色或者毛孔的和田玉,那肯定就是籽料无疑。但如果放到现在,只能说有可能是。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和田玉的仿籽造假就是直接原因。

存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皮色可以烤皮、可以加强,毛孔可以喷砂、可以滚籽。籽料越贵,利润越大,仿籽的造假就越严重,做皮的手段就越高超。

现在的和田玉市场,带皮与否已经失去了原本的鉴别效力,是不是‬真皮‬,是不是籽料都没准了。

存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避免买到假籽料?

籽料的辨别确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虽然我也发过很多图文讲解,但还是要经过长期‬的实际操作才能有所‬收获。

这里还是给大家一个最基本的建议,就是无论皮色、毛孔还是玉质,但凡有一点点‬存疑就请果断放弃,千万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近乎残酷的排除法,也是应对当前造假乱局的无奈之举。虽然显得有些笨拙,但也是保护玩家利益的唯一选择了。